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金門李好古閱讀練習及答案

  《謁金門·花過雨》為南宋詞人李好古所作。《謁金門·花過雨》最妙則於不經意之中,用豐趣活潑的文字,翻空出奇,涉筆成趣。同時,它又在詼諧之中包含著某種莊重,其中隱含了一個重大的嚴肅的社會政治問題,即朝中無人抗金,而百姓則渴望統一。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謁金門》閱讀練習及答案,希望能幫到你。

  李好古《謁金門》詩詞閱讀原文

  謁金門

  李好古①

  花過雨,又是一番紅素。燕于歸來愁不語,舊巢無覓處。

  誰在玉關勞苦?誰在玉樓歌舞?若使胡塵吹得去,東風侯萬戶。

  [注]①李好古:南宋詞人。

  李好古《謁金門》詩詞閱讀題

  ***1***這首詞的上闋主要運用了什麼藝術手法?表現了怎樣的社會現實?***4分***

  ***2***“若使胡塵吹得去,東風侯萬戶”,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試作簡要分析。***4分***

  ***3***後人評價“若使胡塵吹得去,東風侯萬戶”是“寓莊於諧,別開生面”,你同意這種說法

  嗎?請結合詞句簡要分析。***6分***

  李好古《謁金門》詩詞閱讀題答案

  12.***1***借物抒情***答借景抒情或擬人也對,2分***;借燕子無家可歸,表現了國家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的社會現實。***2分***

  ***2***作者說如果東風能把敵人吹走,那就把東風封為萬戶侯。***2分***表達了作者渴望恢復失地的強烈願望,以及對統治者苟安江南,不思抗敵的憤慨之情。***2分***

  ***3***同意。***1分***末句意思是如果東風能把敵人吹走,那就把東風封為萬戶侯。***1分***作者別開生面,用假設和推想,東風“吹去”胡塵,已是一奇;再進一步,還要封東風“為萬戶侯”,更是奇特非凡,令人耳目一新。然而最妙則於不經意之中,用這種豐趣活潑的文字,翻空出奇,涉筆成趣。***2分***同時,它又在詼諧之中包含著某種莊重,其中隱含了一個重大的嚴肅的社會政治問題,即朝中無人抗金,而百姓則渴望統一。***2分***在天真之處展現真情,風趣之中包含著冷峻。真可謂“寓莊於諧,別開生面”。***表達了作者渴望恢復失地的強烈願望,以及對統治者苟安江南,不思抗敵的憤慨之情。***

  李好古《謁金門》詩詞參考譯文

  花經過一場春雨後,漸漸的開放了,燕子從北方飛回到這裡因為找不到舊時的巢穴而愁楚。是誰在邊關前線戍守?又是誰在玉樓裡鶯歌燕舞?假如東飛能吹走侵略的敵人,那就封它做個萬戶侯吧!

  李好古《謁金門》詩詞賞析

  在詩詞中常將春和雨以及花和雨聯絡起來。不過由於時間與氣候的變化,有的風雨是送春歸,有的風雨則是催春來。而李好古的這首詞說:“花過雨,又是一番紅素”。大概是屬於催春來。“燕子歸來愁不語”一句,承上啟下,春來燕歸,春色依舊,而歸來的燕子為什麼卻悶悶無語呢?自然引出下文——“舊巢無覓處”。“舊巢無覓處”的原因,作者沒有直說,猶露猶藏發人深思。這首詞有的本調名下有題——《懷故居》,因而有人說,燕子舊巢,比喻自己故居,春來到來了,人無歸處,表現了一種無處可歸的飄泊之感。其中還寓有家國之感,所以把它理解為那個特定社會現象的典型概括,則更為合適。上片結句,就字面看補足了上文,完成了對“燕子”的描寫,就其喻意而言,則引向社會現實,這就為下片預作好了鋪奠。

  國家山河支離破碎,百姓流離失所,在這樣艱難的時局裡,“誰在玉關勞苦?誰在玉樓歌舞?”這句話深刻尖銳,咄咄逼人,“玉關***玉門關,這裡泛指邊塞***勞苦”者,指的是那些守邊的士卒。而在玉樓上取樂的,卻是那班不思抗敵、不恤士卒的將領,除此之外,當然還有一大批“渡江來,百年歌舞,百年酣醉”於西湖畔上的、南宋朝廷裡的顯官達貴。一苦一樂,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使讀者從對比中,感受到振憾人心的藝術力量!下文詞人沒有順著這個調子再把弦兒繃緊,也沒有用一般乏味的文字,敷衍成篇,而是別開生面,用假設和推想,從容作結:“若使胡塵吹得去,東風侯萬戶。”東風“吹去”胡塵“,已是一奇;再進一步,還要封”東風“為萬戶侯,更是奇特非凡,令人耳目一新。然而最妙則於不經意之中,用這種豐趣活潑的文字,翻空出奇,涉筆成趣。同時,它又在詼諧之中包含著某種莊重,其中隱含了一個重大的嚴肅的社會政治問題,即朝中無人抗金,而百姓則渴望統一。在天真之處展現真情,風趣之中包含著冷峻。

  春日,多有“東風”,“舊巢無覓”,才有“東風”吹去“胡塵”盼想,前後照應,此外,詞人兼用明快、嚴肅、含蓄、幽默的多種手法,渾然成篇,自成一格,更是它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