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好人閱讀練習及答案

  即使我們不信上帝,我們還可以做好人,做善人呀,只因我們是人的緣故。做好人正是人所當做的。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做個好人》閱讀材料

  做個好人

  因為林至誠***林語堂的父親***的關係,和樂***林語堂的小名***很小就受洗,成了基督徒。

  他那不經世事的腦袋充滿了上帝的光輝。

  每次吃飯前,和樂似模似樣地學著牧師父親,誠心地向上帝禱告,感謝上帝賜予他吃的食物。晚上,他跟著牧師太太念閩南語拼音的聖經。犯了錯,他也會在教堂告解,請求上帝的原諒。

  他沒有任何疑慮地相信父母親告訴他的一切。禱告時,他比其他的兄弟姐妹都認真,因為頭上三尺有神靈,上帝必定就在他頭上聽著呢。

  略懂人事後,和樂思辨的天性開始活動。

  他是農村的孩子。他看見農人披星戴月,辛苦耕耘,才收穫了糧食。那為什麼吃飯前要向上帝禱告呢?牧師父親不能解答這個問題。

  和樂自己找到了答案:也許是要感謝上帝賜予的風調雨順吧!

  那上帝和永生又是怎麼回事?

  ……

  太多的問題,和樂思考不過來。

  在尋源書院讀書時,和樂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既然上帝是無所不在的,那他要考驗考驗上帝。

  教會辦的學校學費食宿全免,和樂每個星期只得一個銅板的理髮錢。他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整天都覺得肚子空空,特別想吃。雖說變著法子省下理髮費,可一個銅板只能買一個芝麻餅和四粒糖果,塞牙縫都不夠。富人家的孩子吃著可口的麵條,和樂眼饞得很,不停地咽口水。可是,最便宜的素面也還需一個銅板。

  和樂犯愁了。

  他閉上雙眼,默默地向上帝祈禱:仁慈的主啊,讓我撿到一個銅板吧!

  睜開眼睛,和樂仔細地看看四周的地面,沒有!

  和樂想,也許上帝沒有聽見,我再試試!

  他試了又試,始終沒有拾到。

  和樂對上帝很失望,基督教的信仰開始動搖。

  17歲時,和樂考上了上海聖約翰大學,並更名林玉堂***林語堂是後來的筆名***。

  按照父親的意思,他就讀於神學院。經過系統的神學訓練和大量閱讀基督教典籍,玉堂越發地懷疑起來。耶穌是童女所生,肉體復活,這些教條都是不可能的;原罪、贖罪、地獄等理論在邏輯上完全講不通;信教的人上天堂,不信教的人下地獄,這也是沒有道理的。玉堂說:“一切神學的不真,對我的智力都是侮辱。我無法忠實地去履行。我興趣全失,得的分數極低,這在我的求學過程中是很少見的事。監督認為我不適於做牧師,他是對的。我離開了神學院。”

  玉堂思想的轉變很快就被父親察覺了。

  起因是一次佈道。

  十幾歲時,玉堂就已經開始幫父親佈道。林至誠多少有父親的虛榮,他想讓喜歡演講的兒子出出風頭。

  玉堂這次選的講題是《把聖經當文學來讀》。他合上聖經,侃侃而談:耶和華是一位部落之神,他幫助約書亞消滅了亞瑪力人和基奈人,而且耶和華的觀念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它由部落所崇拜的偶像一步步進化成獨一無二的真神,沒有一個民族是特別“被選”的。他越講越興奮,即興發揮,說,《舊約》應該當成不同體裁的文學來讀,如《約伯記》是猶太戲劇,《列王記》是猶太曆史,《雅歌》是情詩,而《創世記》和《出埃及記》是猶太神話和傳說。

  鄉村基督徒們聽得大眼瞪小眼,完全不知道玉堂在講什麼。

  林至誠嚇壞了。他想起以前認識的一個廈門人,會英語,卻不相信上帝。他的五兒子莫非也成了無神論者?  吃晚飯的時候,林至誠一邊扒飯,一邊時不時地瞟上玉堂一眼,想發現點蛛絲馬跡。玉堂卻神情自若,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雖然有離經叛道的演講,玉堂卻沒有拋棄基督教。一個沒有上帝的世界?他不能想象。

  4年後,他在清華任教,同事兼著名詩人劉大均替他解決了這個難題。

  他問:“如果我們不信上帝是天父,便不能普愛同人,行見世界大亂了,對不對呀?”“為什麼呢?”劉先生答:“我們還可以做好人,做善人呀,只因我們是人的緣故。做好人正是人所當做的咧。”

  這一席話,剪斷了玉堂和基督教最後的一絲聯絡。

  晚年時,飽經風霜的林語堂又回到了基督教的懷抱。這是後話了。

  從聖約翰畢業後,林語堂到清華任教,然後是出國留學,回國,再出國。他餘下的大半生都在世界各地漂泊,鮮少回阪仔。然而他鄉牧歌處,放野歸自然,林語堂懷著一身山地的爽朗,遊走在鋼筋水泥的都市,他是放飛四海的風箏,線的那一頭卻深深地埋在生於茲養於茲的故鄉。 ***選自《幽默大師:林語堂》***

  《做個好人》閱讀題題目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因為受父親的影響,小和樂成為了基督徒,對上帝很虔誠,一直到他畢業於神學院。

  B.略懂人事後的小和樂對神產生了動搖,他認為糧食是農民辛勤種植出來的,根本不是上帝的賜予。

  C.小和樂向上帝祈禱讓他撿到一個銅板,既表現了他孩子的頑皮可愛,也表現了他幽默大師的天性,失望後的他對上帝完全絕望。

  D.小和樂離經叛道式的講演,僅僅是為了表現小和樂對自己所信奉的上帝的懷疑,以顯示他是個無神論者。

  E.全文語言樸實自然,講述了林語堂小時篤誠地信奉上帝、漸長後懷疑上帝、晚年又重回上帝的懷抱的經歷,所選事例無一不表現林語堂的幽默風格。做個好人閱讀答案

  2.小和樂對上帝失望產生信仰動搖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陳述。***6分***

  3.劉大均的話對林語堂產生了怎樣影響,為什麼會有這種結果?請簡要概括。***6分***

  4.林語堂先是篤信基督教,繼而離棄基督教,晚年又皈依基督教,該如何理解林語堂的這種宗教信仰經歷,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做個好人》閱讀題答案

  1.BE ***A還沒進入神學院學習以前小和樂的對神信仰就已發生了動搖;C這件事後小和樂只是產生了動搖,並沒有說他完全絕望;D這次講演還在於能夠表現他對基督教的調侃,表現了林語堂的幽默***

  2. 飯前向上帝禱告,感謝他賜予糧食,可是糧食明明是農民在地裡種植出來的;向上帝祈禱能夠撿到一個銅板,上帝沒能滿足他的願望。

  3. 不再信奉上帝。林語堂信奉上帝的目的是普愛眾生,做善事,做有利於他人的事,劉大均告訴他不信奉上帝我們也可以做個好人,同樣可以多做善事。

  4.觀點一:林語堂不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①少年時信仰基督教是因為不諳世事,完全因為家庭的影響才信奉的,不是出於自己的真誠;②年齡少長之後,自己的世界觀發生了變化,發現基督不是萬能的;③晚年皈依基督教,是因為思想上沒有皈依感,需要有一個思想寄託。

  觀點二:林語堂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①少年時受家庭的影響深,小小的心裡就對上帝產生了神祕感、崇拜感;②年齡漸長後對上帝產生信仰動搖是因為他的頑皮性格和他幽默的天性,這並不影響他對上帝的信奉;③晚年時,飽經風霜的林語堂再回神的懷抱,用他的經歷表現他對神的篤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