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樂園手抄報圖片

  不會畫數學手抄報的圖片?也不知道要寫什麼內容?沒關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三年級數學樂園手抄報的圖片

  三年級數學樂園手抄報圖一

  三年級數學樂園手抄報圖二

  三年級數學樂園手抄報圖三

  三年級數學樂園手抄報圖四

  三年級數學樂園手抄報圖五

  三年級數學樂園手抄報的資料

  數學童話故事

  酷酷猴:“天庭裡太沒勁了!我們到人間去吧。”甜甜沙:“到了人間,我們的法力會消失的,那太危險了!”帥帥豬:“失去法力,我們就不能騰雲駕霧了,我最怕走遠路了,太累了!”酷酷猴:“靠法力解決問題,那有什麼稀奇,沒了法力就靠我們的智力,帥帥豬怕走遠路,我們現在就去御馬監借天馬,我師傅當年在那裡做過官,只要一提我師傅的大名,保準能借到馬!”三人來到御馬監,只見在碧綠的草地上,馬兒悠閒的吃著草,酷酷猴:“瞧!這裡的馬養得多驃壯,定能跑遠路。”

  帥帥豬嚷道:“負責人出來,齊天大聖派我們來借馬!”御馬監總管一聽齊天大聖派人來借馬,趕緊出來迎接,對帥帥豬說:“按理天庭的馬不外借,但大聖要借馬,我們不得不借,但總得找個藉口。”

  御馬監總管想了想說道:“天庭草場長的草夠500匹馬吃80天,或夠400匹馬吃120天,為了保證不讓一匹馬捱餓,你們說天庭的草場最多能養多少匹馬呢?”酷酷猴說:“因為草場的草吃了還會長出來,所以這個問題得這麼想,假設一匹馬一天吃的草為一份,那500匹馬80天就吃了40000份,400匹馬吃120天,也就是吃了48000份,那麼草場每天新長的草就是***48000-40000***÷***120-80***=200份,所以要保證每匹馬不捱餓,這個草場最多能養200匹馬!”御馬監總管一聽高興的說道:“御馬監有203匹馬,借你們三匹,正好還剩下200匹,保證每一匹都不會捱餓,這樣我還能對玉帝有個交待!”酷酷猴、帥帥豬、甜甜沙選了三匹最好的馬,直奔人間!

  數學家蘇步青的故事

  溫州的浙江省立第10中學的一堂數學課,把蘇步青引向通往數學王國的路。從日本留學回溫州的楊老師在上數學課時,帶著憂國憂民的真情:“當今世界,弱肉強食。世界列強仰仗船堅炮利,對我國豆剖瓜分,鯨吞蠶食。中華民族亡國滅種的危險迫在眉睫。為了救亡圖存,必須振興科學。數學是科學的開路先鋒,為了發展科學,必須學習好數學。”楊老師的話,打動了蘇步青的心。從此,他的興趣從文學向數學轉移。有一次,蘇步青用20種不同的方法證明了一條几何定理。校長洪泯初得知後,把蘇步青叫到辦公室,拍著他的肩膀說:“好好學習,將來送你留學。”到蘇步青中學畢業時,洪校長已調到北京教育部任職,但他仍關心蘇步青的學習,寄來了200元資助蘇步青留學。

  1919年,17歲的蘇步青買了一張去日本的船票,餘170元錢要維持3個月的生活,實在很艱難。他每天只能吃兩餐飯,無錢請日語老師,只好拜房東大娘為師。最後他用流利的日語回答了主考官的提問,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名牌學校——東京高等工業學校電機系。1924年,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數學系,師從著名幾何學家窪田忠彥教授。1927年,大學畢業後,他又在課餘賣報、送牛奶、當雜誌校對和家庭老師,用所掙得的錢做學費,免試升入該校研究生院做研究生。並以堅強的意志,刻苦攻讀,接連發表了41篇仿射微分幾何和射影微分幾何方面的研究論文,開闢了微分幾何研究的新領域,被數學界稱作“東方國度上升起的燦爛的數學明星”。1931年3月,他以優異的成績榮獲該校理學博士學位,成了繼陳建功之後獲得本學位的第二個外國人。此後,國內外的聘書像雪片似的飛來,蘇步青一一謝絕。因為兩年前陳建功獲理學博士位時,曾約蘇步青到條件較差的浙大去。蘇步青說:“你先去,我畢業後再來。讓我們花上20年時間,把浙大數學系辦成世界第一流的數學系……”這興許就是蘇步青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不願離開浙大的情緣。

  走上工作崗位後,蘇步青在科研和教學上取得了令世人歎服的光輝業績,除做研究生時發現的四次***三階***代數錐面,被學術界譽稱為“蘇錐面”外,後在“射影曲線論”、“射影曲面論”、“高維射影空間共軛網理論”、“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和“計算幾何”等方面都取得世界同行公認的成就,特別在著名的戈德序列中的第二個伴隨二次曲面被國內外同行稱為“蘇的二次曲面”。他還證明了閉拉普拉斯序列和構造***T4***,被世界學術界譽稱為“蘇***步青***鏈”。因此,德國著名數學家布拉須凱稱蘇步青是“東方第一個幾何學家”,歐美、日本的數學家稱他和同事們為“浙大學派”。的確,自1931年到1952年間,蘇步青培養了近100名學生,在國內10多所著名高校中任正副系主任的就有25位,有5人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連解放後培養的3名院士,共有8名院士學生。在復旦數學研究所,蘇步青更有谷超豪、胡和生和李大潛高足,形成了三代四位院士共事的罕見可喜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