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樣與老師溝通

  即便孩子沒有任何學習問題,家長也應該和老師經常聯絡。在交流溝通中,家長可以更多地獲知老師的教育理念,家庭、學校產生有效的合力,對孩子才能產生更積極的教育意義。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01

  瞭解情況。家長和老師交流的時候,一定要先了解情況,弄明白是怎麼回事。家長了解情況的時候一定要理智,不要只聽老師的片面之詞,有時需要第三方的言論,才能弄明白的。 總之不要急於下結論。

  和老師溝通。在弄明白事情是怎麼樣的之後,無論誰對誰錯,都要和老師好好的商量,平靜溫和的態度,這樣即使是你家孩子錯了,老師也不會過於苛責,也就說兩句就完事了。

  態度。在和老師溝通的過程中態度一定要好。態度好一方面是為了讓老師留下好印象,更多的是老師對你印象好了,對待你家孩子也會好的

  主動。如果弄明白事情是怎麼樣的之後,如果是自家的孩子有問題了,那麼還是要主動向老師認錯,並保證以後會教育好的。

  誤會。如果不是自家的孩子的錯,是老師沒搞清楚狀況,誤會自家孩子了,那麼你要好好的和老師講事情的發展,澄清事實,不要讓孩子蒙冤,並懇請老師向孩子解釋。如果孩子被誤會,就這樣不了了之,會對孩子的價值觀有影響的。

  視情況而定。如果老師是那種講事理的人,你就和他好好的講道理。如果碰到蠻橫的那種沒素質的老師***一般來說非常之少***,你做的是對的,就算老師固執認為孩子是錯誤的,你也好及時安撫好孩子,並告訴他,你在他身邊!你是支援他的。你這樣做有助於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會使孩子一生受益的。

  02:向老師介紹孩子弱點時的注意事項

  ◆主動向老師介紹弱點,幫助孩子早日成“人”

  家長應該主動向老師介紹孩子的一些弱點,讓老師在更為廣闊的人生背景下了解孩子,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推動孩子完整意義上“人”的發展。

  家長將孩子送入學校,絕非僅僅想要得到一個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家長希望得到的是一個外在學習成績不斷提升,內在身心健康發展,有意志、有理想、有情懷的和諧完善的“人”。學習成績這個“外在”,與“人”的諸多“內在”和諧發展,以建設起“人”諸多的“內在”,來推動促進學生外在學習成績的不斷提升,這才是學校教育與家長期盼的應有之義。

  ◆優秀生弱點也不少

  一所好的學校,一個優秀的教育者,都會對改變與提升學生這個“人”更感興趣。一個學校的良性教育,表現在推動與促進學生完整意義上“人”的不斷髮展。將“人”的發展與“分數”的發展看成是兩件事的教育,一定是有問題的教育。這種教育上的缺失與不足,還會進一步表現在孩子今後的人生裡、生活中。

  一個優秀的教育者,必須是一個可以包容孩子不足的教育者。只有首先包容孩子的弱點,才能幫助他改變弱點。教育者的事業不是和孩子不斷地“鬥”,他的事業是以他這個“人”,去影響並改變孩子的這個“人”!

  ◆向老師介紹孩子弱點,以下兩點要注意:

  1.首先與老師交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想法,再表達希望老師全面關注孩子的願望。家長的坦誠與廣博,一定會得到老師的贊同與欽佩。在這樣的基礎上,老師知曉了孩子的一些弱點,不但不會影響孩子的發展,而且老師在校內還會拿出更有針對性的方法。這樣一來,老師就成了家長的助手,家長亦成了老師的助手,彼此相契相合,受益的一定是孩子。發展的不僅是分數,還有孩子無限充盈的內在生命。

  2.在老師面前,遮掩與拒絕承認孩子既有的弱點是不明智的。家長這樣的態度和做法,會“教育”老師報喜不報憂,而且會在家長面前誇大孩子的優點。在一味盛讚的光環下,弱點依舊存在,且很有可能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