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三個兒子說課稿

  二年級語文下冊《三個兒子》是一篇十分淺顯的文章,那麼老師們要如何設計此課的說課稿呢?小編為二年級語文老師整理了《三個兒子》說課稿,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1

  一 、教材分析及設計理念

  《三個兒子》是一篇十分淺顯的課文,但是淺顯的文字中卻包含著樸素而深刻的道理。當三個兒子看到自己的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前兩個兒子只知道展示自己的特長,只有第三個兒子接過媽媽手中沉甸甸的水桶。

  本課以語言運用為中心,在教學中,通過質疑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為什麼老爺爺只看見一個兒子?”這個問題,通過角色互換師生當媽媽,在教學中設定情境,換位思考,移情體驗,讓學生融入角色,體會情感,從而產生心靈的共鳴。理解老爺爺的話中包含的深刻含義,昇華主題,讓學生對孝順父母的道理有更進一步的感悟。

  二 、學情分析

  1、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喜歡閱讀,思維活躍,大部分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喜歡朗讀、表達,有強烈的表現慾望,喜歡朗讀,有一定的朗讀速度,喜歡創編,想象力豐富。

  2、本班學生喜歡在課堂上受到關注,願意得到表揚,有互相幫助的願望,自信心不斷加強,具有初步合作學習的能力。

  3、課文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比較接近,學生理解起來很容易,但由於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對文字深層面的涵義挖掘不是很透徹,需要老師在課上及時關注表揚,給少部分膽怯學生以鼓勵,在學習方法上給予積極有效的引導。

  三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結合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品詞析句的能力。

  3、教給學生方法,引導學生打寫自己為把爸爸媽媽做的事情,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品詞析句,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理解老爺爺為什麼說只看見一個兒子,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到怎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孝敬父母。

  2、通過大量閱讀,使文章主題得以深化,激發學生用實際行動孝敬父母的願望。

  3、通過情景創設,為學生搭建思維平臺,培養創編能力,激發學生語言表達的熱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理解老爺爺說的話,懂得我們要孝敬父母的道理,並且把孝敬父母落實到行動上來。

  教學重點:

  1、結合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難點:

  理解老爺爺話的含義,昇華情感,明白只有孝敬父母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四、教學策略

  1、以讀為主教學策略: 堅持以“讀”為主線,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想象,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3、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策略:本節課充分利用網路資源,通過課件創設情景,激發學生情感,搭建思維平臺;通過閱讀大量的資料,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情感體驗。

  五、教學方法

  1.換位揣摩

  讓學生走進文字,噹噹媽媽、噹噹老爺爺、噹噹兒子,與人物換位思考,通過不同的角色體驗,與文字人物展開零距離的對話。

  2.以讀為本

  本課教學將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讀書實踐,通過多種層次、多種形式的讀來培養學生的語感。

  3、聯絡生活

  “語文的學習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課標一語道出了生活是語文學習的土壤。教學中,必須將課堂與生活進行有效地整合。《三個兒子》一文教學中,我積極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從自身與父母的關係說起,體會媽媽對自己的關愛。

  六、教學資源

  1、情景創設資源:

  《三個兒子》ppt

  連結歌曲《燭光裡的媽媽》

  音樂《我的好媽媽》

  七、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你們的爸爸媽媽愛你嗎?在父母的關愛、鼓勵之下我們已經上了二年級,他們為我們付出了不少的心血,作為兒女我們應該為他們做些什麼呢?

  【設計意圖:老師從學生的生活談話匯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渴望參與到教學中來。】

  二、整體感知,提出問題

  我們上節課初讀了這篇課文,回憶一下在讀課文過程中你有什麼疑問?

  【設計意圖:安排這一環節目的是抓住學生的主要問題即“為什麼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為線索展開分析,培養的學生敢於質疑,能夠帶著問題讀書的良好學習習慣。】

  三、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抓住三位媽媽對話,朗讀感悟

  “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有什麼可說的,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設計意圖:採取多種形式的讀,以讀為主,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思考,調動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聯絡實際,指導重點句的朗讀。並且師生互動、動口、動腦、動情地學習朗讀,發展語感,同時在思想和情感方面接受潛移默化的薰陶。】

  2、體會媽媽提水語句,拓展練習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一桶水可重啦!媽媽累得*** ***

  【設計意圖:通過展開想象,拓展練習說話,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為深化文章內容作鋪墊。】

  3、體會三位兒子不同,比較品析

  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

  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裡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引讀,激發學生比較,從而更準確的理解文字,體會到第三個兒子是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

  4、品讀幫媽媽提水語句,悟理悟情

  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裡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設計意圖:通過讀,找動詞,換詞比較,體會到文中用詞的準確,教給學生品詞析句的方法,並培養學生潛詞造句的習慣。】

  四、迴歸整體,昇華情感。

  “三個兒子? 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這就是三個兒子的表現,回到我們最初提的問題,老爺爺為什麼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如果那兩個兒子看見第三個兒子的表現,又聽了老爺爺的話會做些什麼?

  他們一起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裡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解疑,點題,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深化文章主題。】

  五、拓展閱讀,內化情感。

  孝敬父母就是在媽媽生病的時候,……

  孝敬父母就是在爸爸滿頭大汗的時候……

  孝敬父母就是當媽媽買回你愛吃的水果時候……

  孝敬父母更是在媽媽熟睡的時候……

  【設計意圖:通過出示圖片,為學生搭建思維平臺,讓學生腦中有一個總體形象,拓寬學生思維面,學生有的可寫。】

  板書設計

  2

  一 、教材分析及設計理念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23課《三個兒子》是一篇十分淺顯的課文,但是淺顯的文字中卻包含著樸素而深刻的道理。當三個兒子看到自己的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前兩個兒子只知道展示自己的特長,只有第三個兒子接過媽媽手中沉甸甸的水桶。

  本課以《兒童思維發展新論》和《語文課程標準》為指導思想,以語言運用為中心,在教學中,通過角色互換,設定情境,換位思考,移情體驗,讓學生融入角色,體會情感,從而產生心靈的共鳴。理解老爺爺的話中包含的深刻含義,讓學生對孝順父母的美德有更進一步的感悟。

  二 、學情分析

  1、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喜歡閱讀,思維活躍,大部分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他們喜歡朗讀,有一定的朗讀速度,喜歡錶達,有強烈的表現慾望,喜歡創編,有豐富的想象力。

  2、二年級的學生喜歡在課堂上受到關注,願意得到表揚,有互相幫助的願望,自信心不斷加強,具有初步合作學習的能力。

  3、課文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比較接近,學生理解起來很容易,但由於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對文字深層面的涵義挖掘不是很透徹,需要老師在課上及時關注,表揚,給少部分膽怯學生以鼓勵。

  三 、教學目標

  1、會認6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感。

  難點:理解老爺爺話的含義,明白只有孝敬父母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五、過程與方法

  1、以讀為本:尊重語文學習規律,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讀書實踐。通過自主讀、合作讀、探究讀、對比讀、教師範讀、師生評議讀、動作體驗讀、角色表演等多種形式的讀來落實語言訓練,培養學生語感,同時還語文以本色。

  2、讀寫結合: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想象,創編,讓學生在結合課文的學習中去創造,去延伸,去書寫自己的感受。

  3、體驗教學:讓學生走進課文,當媽媽、當老爺爺、當兒子,通過不同的角色體驗,與文字展開零距離的對話,實現"三維一體"的教學。

  4、合作探究:新課程尤其倡導要培養學生的個人意識和團體協作能力,在多維互動的活動中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將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如小組討論:為什麼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

  六、教學流程

  ***一***歌曲匯入,激發學習興趣。

  ***二***、落實語言訓練,體悟人物情感。

  1、抓住三位媽媽對話,朗讀感悟

  2、朗讀第八自然段,體會提水的辛苦。

  3、體會三位兒子不同,拓展練習。用“一個……一個……另一個……”造句,培養孩子的說話能力。

  4、模擬文字情境,體會孝敬父母的美德

  ***三***、學生自主創編,促進情感昇華。引導學生在心型卡片上寫出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一句話,再讓學生說一說。

↓↓↓ 下頁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