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談判的案例
通過談判案例去分析談判的技巧以及談判要注意的問題。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篇1
想併購IBM PC,時間:2004年12月8日,併購模式:“蛇吞象”跨國併購。聯想以12.5億美元併購IBM PC業務,其中包括向IBM支付6.5億美元現金和價值6億美元的聯想集團普通股***18.5%股份***,同時承擔IBM PC部門5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聯想5年內無償使用IBM品牌。
聯想當時年營業額30億美元,且試圖自己走出去,但無起色。而IBM PC業務2003年銷售額達到120億美元,但虧損巨大,只好選擇剝離PC業務。
併購難點:1.面臨美國監管當局以安全為名對併購進行審查,以及競爭對手對IBM PC老客戶的遊說;2.併購後,供應鏈如何重構。最新挑戰:如何整合文化背景懸殊的企業團隊和市場。
典型經驗:1.改變行業競爭格局,躍升為全球第三大個人電腦公司;2.把總部移至美國,選用老外做CEO,實施本土化戰略,很好地把握了經營風險; 3.先採取被併購品牌,再逐漸過渡到自有品牌發展。
前景預測:目前還算順利,未來有喜有憂。
篇2
案例一:8848以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取名,卻沒能實現在電子商務領域一霸天下的雄心。作為國內第一家融資4億美元的B2C平臺,8848卻迎著千禧年網際網路的泡沫不幸隕落。
案例二:一度成為行業第三的一拍網,背靠雅虎和新浪兩座大山,卻始終在山谷中徘徊不前,在雅虎中國被阿里巴巴收購後,和淘寶類似的模式讓其最終落得關停的命運。
案例三:上市8年的慧聰仍處虧損狀態,並一度淪為“仙股”。上市之後的慧聰因為內功不夠、創新不足而導致業績不佳,最終在巨大的行業競爭壓力下落敗。
案例四:身為中國電子商務B2C第一股的麥考林,因涉嫌“IPO包裝過度惹惱投資者,六成市值遭腰斬”,說明目前中國電子商務行業過於浮躁,泡沫頻現。噹噹上市後股價下跌也被疑似“皇帝新衣”,估值過高。
篇3
2010年1月19日,中國海南航空集團購買澳大利亞allco金融集團飛機租賃業務簽字儀式在悉尼舉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議會上議長阿曼達·法齊奧***amandafazio***、中國駐悉尼總領事胡山、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公使銜參贊邱德亞、海航集團副董事長兼執行長王健及專案顧問巴拉特·拜斯***bharatbhise***等中澳兩國政界和工商界近100位嘉賓出席。
胡山總領事在儀式上致詞。他祝賀海航集團成功收購allco金融集團飛機租賃業務,表示此次收購是中國企業對澳投資多元化的重要標誌,表明在攜手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中澳兩國工商界相互依存、合作共贏的趨勢日益加強。胡總領事希望這樣有利於兩國企業和人民的合作成果越來越多。
海航集團是中國第四大航空企業,目前已發展成為一個跨領域、多元化、國際化的企業集團。總部位於悉尼的澳大利亞allco金融集團因受此次金融危機衝擊而於去年破產。經過談判,海航集團通過其位於香港的子公司香港升飛公司***hongkongaviationcompany***以1.5億美元收購了該公司商用飛機租賃業務。此專案於2009年下半年分別獲得中、澳兩國政府批准。至此,中國四大航空公司均已在澳開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