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給家鄉孩子的信有感

  在當今電子媒介蓬勃發展的時代下,手寫書信逐漸走向邊緣。然而書信不僅僅是一種傳播媒介的象徵,更是一種歷史文化現象。讀了給家鄉孩子的信後,大家有什麼感想呢?下面小編整理了範文,供您參考!

  範文一

  昨天,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共同學習了《給家鄉孩子的信》一文,這篇課文作者是巴金,巴金爺爺生前在文壇上有著巨大的貢獻。

  《給家鄉孩子的信》是巴金爺爺生前給家鄉孩子的一封回信,作者以自己為第一人稱講述了自己沒有好好珍惜時間而後悔的事。

  其中,巴金爺爺所說的:“不要把我當作什麼傑出人物,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在感情,對我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我用作品表達我的這種感情。”這句話告訴我們要謙虛有禮。記得有一次數學考試,考了95分,整個人就飄了起來,別人勸告我也不搭理,再想想巴金爺爺,在文壇上有那麼大的成就,竟然這麼謙虛,面晚呢,只孝了95分就得意忘形,我心想:我是不是該問問自己,巴金爺爺在文壇上有那麼大的成就,都沒有驕傲,我考了區區95分,就這個樣子,我都不如巴金爺爺的萬分之一。我對我的所做人民為略表慚愧,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為祖國作貢獻。

  範文二

  很多人說活著是為了追求,這常使我想到巴金的一句話:“我思索,我追求,我終於明白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我對這句話有了深刻的思考,所以,現在我有了進步。

  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對這句話有著比較深入地體會:那是一個寒風刺骨的冬日的晚上,我正在看電視,聽見有人在敲門,開門一看是樓下的王大媽,一問才知道,我家被單在晒時被風吹到她家的衣架上。我卻面無表情的接過被單,連句“謝謝”也沒說,就關上門繼續看電視。現在一想起這件事情,我都慚愧不已,其實享受也不會得到快樂。

  我認為奉獻應該是愉悅的,今年冬天,連續下幾場大雪,馬路邊上堆積了許多雪,而有些人,只是各掃門前雪,別的地方就不管了,我爸爸看見了,每天早晨6點起床為人們掃雪,每次回來都大汗淋漓,滿臉通紅,卻沒有句怨言,反倒說:“今天又為人們做了一些事。”

  我覺得人生旅途中,我才剛剛起步,所以對我來說,我應該好好把握人生中的每一步,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只要把學習搞好,這樣才能對父母親有一個好的交代;因為我還小,要學的東西很多,以後不管在什麼時候,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認真虛心地接受別人的指教,仔細地去思考每一個問題,大膽地去嘗試每一件新事物,精心地掌握好每一件新東西,我相信總會成功的。我爸爸經常叮囑我學習要細心,不要馬馬虎虎,要學到真東西,不要華而不實。在每一次考試中要認真閱卷,精心的填寫,反覆地審查,這樣每一次會令你很開心。關於巴金爺爺一句中的讀後感,使我領會很多東西,例如在生活上,我應該獨立,因為我漸漸長大,許多事情我自理就行了,不要讓爸爸媽媽操心,讓爸爸媽媽更安心地去工作;另外對待妹妹、弟弟應該關心照顧點,分解爸爸媽媽的憂愁;家裡面應該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去多幫幫他們,我堅信能在學習爭取第一,在生活上爭取自理,在家裡爭取主動,我認為這就是我對人生的追求;追求人生中應該奮鬥,這樣有一天總會有成果的。

  範文三

  前幾天,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學習了《給家鄉孩子的信》這篇課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巴金爺爺寫給家鄉孩子的一封回信,信中表達了巴金對家鄉孩子的一封回信,信中表達了巴金對家鄉孩子的關懷和親切勉勵,其中我感受最深的一處是:我思索,我追求,我終於明白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這是巴金爺爺一生恪守的信條,他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

  我從這句話知道了生命的意義不在於享受,而在於奉獻。我們要奉獻自己的力量,貢獻自己的精力,巴金爺爺也正是這樣做的。在平時,學校舉行活動要積極參加,為班級爭光,為學校爭光,也是一種奉獻。為別人活著的生命才有意義,只知道去享受,去索取的人生是沒有價值的。巴金爺爺向社會提供了無限的精神食糧,也實現了人生的價值。我們要向巴金爺爺學習,學習他那奉獻的精神,實現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