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趣味數學手抄報

  還在為做數學手抄報煩惱嗎?不知道該寫什麼內容,不知道該畫什麼?那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年級趣味數學小故事

  傍晚,我在奧林匹克書中看到一道難題:果園裡的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老王師傅每天給50棵蘋果樹20棵梨樹施肥,幾天後,梨樹全部施上肥,但蘋果樹還剩下80棵沒施肥。請問:果園裡有蘋果樹和梨樹各多少棵?

  我沒有被這道題嚇倒,難題能激發我的興趣。我想,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假如要使兩種樹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師傅就應該每天給“20×3”棵蘋果樹和20棵梨樹施肥。

  而實際他每天只給50棵蘋果樹施肥,差了10棵,最後共差了80棵,從這裡可以得知,老王師傅已經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樹,8天就是160棵梨樹,再根據第一個條件,可以知道蘋果樹是480棵。這就是用假設的思路來解題,因此我想,假設法實在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方法。

  圖一

  圖二

  圖三

  詩詞中的數學

  清代紀曉嵐是著名的才子,據說乾隆皇帝南巡時,一天在江上看見一條漁船蕩槳而來,就叫紀曉嵐以漁為題作詩一首,要求在詩中用上十個“一”字。紀曉嵐很快吟出一首:

  一篙一櫓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

  一俯一仰一場笑,一人獨佔一江秋。

  無獨有偶,清代的女詩人何佩玉擅長作數字詩,也連用了十個“一”,生動地勾畫了一幅高僧晚歸圖:

  一花一柳一點磯,一抹斜陽一鳥飛。

  一山一水一中寺,一林黃葉一僧歸。

  北宋王安石關心民生疾苦,看北宋王朝很多虛設的官員,飽食終日,於是寫道:

  一窩二窩三四窩,五窩六窩七八窩,

  食盡皇家千鍾粟,鳳凰何少爾何多。

  把他們比作麻雀,形象了地諷刺了他們貪汙腐敗、反對變法的醜態。

  解放前,法幣天天貶值,物價一日數長,一位教師這樣描繪飢寒交迫的生活:

  一身平價布,兩袖粉筆灰。

  三餐吃不飽,四季常皺眉。

  五更就起床,六堂要你吹。

  九天不發餉,十家皆斷炊。

  以上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