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與空間藝術的關係

  公共藝術設計是指在開放性的公共空間中進行的藝術創造與相應的環境設計。那麼,空間設計與公共藝術設計有什麼不同之處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公共藝術的概念

  我們知道著名的設計理論家尹定邦先生他認為:“公共藝術設計是指在開放性的公共空間中進行的藝術創造與相應的環境設計。這類空間包括街道、公園、廣場、車站、機場、公共大廳等室內外公共活動場所。”這種具有開放、公開特質的、由公眾自由參與和認同的公共性空間稱為公共空間,而公共藝術所指的正是這種公共開放空間中的藝術創作與相應的環境設計。所有的公共藝術之所以被稱為公共藝術,是因為它首先存在於公共空間當中。即它在空間上必須以一種公共方式存在,即使一件被雕塑家用於公共場所的雕塑作品,如果它在創作完成之前只是被放置在私人的空間當中,那麼它也只是一件私人藝術品,而不能成為公共藝術。當然有一個例外就是私人空間在某種情況下也可以轉化為公共空間,儘管是短暫的。於是,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公共的概念從空間上來講,也具有可變性。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同樣一件雕塑作品放置在私人空間當中和公共空間當中,它們的屬性是不一致的。放置在私人空間當中,我們便不能稱之為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的功能及特點

  公共藝術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那麼,它就具有一定的社會功能:第一,它能提高公眾的藝術審美。公共藝術作為地域公共文化的象徵和公共資訊的傳播媒介,以視覺形象及視覺符號體系構成了與地域環境公共關係溝通的平臺,公眾可以通過對作品的創造性想象,加深對作品意義的理解。第二,它能夠提高公眾的藝術審美和修養。同一個藝術作品給不同人的感受固然是不同的,同一個公共藝術作品可以讓公眾感受到它存在的意義,能讓公眾領悟到作品與人自身之間存在的意義。第三,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公共藝術是矗立在城市的公共空間中的標誌物,它不僅要具有自身的功能,還具有裝飾的作用,因此公共藝術的創作和視覺意向直接影響到公共空間與公共文化建設的品質。第四,地域性的標示。公共藝術作品有自身特有的地域文化內涵和藝術形式,依附時代人文背景而存在,並具有一定的紀念性和鮮明的視覺特徵,公共藝術就成為了其所在地的地域性的標示。除此之外,公共藝術還有兩種與眾不同的特點:第一,公共藝術具有公共性與藝術性。公共藝術是存在於不屬於個人空間的藝術作品,人們的認同與接受在長期傳播過程被化為公眾審美意趣的東西,形成了藝術作品的公共性。公共藝術作品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的藝術作品就需要帶有獨特藝術形式,設計師或者是藝術家在設計作品的時候都是帶有情感並結合當地文化特色而創作的作品,所以它同樣具有藝術性;第二,公共藝術具有開放性。公共藝術作品往往都是安放在人流不息、車輛往來、視域開闊的開放性空間中。所以其形式上與視覺上都應具有其開放性。這種形式獨特的藝術作品必須要有多角度視覺上的觀賞方式及公眾介入等特徵並且要與時代同步,體現時代特徵和時代精神。

  公共空間的概念及與公共藝術的關係

  空間的公共性與私人性是相輔相成、共生共成的,沒有絕對的私人空間也就不可能存在絕對的公共空間,沒有開放自由的公共空間也就不能存在隱祕安全的私人空間。公共藝術是以公共空間的形式存在,而公共空間是城市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所認知的公共空間大體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物理的公共空間,二是社會的公共空間,三是象徵性的公共空間。第一種關注的是它的材料的存在,第二種關注的是在空間內部規範和社會的關係,第三種關注的是紀念和地方的“氣氛”。人們認為,不管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每一種公共空間都可以通過這些定義中的一個或多個意義來加以確定,對於公共空間意義的理解改變著我們看待公共空間的方式。應該指出的是,儘管我們願意將定位好的三種公共空間看作是三種不同的型別,但是每一種公共空間都融合了這些型別中的一種或多種。物理公共空間如街道、廣場、草地、海灘等通過城市設計可以形成。社會公共空間如咖啡屋、餐館、酒吧、報紙等各種形式的媒體、網際網路以及私人住所。物理公共空間是最明顯的,可以說是最為浪漫化的……它是通過所屬權的型別來確定的,被連線在建築和“自然環境”當中。

  而公共空間中的社會公共空間,即城市公共空間,是三種形式中最為有趣的一種,因為它擁有一種變形或者是重新確定所屬權的潛在可能,並賦予城市公共空間新的意義。社會公共空間處在持續不斷的重新界定當中,通過它,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衝突在一個實在地方得以完成。象徵性空間是通過規範和人們的集體記憶來完成的,因為與物理公共空間的材料存在相反,這種確定公共空間的形式很難歸結為“實在地方”。在大多數例子當中,象徵性公共空間是一種短期的生存經歷,而且限於某一類人群。如果象徵性空間成為一般歷史的一部分,那麼其易於遭受一種轉變,在其中這種空間的意義和相聯絡的東西開始與一種目前主流的歷史方法發生聯絡。這足以解釋我們的史前巖畫、雕刻、宗教藝術、陵墓藝術為什麼在今天能夠被劃歸為公共藝術了,這些藝術可以看作是一種處於象徵性的公共空間中的藝術。

  社會空間存在著可變性,它在公共和私人之間可以相互轉換。因此,我們所探討的公共空間會觸及更廣泛的能夠歸結到公共空間當中的藝術,但是從空間的層面上來講,公共藝術所在的空間可以包括物理公共空間、社會公共空間以及象徵性公共空間三種,在資訊時代這三種空間共同構成了公共藝術的外部存在方式。

  公共藝術與公共空間的結合與發展

  公共藝術的載體是公共空間,實質上是空間的藝術,嚴格意義上說是公共空間中的公共藝術,是由構成空間的所有要素所共同形成的空間效果。空間是一個整體,環境藝術的目的是實現整體空間效果的優化,判斷公共藝術的質量也主要看其整體價值。現實的公共空間中幾乎不可能存在只作為純觀賞性的公共藝術作品。公共藝術作品的設計前提,是去輔助完整的環境形態的構成,去實現和傳遞場所中的物與物、人與物、人與人、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之間產生對話關係。我們應該從更加人性化,原生態的角度去研究分析,如何更加完美的闡釋公共藝術。

  公共空間是為公共大眾服務的,在現代化的社會和城市中,應該創造人性化、多樣化的公共藝術作品,使空間為公眾所使用和享受。要倡導城市以“人”為中心,體現人文關懷,設計人性化、設計“以人為本”,這應該是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的主導思想。要充分考慮人的情感、人的心理及生理的需要。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間的構築必須要遵循以人為核心的原則,所有的設計應針對人的現實需要而展開。要通過提高公共場所的環境質量,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上的需求,從而提高全體人民的生活質量。

  城市公共空間不僅是人類與自然進行交流的重要場所,也是城市形象表現的重要場所。因此,公共藝術要體現現代人的價值觀、審美觀及趣味性。城市公共空間的合理化規劃、藝術化設計應為城市居民的物質需求、資訊傳播、公共審美等提供有效的服務。

  結語

  在不同的地域,在不同的空間,在人流不息的地方就會有公共藝術的存在。藝術的最高境界是和諧,對於公共藝術來說,和諧更是極至的追求。公共藝術是公共空間與公眾所建立的一道橋樑,它不僅是地方的象徵,同時也是為人們提供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