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有哪些***2***

  三、西亞18國:

  伊朗:總面積為164.82萬平方公里,,約7847萬人口***2015***。伊中兩國在經貿合作上, 中國是伊朗在亞洲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也是世界第三大貿易伙伴。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經濟實力位居亞洲第七位。以石油開採業為主,另外還有煉油、鋼鐵、電力、紡織、汽車製造、機械製造、食品加工、建材、地毯、家用電器、化工、冶金、造紙、水泥和製糖等,但基礎相對薄弱,大部分工業原材料和零配件依賴進口。主要出口商品為油氣、金屬礦石、皮革、地毯、水果、乾果及魚子醬等,主要進口產品有糧油食品、藥品、運輸工具、機械裝置、牲畜、化工原料、飲料及菸草等。GDP***2013年***總計:4946.87億美元; 人均GDP:6433美元。

  伊拉克:國土面積約43.7萬平方公里,約3258萬人口***2014年4月***。伊拉克地理條件得天獨厚,石油、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石油工業是經濟主要支柱。主要出口原油、天然氣、椰棗、化肥等,進口各種生產 資料、糧食等生活必需品。GDP***2015年估計***總計:2400億美元;人均GDP:6491美元***2013年***。

  土耳其:國土面積約78.3562萬平方公里,約7769.59萬人口***2014***。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又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及二十國集團的成員。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為發展中的新興經濟體,亦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土耳其礦物資源豐富。主要有硼、鉻、鐵、銅、鋁礬土及煤等。三氧化二硼和鉻礦儲量均居世界前列。在生產農產品、紡織品、汽車、船隻及其他運輸工具、建築材料和家用電子產品皆居領導地位。農產品和工業產品在主要出口商品中大致各佔一半。出口:電力、服裝、食品、紡織品、金屬製品、運輸裝置。進口:機械、石油、化學制品、半成品、燃料、運輸裝置。GDP2013年***總計:8221.49億美元;人均GDP:10972美元。

  敘利亞:總面積為18.518萬平方公里,約2240萬人人口***2012年7月***。經濟來源主要是農業、石油、加工業和旅遊業,石油正面臨枯竭的境況。GDP***2010年***總計:599.57億美元;人均GDP:2802美元。

  約旦:國土面積89342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88802平方公里,海洋麵積540平方公里,約663萬人口***2014年7月***。中方對約主要出口機械裝置、電器及電子產品、紡織服裝。從約旦主要進口鉀肥約旦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基礎薄弱,資源較貧乏,可耕地少,依賴進口。國民經濟主要支柱為僑匯、外援和旅遊。主要進口原油、機械裝置、電子電器、鋼材、化學制品、糧食、成衣等。主要出口服裝、磷酸鹽、鉀鹽、蔬菜、醫藥製品和化肥等。約旦政府致力於改善投資環境,不斷制定和完善投資法規,積極吸引外資,尤其鼓勵外商在約旦工業區投資辦廠。GDP***2013年***總計:335.94億美元,人均GDP:5,021美元。

  黎巴嫩:面積10452平方公里,約458萬人口***2014年***。中國對黎主要出口商品是機電類產品、紡織品、電子裝置、汽車類、傢俱等,我從黎進口商品主要是廢金屬等產品。外貿在黎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政府實行對外開放與保護民族經濟相協調的外貿政策,制定配套措施,提供充分保障,開展經濟外交,引進資金。出口商品主要有蔬菜、水果、金屬製品、紡織品、化工產品、玻璃製品和水泥等。GDP***2011年***總計:413億美元,人均GDP:10989美元。

  以色列:總面積為2.5萬平方公里,約813萬人口***2014年1月***。以色列是中東地區最為工業化、經濟發展程度最高的國家。以色列有著發展成熟的市場經濟,但政府也作一定的管理。以色列屬於混合型經濟,工業化程度較高,以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高附加值農業、生化、電子、軍工等部門技術水平較高。GDP***2014年***總計:3041.94億美元;人均GDP:37043美元。

  巴勒斯坦:實際控制面積約2500平方公里,約510萬人口***2015年***。目前巴共有各種工業企業4000家。巴工業主要是加工業,如製革、塑料、橡膠、化工、食品、石材、大理石和人造石板、製藥、造紙、印刷、建築、紡織、製衣和傢俱等。農業是巴經濟支柱。水果、蔬菜和橄欖***油***是外貿出口的重要部分,佔出口產品的25%。GDP***2014年***總計:33.3億美元;人均GDP:928美元。

  沙烏地阿拉伯: 國土面積225萬平方公里,約2838萬人口***2013年***。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麥進口國,年均進口約600萬噸。水果自給率達到60%。畜牧業主要有綿羊、山羊、駱駝等。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椰棗、柑橘、葡萄、石榴等。沙特的穀物自給率比較低,只有20%多,依靠大量進口才能滿足需求。沙烏地阿拉伯的金融體系完善發達。沙特的旅遊業也比較發達。沙特政府鼓勵私有經濟的發展,以減少國家經濟對石油出口的依賴,同時為快速增長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沙烏地阿拉伯也使用大量外籍勞工。經濟發展以工業為重點,石油和石化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是主要的經濟來源。出口主要為石油及其製品,佔出口額的90%,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輸出國,還出口有椰棗、畜產品;輸入主要為糧食、糖、茶和紡織品等。GDP***2013年***總計:7452.73億美元,人均GDP:24847美元。

  葉門:國土面積55.5萬平方公里,約2595.6萬人口***2014年***。葉門是世界上經濟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葉門經濟發展主要依賴石油出口收入。已探明的石油可採儲量約60億桶,天然氣可採儲量約5000億立方米。葉門未參加任何石油組織,因而不受國際石油組織配額限制,在生產上較具自主性。GDP***2013年***總計:367.25億美元,人均GDP:1,500美元。

  阿曼:面積30.95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為395.7萬。石油、天然氣產業是阿曼的支柱產業,油氣收入佔國家財政收入的75%,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1%。工業以石油開採為主,如今開始重視天然氣工業。實行自由和開放的經濟政策,利用石油收入大力發展國民經濟,努力吸引外資,引進技術,鼓勵私人投資。為逐步改變國民經濟對石油的依賴,實現財政收入來源多樣化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政府大力推動產業多元化、就業阿曼化和經濟私有化,增加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擴大私營資本的參與程度。主要出口石油和天然氣,約佔國家財政總收入的75%,非石油類出口有銅、化工產品、魚類、椰棗及水果、蔬菜等。進口機械、運輸工具、食品及工業製成品等。GDP***2012年***總計:775.6億美元,人均GDP:2.88萬美元。

  阿聯酋:總面積為83600平方公里,約840萬人口***2014年10月***。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截至2014年,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33.4億噸,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9.5%,居世界第6位;天然氣儲量為214.4萬億立方英尺***6.06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5位。1995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阿聯合酋長國與179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係。外貿在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阿聯合酋長國主要出口石油、天然氣、石油化工產品、鋁錠和少量土特產品;主要進口糧食、機械和消費品。GDP***2012***總計:3825億美元,人均GDP:66625美元。

  卡達:總面積約11437平方公里,約234.45萬人口***2015年***。卡達擁有相當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天然氣的總儲量為全世界第三名。石油、天然氣是卡經濟支柱。政府大力投資開發天然氣,將其作為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卡是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氣生產和出口國。此外,卡還將發展非石油、天然氣工業作為實現國民收入多元化和擺脫對石油依賴的主要途徑,注重吸引外資和技術;鼓勵發展農業,免費向農民提供種子、化肥和農業機械,號召植樹造林,擴大耕地面積。卡達主要出口產品石油、液化氣、凝析油合成氨、尿素、乙烯等,主要進口產品是機械和運輸裝置、食品、工業原材料及輕工產品、藥品等。GDP***2013年***總計:2024.5億美元,人均GDP:105,995美元。

  科威特:全國面積17818平方公里,人口396.5萬***2013 年***。對外貿易在科威特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出口商品主要有石油和化工產品,石油出口佔出口總額的95%。進口商品有機械、運輸裝置、工業製品、糧食和食品等。GDP***2011年***總計:1766.67億美元,人均GDP:47,982美元。

  巴林:國土面積750平方公里,人口131.65萬***2014年***。巴林是海灣地區最早開採石油的國家。2010年巴開始向多元化經濟發展,建立了煉油、石化及鋁製品工業,大力發展金融業,成為海灣地區銀行和金融中心。糧食主要靠進口,本地農產品的供給量僅佔巴食品需求總量的6%。主要農產品有水果、蔬菜、家禽、海產品等。GDP***2013年***總計:320.79億美元,人均GDP:24617美元。

  希臘:總面積為131957平方公里,其中15%為島嶼,約有1500多個島嶼,全國總人口為1079萬人。希臘屬歐盟經濟欠發達國家之一,經濟基礎較薄弱,工業製造業較落後。海運業發達,與旅遊、僑匯並列為希外匯收入三大支柱。希臘同100多個國家有貿易關係,德國、義大利、英國、保加利、俄羅斯和中國為其主要貿易伙伴,歐盟成員國是其最大貿易伙伴。佔其進出口總額的64%以上,其中德國約佔22%。主要出口商品為食品、烤煙、石油產品、紡織品、橄欖油、水泥等。主要進口商品為原材料、石油及石油產品、天然氣、日用品和交通運輸裝置等。GD***2013年***P總計:2417億美元,人均GDP:21913美元。

  塞普勒斯:面積9251平方公里,全國總人口有115.54萬***2013年7月***。塞普勒斯的法律制度以英國法制為基礎,系統為大部分國際金融家所熟悉。該國的立法程式與歐盟的規範接軌,最終在2004年加入歐盟。當局移除對外國直接投資的限制,在許多情況下容許外商擁有100%股權。塞普勒斯證券交易所開放外國證券投資。主要出口商品為醫藥用品、柑橘、服裝、乳酪、酒類及部分輕工產品和農產品。主要進口礦產品、機械、運輸裝置、賤金屬及其製品、化學工業及相關工業產品等。

  埃及的西奈半島:面積61,000平方公里,西奈半島的地下資源豐富,錳礦儲量估計有900萬至1400萬噸,還有煤、石膏、雲母、粘土、銅、磷酸鹽、鐵和稀有金屬鈷、鉛、鋅等。自1910年在丹卡赫山發現石油以來,如今許多地方,尤其是沿蘇伊士灣海岸一帶發現了新油田,成了埃及的重要石油基地。有石油、煤、錳、鐵、銅等,所產石油佔埃及石油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埃及政府把西奈列為優先開發的地區。

  四、南亞8國:

  印度: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人口為12.73億人***2015年***。印度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經濟增長速度引人矚目。若以同等購買力來衡量,印度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4.457兆美元,與日本並列世界排行第三,僅次於美國、中國;但是若以美元匯率評估,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有1.676兆美元,世界排行第11位,和人口只有2300萬的已發展國家澳洲相差無幾。印度年成長率為5.8%,並於2011年至2012年間達6.1%。社會財富在印度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極度不平衡,全國10%的人口掌控全國33%的收入。由於印度人口眾多,平均國民生產總值很低,2011年,印度平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美元匯率則為1,389美元,為世界第140位。1991年以前,受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影響,經濟政策採行貿易保護主義,印度政府過分干預勞工及金融市場並監管商業活動,由於1991年印度經濟危機,加上蘇聯解體,新國大黨政府使印度開始實行經濟自由化改革,藉由外國貿易及直接投資,逐步轉型為自由市場,印度的經濟規模獲得了較快速度的增長。主要出口商品為:製成品主要包括紡織品、珠寶、機械產品、化工產品、皮革、手工藝品等;初級產品主要包括農產品和礦產品;石油類產品主要包括成品油、原油和石油產品等。主要進口商品為:石油產品,電子產品,金銀,機械,化工產品。GDP***2013年***總計:1.877萬億美元,人均GDP:1877美元。

  巴基斯坦:全國領土為880,254平方公里***包括巴控克什米爾地區***,人口約1.97億,是世界第六人口大國。巴基斯坦煤炭資源豐富。根據巴基斯坦地質調查局***GSP***的估算,巴基斯坦的煤炭資源量在1850億噸左右,其中1840億噸在信德省,佔全國總量的99.5%。 巴基斯坦的主要礦藏儲備有:天然氣4920億立方米、石油1.84億桶、煤1850億噸、鐵4.3億噸、鋁土7400萬噸,還有大量的鉻礦、大理石和寶石。森林覆蓋率4.8%。巴基斯坦的經濟結構由主要是農業為基礎轉變為服務業為基礎。農業只貢獻國內生產總值的20%;而服務業佔53%,批發和零售貿易佔這個產業的30%。巴基斯坦最大的工業部門是棉紡織業,其他還有毛紡織、製糖、造紙、菸草、製革、機器製造、化肥、水泥、電力、天然氣、石油等。巴政府一直努力加速工業化,擴大出口,縮小外貿逆差。與9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係。主要進口石油及石油製品、機械和交通裝置、鋼鐵產品、化肥和電器產品等。主要出口大米、棉花、紡織品、皮革製品和地毯等。GDP***2012年***總計:2318.79億美元,人均GDP:1296美元。

  孟加拉:國土總面積約為14.7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5805億多人。孟加拉國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經濟基礎薄弱,國民經濟主要依靠農業。孟加拉國政府積極推行私有化政策、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國投資、創建出口加工區。孟加拉國是僅次於印度的世界第二大黃麻生產國,同時也是世界第一大黃麻出口國。GDP***2013年總計:1410.88億美元***,人均GDP:801.28美元。

  阿富汗:總面積為65.2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2650萬。阿富汗同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阿富汗是最落後國家之一。歷經三十多年戰亂,經濟破壞殆盡,交通、通訊、工業、教育和農業基礎設施遭到的破壞最為嚴重,生產生活物資短缺,曾有600多萬人淪為難民。主要出口商品有天然氣、地毯、乾鮮果品、羊毛、棉花等。主要進口商品有各種食品、機動車輛、石油產品和紡織品等。GDP***2013年***總計:207.2億美元,人均GDP:678美元。

  斯里蘭卡:國土面積為65610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為2033萬人。斯里蘭卡的經濟以農業為主,而該國最重要的出口產品是錫蘭紅茶。該國亦為世界三大產茶國之一,因此國內經濟深受產茶情況的影響。在自由化程序中,增長速度持續加快。斯里蘭卡最大優勢在於礦業和地理位置,它是一個寶石富集的島嶼,世界前五名的寶石生產大國,被譽為“寶石島”。所以在經濟初期階段,礦業讓它有不少初期發展優勢,每年寶石出口可以達5億美元的出口值,紅寶石、藍寶石及貓眼最出名。實行自由外貿政策,除政府控制石油外,其他商品均可自由進口。主要出口商品有紡織品、服裝、茶葉、橡膠、椰子和石油產品。這些年來,出口貿易結構發生根本變化,由過去的農產品為主轉變為以工業產品為主。GDP***2013年***總計:672億美元,人均GDP:3280美元。

  馬爾地夫:總面積9萬平方公里***含領海面積***,陸地面積298平方公里,人口約39.35萬人。旅遊業、船運業和漁業是馬爾地夫經濟的三大支柱。強調發展國民經濟,實行小規模開放型經濟政策。堅持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積極吸收國外資金與援助,加快經濟發展。馬爾地夫主要出口商品為海產品和成衣,主要進口商品為食品、石油產品、紡織品和生活用品。GDP總計:29.31億美元***2011年*** 人均GDP:6764美元***2013年***。

  尼泊爾:總面積147181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為2803.7904萬***2015年***。尼泊爾屬於農業國,80%國民從事農業生產,農業總產值約佔GDP的40%。90年代起,尼泊爾開始實行以市場為導向的自由經濟政策,但因政局多變和基礎設施薄弱,收效不明顯。尼泊爾經濟嚴重依賴外援,預算支出的三分之一來自外國捐贈和貸款。主要進口商品是煤、石油製品、羊毛、藥品、機械、電器、化肥等,主要出口商品是蔬菜油、銅線、羊絨製品、地毯、成衣、皮革、農產品、手工藝品等。GDP***2012年***總計:189.63億美元,人均GDP:623.6美元。

  不丹:面積38394平方千米,2012年,人口總數為73.6453萬人。中國大陸與不丹未建交,中國臺灣地區也未與不丹建立官方交往,但關係一直友好***在所有鄰國中,不丹是唯一一個未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不丹主要出口產品為電力、化學制品、木材、加工食品、礦產品等。主要進口產品為燃料、穀物、汽車、機械、金屬、塑料等。GDP***2014***總計:20.92億美元,人均GDP:2730美元。

下一頁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哪些的相關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