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師教學特色分析

   數學的課堂要有數學的特色,數學是思維性和方法性很強的學科,對於小學生來說,學生的思維和方法的提升離不開訓練,這種訓練更離不開教師的引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範文,僅供參考!

  一

  1、營造數學特色課堂向課堂要效益

  數學的課堂要有數學的特色。數學是思維性和方法性很強的學科,對於小學生來說,學生的思維和方法的提升離不開訓練,這種訓練更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因此,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很大程度取決課堂上思維訓練的質量,很多“調皮”、“好玩”、“懶惰”的學生唯獨能學好數學就是得益於課堂。構建數學特色的課堂就是要以“訓練”為主線,以“讓位”為前提,從而發展學生的思維。

  2、數學特色的課堂要突出能力訓練的課堂。

  數學學習以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為目的。數學的課堂要以“訓練”為主線,堅持“精講多練”。數學的備課要集中體現在訓練內容的精心設計上。數學堂課練習設計要堅持“大容量、小坡度、密臺階、快節奏”。課堂練習要“一步一個臺階”,練習的層次有準備練習、探究練習***小組合作探究***、運用練習、綜合練習、發展練習等。每個層次的練習設計都要緊扣教學目標,要突出重難點,要練在點子上,要集中地、有效地體現練習意圖。要將練習“用足用夠”,每次練習後要有一定時間的反思和總結,要練有所得、練有所獲。而不是為“練習”而“練習”。“小坡度”是指每個層次的練習以2-3題為宜。可以是同類題型的題組訓練,以加深學生對此類題型的規律性認識。

  3、數學特色的課堂是師生“導”“演”的課堂:

  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其中的概念、定律、性質、法則、公式、數量關係式等只有讓學生真正地理解,才能靈活地運用,教師就是要善於為學生提供理解抽象數學知識的階梯。新《課標》指出:“數學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要向學生充分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理解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技能、獲得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因此,抽象的數學知識不能單靠教師的講授去獲得,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各種形式的數學活動中去生成。因此,數學課堂教學要突出“導”的教學思想,形成“做數學”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探究活動:觀察、猜想、演算、實驗、推導、說理等。這些手腦並用的學習活動能充分地將學生的動作技能轉化為心智技能,促成知識的自我生成。

  4、數學課堂 “導”的具體要求是做到“三化”:生活化、活動化、多樣化。

  生活化——就是數學的內容要生活化,即教師設計的“導”內容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師要“讓教材活起來”,在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對數學例題的取捨要不拘泥於教材、敢於超出教材,回到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去設計數學活動、研究數學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創設與學生的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從情境中感受數學概念、法則、公式的形成過程,體驗數學的價值。

  活動化——就是數學 “導”的形式要體現“活動”性。教師要有效地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和學具資源,多設計一些人人可參與、人人樂參與、動手動腦、手腦並用的學習活動。低年可將數學遊戲引進課堂,高年級可創造性開展一些數學實踐活動***如製作長方體框架、實地感受1公頃等***。在“導”活動的過程中要做到“五多”:多猜測、多操作、多觀察、多說理、多交流、多反思。

  多樣化——就是在 “導”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差異性,對動手能力差、動作遲緩的學生不能諷刺、挖苦。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多樣化的演算法和多樣化的操“做”策略,並給予及時的肯定,但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尋求和鞏固最優化的演算法和策略,這一點在低年級尤其重要。

  總之數學教師要憑著對新課程理念的深刻理解和科學有效的實踐探索,從而使數學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努力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實現學生愛學習、會學習、學得好的教學發展目標。

  二

  一、談數學教師教學語言的啟發性

  教師用語言進行教學,不只是簡單地向學生灌輸知識,還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思考,使學生主動地隨著教師的語言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在共同的思維活動中,懂得道理、掌握規律。尤其是數學知識,邏輯性很強,很多問題老師不能直接給出答案,因此要求教師的教學語言應具有啟發性,需要一面提出一些有意義的問題,一面激發學生主動去思考,探求,使學生在教師語言的啟發引導下,沿著教師語言邏輯和思維順序,一步步地探求真理,尋求答案,獲得真知,從而既增長知識,又發展智力。

  首先,教學語言要體現對學生的尊重,要包含豐富的感情。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關愛,可以激發學生巨大的潛力,潛力又可以轉化為學生在思想、知識能力等方面的積極追求。如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回答問題,多使用禮貌用語,並注意目光與學生的交流,學生回答完畢後要及時給予評價,如“今天XX同學表現得很好,希望他繼續努力!”“XX同學回答問題的聲音真洪亮,希望大家向他學習!”“回答的真棒,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他!”等等。這樣的話語雖不多,但這是感情的交融,是學習內在的驅動力,能點燃學生求知的火花,是激發學生產生情感體驗的有效手段。

  其次,教學語言要能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誘導學生質疑問難。兒童思維發展表明,兒童掌握語言的程度直接影響到其思維的發展,而抽象思維更是藉助語言實現的。因此,教師要用具有引導性、開放性、有結構的教學語言從不同側面給予學生質疑的方向,給學生以更大的思維空間,激勵學生一起參與、共同研究、去讀書、去思考、去感悟,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展示自己的個性。如:對於梯形,動手摺折、剪剪、拼拼,你還能發現什麼?;“你們的猜想對嗎?用什麼辦法來驗證這些是否正確?”;“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一算”;“‘11-9’得多少?有困難的同學可以擺小棒看一看”;“你認為哪個辦法更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研究”;“你認為......”等等這些具有開放性,體現自主性的教學語言,為學生個性化學習提供寬鬆、開放的空間,鼓勵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式探索演算法,給予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的權利,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要,體現了“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這一新理念,從而使教學過程成為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長期以來,數學課堂都是常被人認為比較枯燥、乏味和缺乏激情的。教師通過使用具有科學性、邏輯性、趣味性、啟發性的教學語言努力建立既寬鬆又富有人情味的便於學生善於思考、樂於探究的課堂環境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要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師必須研究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必須下功夫錘鍊自己的語言,加強語言修養,使自己的語言不斷規範、準確、明快、流暢、妙趣橫生,更好地投入到教學中去。

  二、談數學教師教學語言的趣味性

  教師教學語言的幽默風趣應該是職業技能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教師使用幽默要做到教學方法的活潑性、趣味性與教學內容的方向性、科學性相統一。熱烈、和諧、輕鬆的課堂氛圍,舒暢的學習環境,有助於學生在充滿情趣氣氛中完成學習任務。教師的一句妙語、客串一段幽默小品、自編一個順口溜,會讓學生在一笑中放鬆緊繃的思維,在品味中調動積極的思考。如在講雞兔同籠的應用題時,例題給出:雞兔同籠,頭30足100,雞兔各有幾隻?當學生想不通時,教師讓學生扮演雞和兔子,並說:“兔子立正,舉起兩足!請你們數一數,下面還有多少隻足?“60”“那麼少的40只哪裡去了?”學生在愉快的歡笑聲中得出瞭解法。又如在講混合運算時,把加減看成一對孿生姐妹,乘除看成一對孿生兄弟,當只有男孩或只有女孩時,要遵循“先來後到”的原則;當既有男孩又有女孩時,應根據我國傳統“重男輕女”的思想優先計算男孩的算式。這樣風趣的教學語言就能使學生留下深刻印象便於記憶。奇思奇想奇語,有時候能開啟學生意想不到的思路,幫助學生思考,趣味語言更起作用。

  三、談數學教師教學語言的邏輯性

  “邏輯”一詞來源於古希臘語“λογοζ”***邏各斯***,是英語“Logic”的音譯。在其古希臘語的原意上,即有“思維”和“語詞”的意思,而西方邏輯學鼻祖亞里士多德研究邏輯就是從語言開始的。可見邏輯研究與語言研究相輔相成,共同發展。邏輯同自然語言是緊密相聯的,而教師授課基本是通過語言途徑來實現的,數學語言的邏輯力量,既是教師講課取得成功的潛在魅力,也是教學取得預期效果的關鍵。

  首先,教學必須符合邏輯性規律。如數學教師在運用概念,作出判斷,進行推理時,都必須嚴格遵循邏輯思維的基本規律。把“整除”和“除盡”混為一談。就是違背了同一律;“這兩條平行線畫得不平行”、“這個直角不到90度”之類的話,就是矛盾的,不符合邏輯規律的。

  其次,教學語言必須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教學語言應該有根有據、條理清楚,為學生提供嚴密的思路,清晰的範例。如解答3+X=8時,應該這樣想,因為一個加數等於和減去另一個加數,所以X=8-3,X=5。因此教學語言必須循序漸進,前呼後應,符合學生認識規律。

  第三,教學語言必須符合數學知識內容的邏輯順序。例如,對“比”下定義時,應當說“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如果說成是前項和後項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就是邏輯錯誤。因為先定義比,然後再有比的前項和後項。

  四、談數學教師教學語言的準確性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