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有哪些戰略意義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會提出一帶一路戰略思想。提出一帶一路戰略有什麼具體的意義內涵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於一帶一路的內涵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帶一路”的含義解讀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線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無論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應對危機、加快調整,許多沿線國家同我國有著共同利益。歷史上,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就是我國同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歐洲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帶一路”是對古絲綢之路的傳承和提升,獲得了廣泛認同。

  “一帶一路”的深層意思

  “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它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一帶一路”的建設不僅不會與上海合作組織、歐亞經濟聯盟、中國—東盟***10+1***等既有合作機制產生重疊或競爭,還會為這些機制注入新的內涵和活力。

  繼承古絲綢之路開放傳統,吸納東亞國家開放的區域主義,“一帶一路”秉持開放包容精神,不會搞封閉、固定、排外的機制。“一帶一路”不是從零開始,而是現有合作的延續和升級。有關各方可以把現有的、計劃中的合作專案串接起來,形成一攬子合作,爭取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整合效應。

  與此同時,“一帶一路”倡議的地域和國別範圍也是開放的,古代陸、海絲綢之路上的國家、中國的友好鄰國都可以參與進來。中亞、俄羅斯、南亞和東南亞國家是優先方向,中東和東非國家是“一帶一路”的交會之地,歐洲、獨聯體和非洲部分國家從長遠看也可融入合作。未來“一帶一路”程序中的很多專案,涉及的國家和實體可能更多,開放性也更強。

  歷史上的絲綢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有無,“一帶一路”交流合作範疇要大得多,優先領域和早期收穫專案可以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也可以是貿易投資便利化和產業合作,當然也少不了人文交流和人員往來。各類合作專案和合作方式,都旨在把政治互信、地緣毗鄰、經濟互補的優勢轉化為務實合作、持續增長的優勢,目標是物暢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同發展。

  在共建“一路一帶”過程中,中國堅持正確的義利觀,道義為先、義利並舉,向發展中國家和友好鄰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真心實意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中國不斷增大對周邊的投入,積極推進周邊互聯互通,探索搭建地區基礎設施投融資平臺。中國不僅要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也要通過“一帶一路”等途徑打造中國對外開放的升級版,不斷拓展同世界各國特別是周邊國家的互利合作。

  “一帶一路”不是中國一家的事,而是各國共同的事業;不是中國一家的利益獨享地帶,而是各國的利益共享地帶。“一帶一路”建設,包括前期研究都是開放的,中國歡迎其他國家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不斷豐富和完善“一帶一路”的理念、構想和規劃,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共同譜寫絲綢之路的新篇章,共同建設利益和命運共同體,共同創造美好幸福的未來。

  “一帶一路”戰略意義的三重內涵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為“一帶一路”***是2013年主席分別出訪中亞四國和印度尼西亞時提出的中國和相關國家合作發展的重大戰略構想,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其列為本屆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一帶一路”是對古代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的繼承和發展,古代絲綢之路始於張騫出使西域,它歷史性地建立了一條由東亞至歐洲的路上交通大動脈,將中國與中亞、西亞直至南歐的廣大區域連線在一起,在奧斯曼帝國壟斷東西方貿易、西方被迫開闢海上新航線以前,古絲綢之路一直是東西方溝通交流的重要陸地通道;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產生於陸上絲綢之路之前,秦漢時期,中國和東南亞、南亞等地區的交流往來就已比較頻繁;唐宋時期,從泉州、廣州出發商船經南海、印度洋、波斯灣,到達了東非和歐洲;而明代,鄭和的船隊最遠更是到達了非洲東南部的一些地區。“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立意高遠、內容豐富,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而言,至少包含經濟、安全、人文三方面的內涵,這一戰略構想的規劃實施必將對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社會團結穩定、對外科技人文交流產生重大而積極的影響。

  一、“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經濟內涵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將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歐洲南部、非洲東部的廣大地區聯絡在一起,該區域覆蓋40多個國家,總人口超過40億,經濟總量超過20萬億美元,從資源富集情況看,“一帶一路”覆蓋區域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和戰略資源供應基地,區域內資源互補性強;從比較優勢來看,“一帶一路”沿途國家多為處於不同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稟賦優勢的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在農業、紡織、化工、能源、交通、通訊、金融、科技等諸多領域進行經濟技術合作的空間廣闊。

  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而言,“一帶一路”的經濟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從對外開放的角度看,“一帶一路”進一步鞏固、擴大我國與中亞、東南亞以及更廣大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互利合作,有利於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形成。我國的對外開放經歷了由經濟特區到沿海開放城市、再到沿江沿邊開放、最後全面開放這樣幾個階段,受地理區位條件制約,東部沿海地區開放水平明顯較高,沿邊地區特別是西部沿邊地區在全國進出口總貿易額中的比重依然較小,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的重點和難點在中西部,“一帶一路”國內段覆蓋了我國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區,使廣大中西部地區由原先的“內陸腹地”變成現在的“開放前沿”,為中西部地區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了契機。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給我們的重要教訓是,對外貿易主要依靠歐美髮達國家、“一條腿走路”的風險很大,而現階段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已經成為世界市場中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而“一帶一路”構想將我國巨大的產品製造能力與沿途發展中國家的巨大市場需求聯絡起來,擴大貿易往來、深化經濟合作前景廣闊。

  從經濟轉型升級角度看,“一帶一路”為我國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和過剩產能化解提供了廣闊的戰略迂迴空間。東部地區受到汙染治理、土地價格、勞動力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已是強弩之末,低端製造業向我國中西部地區以及東南亞等勞動力成本優勢明顯的地區逐步轉移已是大勢所趨。“絲綢之路經濟帶”要連線中亞等廣大亞洲腹地,基本要求就是“道路相通”,這也就意味著中西部地區即將迎來交通基礎設施的一次建設高潮,這對減少中西部地區物流成本、提高產品出口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東南亞地區勞動力豐富、出口導向型經濟比較優勢明顯,是各國產業轉移的重點區域之一,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將部分已不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從我國東部地區轉移過去,可以為我國的經濟轉型升級留出必要的發展空間,同時日、韓等較發達國家同場競技也有利於增強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客觀而言,產能“過剩”並不意味著產能“落後”,我國現階段相對過剩的鋼鐵、水泥等產業可能正是中亞、東南亞、南亞、非洲等發展中地區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所在,因此通過“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將我國的部分過剩產能轉移到這些國家,既可以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也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

  從區域經濟發展角度看,“一帶一路”將政策重心放在中西部地區,有利於增強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動力和對人才的吸引力,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從改革開放以來,東部地區一直憑藉區位優勢和經濟極化效應在經濟發展中獨領風騷,國家雖然通過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戰略等政策對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進行扶持,但由於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備、人才人口吸引力較差、交通物流成本高等原因,各類人才、資源等要素“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局面始終沒有得到有效改善。目前“一帶一路”規劃中所涉及的14個省區市中有9個位於中西部,國家從基礎設施、財政扶持、人才培養就業、對外開放等多方面予以更多扶持,有利於增強這些中西部省區市的發展潛力;同時這些省區市由“內陸”變“前沿”,通過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加強交通物流通達能力、設立內陸港和海關特殊監管區等多種措施將經濟潛力變為實實在在的經濟發展成果,不僅有利於實現東中西部的協調發展,還能夠增強中西部地區對人口人才聚集的吸引力,對新型城鎮化三個“一億人”的奮鬥目標的實現大有裨益。

  二、“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國家安全內涵

  雖然“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主要立足點在於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並不涉及政治、安全等敏感領域,但從客觀效果上看,“一帶一路”對於保障國家經濟安全、打擊三股勢力、營造和平相處的國際環境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從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形度看,“一帶一路”有利於實現我國資源、能源進口渠道的多元化,同時也為保障海上資源能源運輸線的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從糧食安全形度看,糧食全部自給既無必要也無可能,中亞地區地廣人稀,農業發展條件非常優越,農產品特別是畜牧業產品比較優勢明顯,而東南亞地區是世界重要的水稻、熱帶水果出口地,“一帶一路”為亞洲周邊地區優質農產品進入我國創造了條件,有利於滿足我國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食品需求、豐富普通百姓的餐桌。目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60%,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超過30%,能源安全業已成為國家經濟安全的最核心部分,中亞、西亞地區是全球石油、天然氣最富集地區,目前中哈石油、天然氣管道為中哈兩國的共同繁榮奠定了良好基礎,也為我國深化與周邊其他國家的能源合作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範本;“海上絲綢之路”與我國目前的海上石油運輸線在很大程度上重疊在一起,保持與沿途國家良好的經貿合作關係對於保障我國海上能源運輸線的安全意義重大。

  從維護社會穩定的角度看,“一帶一路”建設對三股勢力的預防、打擊標本兼治,為維護社會安定、民族團結奠定了堅實基礎。邊疆等少數民族聚集地區經濟相對落後、就業崗位較少、生活有待改善,特別是一些青壯年勞動力長期處於貧困失業狀態,容易滋生不滿情緒,使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三股勢力得以趁虛而入。只有人民安居樂業,社會才能長治久安。“一帶一路”帶動邊疆地區經濟發展和產業振興,從而為當地居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從根本上消除三股勢力興風作浪的社會土壤;“一帶一路”建設在加強各國經濟聯絡的同時,也將帶動各民族、宗教間的溝通交流,從而增強彼此之間的理解、包容、融合,消除各民族、宗教間的各種隔閡和誤解,從而消除三股勢力產生的思想根源;三股勢力是世界各國的共同敵人,沒有哪個國家能夠任由三股勢力恣意破壞良好的經濟社會發展局面,因此“一帶一路”建設客觀上需要沿途各國對恐怖主義等形成聯合打壓之勢,共同維護地區的安全穩定和經濟繁榮,這樣就極大地壓縮了三股勢力的國際生存空間。

  從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看,我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在恪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注重平等協作、合作發展,這有利於消除國際社會對我國發展壯大的擔憂和疑慮,為我國的和平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與某些國家提出“新絲綢之路”計劃、試圖在軍事力量退出後繼續通過政治、經濟、安全手段謀求地區主導權截然不同,我國明確表示,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不干涉他國內政事務、不謀求經濟帶發展主導權,更不經營自己的勢力範圍、結盟對抗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在地域和國別方面堅持開放原則,凡屬於古代陸上、海上絲綢之路範圍的國家均可參與,甚至另外一些不屬此列的友好鄰國,只要有合作意向亦可參與進來;在合作機制上,我國不搞“拉幫結派”、建立任何新的雙多邊機制,倡導充分依託上海合作組織、中國—東盟***10+1***峰會、歐亞經濟聯盟等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合作平臺推動“一帶一路”規劃建設。通過“一帶一路”的典型示範作用,我們可以向全世界表明,中國自古至今都是世界和平的堅定維護者,發展壯大後的中國依然是維持國際和平、推動世界進步的中流砥柱。

  三、“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人文內涵

  古代陸上、海上絲綢之路傳遞的不僅有中國的絲綢和瓷器、西域的苜蓿和葡萄、南亞和東南亞的奇珍異寶、歐洲的玻璃和雕塑,還有各地的音樂、繪畫、舞蹈、宗教,以及甘英出使大秦、馬可波羅訪問元朝、鄭和下西洋等中外交流創舉,為當時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之間的經濟互通、人文溝通交流創造了條件。我國的“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將“絲綢之路”延續千年的經濟、文化、商貿友好交流傳統繼承下來並賦予新的時代含義,為各國間的人文交流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臺。

  “一帶一路”建設通過擴大各國科技合作、密切人員往來,為中國及沿途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和智力支援。中亞地區擁有蘇聯時期航空航天、精密機械等方面豐富的科技文化遺產,時至今日某些技術裝備仍位居世界先進行列,但中亞地區自身工業結構、市場需求等因素使這些技術裝備長期處於塵封狀態,而“一帶一路”將東亞至歐洲的廣大地區聯絡起來,巨大的市場空間和技術合作潛力必將使這些科技遺產重新煥發活力;歐洲城鎮化建設經驗、生態技術、精密製造等方面對我國經濟建設的推動作用巨大,但目前歐洲先進技術、優秀人才進入中國還存在不少障礙,“一帶一路”為中歐技術交流合作提供了廣闊的中間過渡地帶;中東國家的節水農業、印度的資訊產業等技術優勢也比較明顯,合作交流的潛力巨大。另外,隨著“一帶一路”經貿往來的頻繁,各類高校、研究機構、企業間的學術交往、人才交流、技術合作等也將日益加強,為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提供了豐富的土壤。

  “一帶一路”為加強不同國家、民族、宗教間的人文交流和相互理解、消除彼此的隔閡與誤解、增強尊重互信、共創人類文明繁榮局面創造了有利條件。任何民族、宗教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要在保護、傳承好自身獨特文化的同時,積極吸取其他民族、宗教文化中的合理部分和優秀成果,“一帶一路”沿途是世界上典型的多型別國家、多民族、多宗教聚集區域,古代“四大文明古國”誕生於此,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等也發源於此並流傳至世界各個角落,“一帶一路”通過經貿合作帶動人文交流,必將在各民族、宗教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與西方對外交往總是充滿征服和奴役、刀劍和鮮血不同,我國的文化傳統始終堅持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禮相待”等為人處事的基本道德原則,因而平等友好、互惠互利是古代陸上、海上絲綢之路的對外交往活動的主旋律,“一帶一路”的構建必將使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代表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更大範圍地走向世界,使之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一樣,成為增強各國尊重互信、維護世界持久和平的重要原則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