大學生堅持創業奮鬥事蹟

  創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其在任何經濟發展時期任何國家都最具活力與挑戰性。在這個創業社會裡,有很多創業奮鬥的事蹟在激勵著我們前行。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90後女大學生 創業1年“玩”出300萬

  提起磁性剪紙的發明過程,90後大學生王子月笑著說:“純屬偶然”。山西各地的剪紙文化源遠流長。在王子月的童年記憶裡,逢年過節,很多老人都會用一把剪刀、幾張彩紙,瞬間剪出五彩斑斕的窗花。

  看到大人們兩三分鐘就能剪出一個栩栩如生的形象,小子月感覺太神奇了。因為鏤空的剪紙比較脆,稍不注意就會撕爛,塗上糨糊之後就更加易碎,一次幫親人裝扮婚車時,王子月感覺這麼漂亮的剪紙用起來卻很不方便。正因為這些原因,人們越來越難見到很多起源於民間的剪紙藝術了。

  在機關工作的父母業餘喜歡搞一些小發明,家庭的薰陶使90年出生的王子月也樂此不疲。於是,她就和父親商量,能不能找到一個既不破壞剪紙的藝術效果,又能易於收藏使用的好辦法。父女二人很快投入到發明中。

  經過各種反覆選擇試驗,王子月終於找到了一種特殊的磁性材料來代替傳統的剪紙材料。使用這樣的材料剪出的藝術剪紙很容易就可以吸附、貼上在鐵質的物品上,用水及清潔劑噴在背面還可以輕易地粘在玻璃等光滑物品上,且不會破壞剪紙。磁性剪紙解決了長期以來傳統剪紙容易掉色、變色及收藏不方便的問題。

  磁性剪紙發明之後,王子月的父親王龍很快申請了專利。2005年8月17日,國家專利局通過了磁性剪紙的專利技術。由磁性剪紙延伸,王子月又取得了磁貼畫和著色磁性剪紙兩項專利。磁貼畫主要針對學齡前兒童,讓孩子們拆分、拼貼,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

  專利的取得讓王子月很有成就感,她開始琢磨如何讓這一專利產品走向市場。為此,她和父母做了很多前期的摸索。王龍還專門跑到全國小商品集散地義烏尋找商機。但是,磁性剪紙真正開始運作是在2007年之後。

  2007年10月,王子月和父親的磁性剪紙專利從海內外報名的近3000項專利中脫穎而出,進入中央電視臺《我愛發明》大賽的決賽現場,經過中國資產評估協會、中國發明協會等有關部門專家學者的嚴格評審,磁性剪紙專案因為其市場大、社會效益好及其良好的不可替 代性等方面的優勢,最終奪得了央視《我愛發明》大賽的首個最高獎——新金點子獎。這次得獎,再次鼓舞了王子月和父母將這項發明推向市場的信心。

  2008年,參加完高考,剛剛拿到杭州師範大學錄取通知書的王子月,又驚喜地接到山西省文化廳的通知:因磁性剪紙將中國的傳統剪紙文化與現代的科技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符合北京奧運會“科技奧運”的理念,故選其代表山西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國故事山西祥雲小屋展示。

  奧運會期間,王子月和母親一起來到北京給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和遊客展示磁性剪紙藝術。她們設計的獲奧運金牌的各國優秀運動員的磁性剪紙肖像,特別是菲爾普斯、梅西、楊威、廖輝、郭晶晶、張娟娟等偶像級的人物肖像剪紙成了搶手貨。

  王子月和母親的出色表現獲得了奧組委和國家文化部的表彰。而最重要的是,王子月從中外遊客欣賞讚嘆的目光中再一次看到了磁性剪紙蘊涵著的巨大商機。她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這一專利轉換成創意文化產業,做大做強。

  在杭州師範大學在創業園裡,1990年出生的晉城女孩王子月,熱情地向記者介紹起她的磁性剪紙。“磁性剪紙是個創意產業,任何東西 都可以用剪紙表現出來,它提倡的是自己動手、自己創新,並在動手中獲得巨大的樂趣。操作簡單,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學會。而且成本低廉,便於使用和收藏,可以用作家居裝飾、禮品贈送、廣告促銷……無論是作為節慶用品,旅遊紀念品,還是藝術藏品等等,都有很大的市場前景。”

  一段如同做廣告一樣的介紹之後,思路清晰,伶牙俐齒的王子月告訴記者,磁性剪紙是她在晉城一中上學時就發明的專利產品,它使用的是環保材料,可以迴圈利用再生產。只要有鐵的地方都能直接吸上去,靈巧便攜。因為不容易剪斷、撕破,它比普通剪紙上手快,能讓人們在十分鐘內就體驗到剪紙的樂趣。

  讓王子月自豪的是,2009年6月,還在杭州師範大學讀一年級的她,在不遠的義烏,創辦了一家磁性剪紙文化創意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她的公司已經發展了十餘家“飛點兒磁性剪紙”加盟商,光此一項的經濟收入就30餘萬。

  二:

  孫俊峰:北大碩士不當公務員上海創業幹裝修

  北大畢業幹裝修月入百萬元 孫俊峰幹裝修兩年內在上海買房

  熟練地刮牆、批膩子、打磨,除了架著一副厚眼鏡,穿著工服的孫俊峰看上去和普通裝修工人別無二致。但是,沒有多少人知道,他其實是北京大學社會學畢業的一名碩士。畢業後,孫俊峰去當了裝修工人,引起了軒然大波。***6月16日光明網***

  北大碩士做裝修工?這事誰聽了都會驚訝。在一般人的印象裡,從北大畢業的“天之驕子”,要麼走上仕途,要麼進入學界,要麼進入國際大公司,怎麼會從事這種辛苦的體力勞動,學豈不是白上了?這其實是對讀書、上大學的一種誤讀。

  從小孫俊峰一直很聽話,2006年考上大學時,家人把錄取通知書拿給村裡很多人看,當時在他家鄉是個新聞,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給家裡長臉了”。寒來暑往,幾年後孫俊峰碩士畢業面臨分配,獲得來自好幾個省市不同公務員崗位的選調機會。這次,家人希望他進機關當公務員。覺得這樣才配得上北大學歷。

  “從小就聽家裡的,但這次有點叛逆,因為自己性格不適應體制,想進社會撲騰一下,但不知道能幹嘛,做裝修是基於兩方面,一是身邊有人願意帶我,二是覺得做手藝人自由,那時有點理想化,想入行以後開家誠信的裝修公司!“儘管如此,只有想法的孫俊峰依然得先從力工做起。家人當然不同意,爭執到最後,孫爸爸氣的只留下一句話:你自己做主,我不管你了!

  做工開始也很難,還出過笑話,工長當眾說孫俊峰太乾淨,不像個幹活的,於是他每天偷偷把工服踩髒再去工作。大半年後,瞭解多了,孫俊峰就開始想辦法找人一起承包工程,後來自己也成了工長。

  “沒過幾年我就自己帶人做了,“家裝還可以,風吹不著雨打不著。室外裝修就不行了,冬天的時候,我們也得在工地上幹活,手凍得全都裂了。”面對鏡頭,孫俊峰向記者展示手上的傷疤和老繭,現在的他帶著工人熟練地攪拌水泥,打孔,批膩子,儼然一副行家把式。只有從厚眼鏡中,能看出他當年的學子情懷。

  “房子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現在人買房子不容易,裝修時一定要保質保量,把每個家當作自己的新家來裝修,一點也不能馬虎。“ 每接到一個新單子,孫俊峰都會這樣和工人說。

  現在孫俊峰的隊伍與人裝修合作,每月能拿下二十多個工地,營業額超過百萬,但偶爾,他還需面對他人的不理解。“北大碩士出來幹裝修工,多沒出息,家裡錢都白花了。”對此,孫俊峰也只是憨笑,表情混合了坦承與戲謔,想要質疑他的人要麼一時語塞,要麼滿意地離開了。唯一讓他高興的是,家裡對他的選擇已經漸漸認可了。

  “要不是做裝修,我連房子都買不起。” 孫俊峰私下對記者說,用裝修賺來的辛苦錢,他幫家裡改善了居住環境,還置了東西,裝修工人對他而言,只是當初創業的起步, “哈下腰來做大事,不必在乎旁人看法!” 面對鏡頭,這個曾經的北大才子,偶爾顯露出一點當年的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