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金錢的魔力教學設計
《金錢的魔力》批評和唾棄人在金錢面前的醜惡嘴臉,五年級語文老師要如何進行此課的教學設計呢?小編整理了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金錢的魔力》教學設計,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金錢的魔力》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1、熟讀課文,瞭解故事發生的情境,能從內心批評和唾棄託德和老闆在金錢面前的醜惡嘴臉。
2、通過對描寫人物的語言的揣摩,把握託德和老闆的特點,解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前後對比,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3、認識課文中的4個生字,積累有關語言。
4、是激發學生閱讀外國名著的興趣。
其中,第1、2方面是本文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過程】
根據課文內容,我將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部分:一、揭示金錢的魔力;二、感受金錢的魔力;三、打破金錢的魔力。
一、揭示金錢的魔力
1、談話匯入:
師:有一種東西是誰也離不了的,尤其是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衣食住行,離開它寸步難行,這種東西就是……”
2、瞭解故事梗概:
一個富豪之家的兩兄弟,從銀行中取出面額為一百萬英鎊的鈔票,藉此驗證這一百萬的價值。他們選擇了身無分文的年輕人作為實驗品。於是一個流落倫敦街頭的窮光蛋忽然之間得到了一張一百萬英鎊的鈔票,他的生活由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變……
3、揭題:金錢的魔力
設計意圖
這篇課文是一篇小說的節選,文章的開頭缺乏必要的背景性敘述,顯得唐突。因此,教師的“簡介背景”對於學生的自主閱讀至關重要:一方面讓學生“瞻前”,瞭解百萬英鎊大鈔的由來;另一方面吸引學生“顧後”,發現金錢的“魔力”還不僅於此,從關注課文轉向關注小說。
二、感受金錢的魔力
1.根據自己的理解,完成小練習
師出示:因為沒有錢,我——,託德——,老闆——。
因為有了錢,託德——,老闆——,我——。
2.抓住“魔力”,從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來感受人物的性格特點。
問:這篇課文中,哪個場景,或者說是哪個表情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為什麼會描寫得這麼傳神?
學生會說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我覺得應引導學生著重從下面幾句來談:
***1***那個傢伙擺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臉,說道:“啊,是嗎?哼,當然我也料到了你沒有帶零錢。我看像你這樣的闊人是隻會帶大票子的。”──***抓住:“刻薄的嘴臉”讀出“刻薄的語氣”。***
***2***他一聽這些話,態度稍微改了一點兒,但是他仍舊有點兒擺著架子回答我:“我並沒有惡意……恰恰相反,我們換得開!”──***抓住“仍舊”“擺著架子”讀出“善變”。***
***3***細緻入微的神情刻畫:
他微笑著接了過去,那種笑容是遍佈滿臉的,……恰像你所看到的維蘇威火山邊上那些小塊平地上凝固起來的波狀的、満是蛆蟲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你體會到什麼?是怎麼讀懂的?
***引導:託德神情的變化:“笑容是遍佈滿臉的”──“凝結”、“毫無光彩”;通過表情朗讀體會比喻的妙用。***
***4***老闆望了一眼,吹了一聲輕快的口哨,一下子鑽進那一堆顧客拒絕接受的衣服裡,把它來回翻動,同時一直很地說著話,好像在自言自語似的:
***引導抓住:“鑽進”“來回翻動”“興奮地說著話”,想象人物的連續動作,體會人物的心情。***
總結:馬克吐溫先生不愧為語言的大師,讀了文章,學生們就會感受到,簡單的幾筆,託德與老闆的可恥嘴臉及性格躍然紙上,呼之欲出,這都緣於作者對人物的生動傳神的動作描寫,細緻入微的神情刻畫,入木三分的語言描寫。
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前後對比,來刻畫出人物的性格特點,這就是這篇文章的寫作特色。
設計意圖
語文課堂要重視學生的“寫”,因此安排這個寫的練習,另一方面還有助於學生對整個課文的理解,把握課文脈絡。由學生的自讀自悟,結合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引導學生藉助豐富合理的想象,進入他們“認錢不任人”的內心世界,突出託德、老闆在金錢面前的貪婪姿態,進一步強化了金錢的巨大的“魔力”。
同時,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並在習作中學習應用。
三、超越金錢的魔力
為什麼老闆和託德的態度會有這麼大的轉變?那麼錢是萬能的嗎?有什麼是金錢買不到的?
設計意圖
有課本引到課外,讓學生對金錢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四、作業佈置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金錢的魔力》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理解“蹩腳、刻薄”等詞語。
2、通過對文章語言的揣摩,概括託德和老闆的性格特點,體會作者通過語言、神態、動作等方面來進行對比描寫人物的方法。
3、激發學生閱讀《百萬英鎊》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體會作者通過語言、神態、動作等方面來進行對比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流程預設】
一、談話匯入,激發濃厚興趣
1、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關於“金錢”的故事。有一天,一個貧窮而又誠實的年輕人,收到了一封信,信裡給了他一張一百萬英鎊的支票。原來,這是一對兄弟給的,他們正在打一個賭,賭這一大筆錢到底會給青年帶來幸運還是不幸。讓我們一起走進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作品中去看一看吧。***補充完成課題***生齊讀課題。
2、抓“魔力”來引入課文。
二、默讀課文,產生對比線索
1、找出主要人物——【託德、老闆】
2、默讀課文,根據自己的理解,完成說話練習:
看到百萬英鎊前,託德 ,老闆 。
看到百萬英鎊後,託德 ,老闆 。
師:作者在情節設定上,前後形成了一種——對比,這樣的方法我們可以稱之為對比描寫!***板書:對比描寫***
三、對比人物,感受表達方法
哪些地方可以體現人物性格?作者是通過哪些方面來進行對比描寫的?
1、感受託德的性格特點
A、我等候著,一直等到他把手頭的事辦完,他才領著我到後面的一個房間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衣服,選了一件最蹩腳的給我。
***抓住“蹩腳”,突出託德以貌取人。***學生板書:以貌取人 教師板書:動作***
B、那個傢伙擺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臉,說道:“啊,是麼?哼,當然我也料到了你沒有帶零錢。我看像你這樣的闊人是隻會帶大票子的。”
***抓住“啊、哼”字的讀,從語言描寫中,我們感受到了託德的刻薄。師指導朗讀這句話,抓住“啊、哼”等語氣詞。*** ***學生板書:刻薄 教師板書:語言***
C、他微笑著接了過去,那種笑容遍佈滿臉的,裡面還有折紋,還有皺紋……滿是蛆蟲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從神態描寫中,讓我們感受到託德見錢眼開,對金錢十分的貪婪。***
▲刪減句子,進行對比——
他微笑著接了過去,那種笑容是遍佈滿臉的;當他向那張鈔票瞟了一眼的時候,這個笑容就馬上牢牢地凝結起來了,變得毫無光彩。
師:這樣,好嗎?***作者通過比喻、誇張的手法寫出了託德的見錢眼開、貪婪的本質。******學生板書:見錢眼開、虛情假意 板書:神態***
2、感受老闆的性格特點。
①“好吧,好吧,託德,快把錢找給他,快把錢找給他。”
②“把那麼一套不像樣子的衣服賣給一位脾氣特別的百萬富翁!託德簡直是個傻瓜——天生的傻瓜,老是幹出這類事情……”
師範讀。
生交流:老闆的話怎麼樣?
***語言描寫中,感受到老闆的唯利是圖,阿諛奉承的性格特點,較託德有過之而無不及。***
學生練讀後面老闆的話。指名讀。
3、是什麼讓老闆託德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化呢?
***就是“金錢的魔力”!***
是啊,作者更是運用對比描寫,通過動作、語言、神態等方面將人物的這些性格刻畫得淋漓盡致。
4、出示名言:
“金子,只這一點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醜的變美的,錯的變對的,卑賤變成高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 ——莎士比亞
附:板書設計***預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