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說課稿範文

  四年級語文課文《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是一篇書信體文章,老師要如何設計此課的說書稿呢?小編在此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說課稿範文,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說課稿範文1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的第二課時的教學。

  一、說教材

  這篇課文屬於書信體文章,是一箇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祕書長加利先生的一封信。這封信首先表達了“我”和媽媽對加利先生的問候和深深的謝意,接著深情回憶“我”的爸爸出征前後的情景,在悲痛中懷著自豪和崇敬,並表示向爸爸學習,用生命捍衛和平。最後,呼籲國際社會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課文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機聯絡在一起,包含著一個孩子失去親人的悲憤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語言樸實,內容感人。

  我結合教材本身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②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摯情感。

  過程與方法目標:藉助多媒體資源,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品味課文,讀中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涵詠品味,感悟爸爸為維護和平壯烈犧牲的英勇形象、失去親人的悲憤,從而體會和平的可貴以及熱切呼籲和平的真摯感情。

  教學重點:通過對重點詞句的誦讀導引、涵詠品味,感悟爸爸為維護和平壯烈犧牲的英勇形象、失去親人的悲憤,從而體會和平的可貴以及熱切呼籲和平的真摯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和平之神並沒有永駐人間”“世界並不太平……”等含義深刻的句子,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二、說教法

  在本課的教學方法上,我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同時融入誦讀法、情景教學法、自學釋疑法、分組討論法,給學生鋪上語言和精神底色的語文課堂。

  三、說學法

  在學法上以學生地朗讀為主線,以自主感悟、小組合作探究、班級交流等方法進行探究性合作學習,進行直面對話,揣摩心理,拓展資源、交流感受等,讓學生做真正意義上閱讀的主人。

  四、說教學準備

  由於四年級學齡段的孩子接觸事物直觀、具體,喜歡通過自己的觀察去發現生活,本文內容距離學生的現實生活較遠。學生自主感悟和平與戰爭兩個對峙性強的概念還缺乏一定的感性基礎。因此,在上課前,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佈置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瞭解國內外大事,關心國際動態,瞭解維和部隊的使命及工作狀況。

  2、準備多媒體課件,增強教學的直觀性。

  五、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瞭解內容──引情

  同學們,昨天我們認識了一位維和英雄的孩子,當時只有11歲的雷利,在1996年第八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的開幕式上,宣讀了他寫給聯合國祕書長加利先生的一封信。時光飛逝,如今16年過去了,當年寫信用的紙也許已經泛黃,但是那堅定的熱愛和平的聲音卻永遠在我們耳邊迴響,那是——***生齊讀課題***“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

  昨天我們初讀了這篇課文,誰知道這位中國孩子發出的呼聲是什麼嗎?***生回答,教師板書:要和平不要戰爭***這個中國孩子為什麼要發出這樣的呼聲呢?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這封信。

  ***二***精品細讀,感悟內容──動情

  我首先圍繞雷利之所以發出了這樣的呼聲是因為他失去了父親,那他的父親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由此引出本課的重點問題。我首先讓學生自主感悟,找出相關的句子,並且勾畫出來。然後小組同學合作探究,班級彙報展示。學生通過探究性的合作學習,知道了雷利的爸爸是一個愛妻子的好丈夫、愛孩子的好爸爸;是一個知識淵博,才華橫溢的人;是一個熱愛和平,並用自己的生命捍衛和平的勇士。在學生彙報雷利的爸爸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的同時,我又引領學生“以讀為主,讀出個性;讀中悟情,以情動人。”把握“巨大的悲痛,深切的緬懷,無限的渴望”這一感情基調,讀出體會,讀出感情,讀出渴望,與小作者一起傾訴,懷念,同悲,同恨。在原原本本地讀中把握文章的主旨,在平心靜氣地讀中感悟父親的崇高與偉大,在整體聯絡的讀中理解呼籲的重要。在引領學生一次次的呼喚中,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讀出感情,體會作者表達的真摯情感。

  ***三***交流資料,拓展內容──激情

  在閱讀、感悟、探究爸爸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的基礎上,我又提出了一個問題:爸爸雖然犧牲了,但他還掛念著和平,世界會因爸爸的掛念而和平了嗎?由此引出本課的難點問題,讓學生認識“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體會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再現了戰爭的畫面,然後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班級彙報展示的方式交流了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為了便於學生理解,昇華學生的情感,我又給學生補充了大量的事實資料,讓學生更具體的感受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達到了學生與作者情感的共鳴,在此基礎上我又引出了本課的第二個難點句子“讓那已經能夠聽到腳步聲的二十一世紀為戰爭敲響喪鐘,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通過學生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等方式,體會了句子的深刻含義,從而正確認識當今世界局勢,樹立維和觀念。

  ***四***指導實踐,昇華情感──抒情

  在朗讀體會雷利的呼聲後,我問到:全世界熱愛和平的國家和人民正在為維護和平而做著不懈的努力,作為新世紀的兒童,為了讓世界充滿愛,維護和平,制止戰爭,你們想做點什麼呢?通過學生討論交流,讓學生融入文字,進一步昇華情感。接著又播放了音樂《讓世界充滿》,在歌聲中請同學們起立,共同宣讀《世界兒童和平公約》,進一步樹立學生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最後在歌聲中結束全課。

  六、說板書設計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說課稿範文2

  尊敬的領導和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我的說課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一、說教材: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緬懷那些為維護世界和平而英勇獻身的英雄們,引導學生從小放眼世界 ,關注國際局勢,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二是進一步學習理解含義深刻的方法,體會這些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這篇課,是一箇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祕書長加利先生的一封信。這封信首先表達了“我”和媽媽對加利先生的問候和深深的謝意,接著深情回憶“我”的爸爸出征前後的情景,在悲痛中懷著自豪和崇敬,並表示要向爸爸學習,用生命捍衛和平。最後,呼籲國際社會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和信中“我”的呼籲,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教學難點是認識“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樹立維和的觀念。蒐集當今世界戰爭的資料是本課的教學準備。

  二、說教法:

  這是一篇書信體文章。信中飽含著一個孩子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摯情感,它用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機聯絡起來。語言樸實,情感強烈,讀之催人淚下。但長期生活在和平環境中的孩子,較難體會這種情感,因此,我在教學時注重:

  ***一***運用遠端教育資源,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首先是利用下載的圖片資源,為學生創設情境***課件展示***。因為學生們均來自農村,資訊資源渠道狹窄、閉塞,對於世界局勢可謂是一無所知。教師把遠端教育資源經過選擇、整合、加工後再現情景,讓學生形象感知世界局勢,從內心深處先喚起他們對戰爭的憤恨和對和平的無比渴望之情。其次,根據新課標理念、教材和學生實際,對現代遠端教育資源進行適當選用:利用圖片、數字、音樂等資料為學生提供鮮活的大量系統的事實資料,讓學生更具體地感受“世界並不太平”,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增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更深切地感悟到作者的“失父之痛”,也更準確地理解“世界並不太平”,更易激發學生情感與作者達到共鳴,從而正確認識當今世界局勢,樹立維和觀念。

  ***二***引導學生多揣摩,從作者的失父之痛中體會和平之可貴。教學中,通過學生讀文質疑,教師梳理出三個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從文中找出相關語句,特別是含義深刻的句子及信中“我”的呼籲重點理解體會、感悟交流。教學中還採用換位體驗:假如你是雷利,你和爸爸相約時心情怎樣?假如你是雷利,當看到爸爸的遺體躺在靈柩裡時,你的心情會怎樣?等問題引起孩子們情感的共鳴。教學時我運用了多種手段,儘可能再現情景,調動學生的情感。如:“爸爸的嘴張著,彷彿在呼喚什麼”,讓學生去想象:爸爸會呼喚什麼,你有什麼感受。又如“但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並補充一些材料如:《地球的呻吟》、關於戰爭的資料統計、《地球的呼喚》等,通過閱讀課文和補充材料,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讓學生真切感受到世界並不太平。

  ***三***加強指導多讀,讓學生在反覆地有感情地朗讀中體會情感。當學生真摯情感急於表達時,讀書是最好的表達方法。教學中,指導學生多讀,尤其是重點語句,讓學生讀出感悟,並把握“巨大的悲痛,深切的緬懷”著一感情基調,讀出體會,讀出感情,讀出渴望,與小作者一起傾訴、懷念、同悲、同恨。如,“全家沉浸在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中”,“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錶浸滿了凝固的血”,應用低沉、緩慢的語調讀,表達悲痛的心情。爸爸臨上飛機前說的話“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應用堅定的語氣讀,表達爸爸的堅定信心。“我”彷彿聽見爸爸的“呼喚”一句是個長句,層層遞進,朗讀時語調應逐漸提高,特別是連用三個“和平!”更要重讀,以表達強烈的感情。介紹爸爸,“精通四國語言,是一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以及爸爸“為和平而倒下”這部分,應帶著自豪、崇敬的感情來讀。使本課的教學情感達到高潮

  三、說學法:

  這篇課文的重難點語句較多,作者的情感學生從無體驗,他們對此難以理解。因此我設計這樣讓學生去學習:

  ***一***觀看圖片,進入情境。要讓學生能體會作者情感,為他們創設一個催人淚下的情景很有必要。學生通過觀看畫面,聽師解說,初步形成一種世界需要和平,不要戰爭的意識,也為課文重點語句的理解學習打下了情感基礎。

  ***二***質疑解疑,理解感悟。通過學生讀文質疑,抓住含義深刻的重點語句理解感悟***找句、勾畫、批註、體會、朗讀***,並運用遠端教育資源補充大量的事實資料***圖片、資料等***,讓學生從作者的字裡行間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作者的失父之痛、世界並不太平及渴望和平的感受,從而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進一步從內心深處強烈地樹立維和觀念。

  ***三***昇華情感,拓展練筆。在深入感悟課文內容後,學生的情感達到高潮,除了從讀文中傾吐自己的感情外,還有千言萬語要傾訴,讓學生在《讓世界充滿愛》的音樂聲中,用一個詞、一句話、一個符號等盡情抒發自己此刻的心情,讓學生的情感一瀉千里,一吐為快,從而維和的信念更為堅定,並將化為今後的行動:如努力學習,掌握本領,做好反侵略戰爭的準備,或給戰亂地區的兒童獻愛心等。

  四、說教學程式:

  在備課時,我認真鑽研教材,尋找了有關的遠端教育資源和教學資料,進行了一番思考分析之後,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書信的主要內容及重點詞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情感目標:體會“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和對和平的無比渴望,從而樹立維和觀念。

  ***3***技能目標:讓學生結合遠端教育資源理解重點詞句和體會情感,以及培養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這樣,教學目標明確了,上課也就能有的放矢,較圓滿地完成預期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過程程式的設計上,環環相扣,步步深入,儘量使課堂每一分鐘能得到合理運用,遠端教育資源的取捨、使用均要與教學內容相融合,使它們的配合使用盡量能達到天衣無縫,為教學過程服務,使課堂教學因此而生輝添彩,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

  首先:用圖片和哀婉的背景音樂帶領孩子入情入景,為本文的學習定下“基調”,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課文,體會思想感情做好鋪墊。

  然後:提出三個有利於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的問題,便於學生對課文大意的瞭解。再進行小組彙報和全班彙報的方式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這部分用教師“引”和學生“找”的方法,為後文“突出重點” ——感情朗讀做一些準備。***

  接著:進行重點段落和重點句子的指導朗讀,並利用“換位”的問題,“假如你是作者,你會?”,並展示“萬人送英雄,鮮花贈英模”的畫面。加上背景音樂和孩子們對爸爸緬懷深情的朗讀,使課堂氣氛變得凝重、熱烈。

  再:理解“世界並不太平……”一段的同時教師出示戰爭中的有關資料幫助學生理解,進而引出課外閱讀材料《地球的呻吟》,引發孩子們呼籲的渴望,自然過渡到第八自然段的教學中。瞭解作者為什麼呼籲?呼籲什麼?將課文教學引到一個小高潮。這時孩子們對和平的渴望非常強烈,再自然過渡到課外閱讀《地球的呼聲》,讓孩子在盡情抒發情感的同時,理解我們要呼籲什麼,我們可以為世界和平做些什麼?讓孩子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將全文教學推向高潮。

  最後:多媒體出示:讓和平永駐人間,讓世界充滿愛!***背景音樂《讓世界充滿愛》***全體同學一齊表達自己心中最美好的祝願,使本課教學達到高潮,並結束教學,留給孩子更多的思考和回味的空間,進一步使“和平”的理念在孩子的腦海中根深蒂固,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五、說板書設計

  抓住文中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要和平不要戰爭”進行板書。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體驗情感,把自已融入語境,化成不同的角色去進行朗讀實踐。當學生一次又一次用慷慨激昂的語調來呼籲“要和平,不要戰爭”時,全班同學的情感達到了高潮,實現了與文字的對話。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