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上冊後四單元知識點總結

  數學是人類智慧皇冠上最燦爛的明珠。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於小學一年級的數學上冊後四單元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知識點總結:分類

  各課知識點:

  整理房間***分類的含義和方法***

  知識點:

  1、使學生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

  2、讓學生懂得把物體按一定的標準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3、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在分類的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力、判斷力,動手操作能力。

  整理書包***用不同標準進行分類***

  知識點:

  1、讓學生經歷整理分類的過程,體驗整理分類的必要性 。

  2、讓學生自主選擇某種標準對事物進行比較、分類活動,體驗分類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讓學生懂得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結果。

  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知識點總結:位置與順序

  各課知識點:

  前後***前後的位置關係***

  知識點:

  1、注意用前、後等詞語描述物體的順序與描述物體的準確位置兩者之間的區別。

  2、鹿在最前面,誰在它的後面?這個答案不唯一,不僅僅有一個松鼠,還有兔子、烏龜和蝸牛都在鹿的後面。

  3、注意讓學生會用前、後等詞語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上下***上下的位置關係***

  知識點:

  1、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相對性。

  2、能用語言表達實際情境中物體的“上下”位置關係。

  左右***左右的位置關係***

  知識點:

  1、能用語言描述物體的左右位置關係。

  2、能在情境中體會左右位置的相對性。進一步再體會:兩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們所看到的左右位置與順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對著面,他們看到的左右位置與順序是相反的。

  教室***前後、上下、左右綜合應用***

  知識點:

  綜合運用前面三課所學的知識,進行物品的位置與順序的描述活動

  一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知識點總結:認識物體

  ***一***各課知識點:

  物體分類***立體圖形的認識***

  知識點:

  1、對幾何體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直觀辨別物體的四種形狀及其名稱。

  2、能對簡單的幾何圖形進行分類。在具體的分類活動中,知道可以選擇很多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教材只呈現按大小和形狀的標準分,是因為它們都是幾何研究的物件。

  你說我擺***幾何體認識的練習***

  知識點:

  這個數學活動,對“說”的和“擺”的都有一定要求:說的一方要清晰、有條理地描述眼前幾何體的相對位置與順序;擺的一方則要根據聽到的資訊,一邊在頭腦中建構空間圖形的表象,一邊用相應幾何體模型把它擺出來。雙方還要就擺的與說的是否一致進行確定。

  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知識點總結:加減法***二***

  ***一***各課知識點:

  捆小棒***11~20各數的認識***

  知識點:

  1、計數器表示數的方法是擺小棒表示數的方法的簡化和抽象:

  計數器上的數的“十位”與“捆”對應,“個位”與“根”對應。這次抽象形成了極為重要的位值概念。

  2、認識一個新的計數單位“十”,知道“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

  3、在擺一擺、數一數、捆一捆活動中,認學生認、讀、寫11~20各 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大小以及數的組合。

  搭積木***十幾加***減***幾的加減法***

  知識點:

  1、用形象的積木,幫助學生認識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即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為加法,減少為減法。***

  2、學習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計算方法都是先在個位上加或減,然後再與十位上相加或相減。

  3、在計算中找規律,理解加法中加號兩邊的數交換位置,相加結果不變。減法中,被減數不變,減數越大,所得的差越小。

  有幾瓶牛奶***9加幾的進位加法***

  知識點:

  1、通過問題的解決,讓學生學會“9+?”的進位加法。

  2、理解湊十法的簡便性。***把與9相加的另一加數分解成1和幾,使9和1湊成10,再用10加上剩餘的數,就是“9+?”的湊十法。

  3、直接對進位加法的算式進行計算,以作為鞏固練習。

  有幾棵樹***8加幾的進位加法***

  知識點:

  1、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9+?”的經驗探索“8+?”的計算方法。

  第一種方法:把 8湊10,分解另一個加數。

  第二種方法:把8分解,將另一個加數湊成10。

  2、進一步理解“湊十法”。

  3、正確熟練地口算8加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