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的結構_論文的結構框架

  在我們畢業論文的寫作中,論文的結構框架很重要,基本結構的組成部分不能少。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論文的結構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一*** 論文的基本結構

  論文屬於議論文,其基本結構一般包括三部分:論題,論證和結論.

  1.論題:指論文真實性需要證明的命題.

  2.論證:即論述並證明.主要指引用論據來證明論題的真實性的論述過程,是由論據推出論題時所使用的推理形式.

  3.結論:即結束語,對文章所下的最後判斷.其主要作用是:***1***總結全文,點明主題.***2***展望未來,增強信心.***3***抒發感情,增強感染力.

  ***二***論文的結構:論文組成部分

  一篇完整的論文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標題名稱***題目***

  論文標題應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語詞來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儘可能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寫省略詞,字元,代號,符號和公式等.論文標題一般不超過30個字.

  2.作者姓名和單位

  論文的署名包括:參與選定研究課題和制定研究方案的人員,直接參與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並做出貢獻的人員,參加撰寫論文的人員.如果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員聯合完成的論文,應根據每個人員的貢獻大小或根據約定排列名次.

  3.論文摘要

  摘要即摘錄要點,是對論文內容的簡短陳述,提示論文的主要觀點,見解,論據或概括地簡單介紹論文的主要內容.摘要文字要簡明,確切.論文的中文摘要一般以200~400字為宜,重要的學術論文不超過1500字數

  4.關鍵詞***或主題詞***

  關鍵詞是指用來表達論文全文主題內容資訊的單詞或術語,供資料查詢之用.每篇論文的關鍵詞一般選取3~5個詞語.

  5.提綱

  提綱是指論文內容的要點.

  6.引言***或稱引論,前言,導言,緒論,序論和導論***

  引言是論文的起始部分.內容複雜篇幅長的論文,稱"緒論","序論",要求講清寫作此文的動機,它的內容,意義,欲達之目的.主要是用來簡要說明研究問題的內容,目的,方法和意義,闡明全文的主要觀點***文章論點***,借鑑會計領域中前輩及他人的研究情況,知識佈局和理論基礎,提出作者本人對會計理論和實踐的繼承與發展的研究設想以及研究方法,達到的預期成果和現實意義等.如果是調查報告還可以交代背景,說明調查方法.這部分內容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意在概括與領起全文,但文字以"少而精"為宜.在正文裡,不用寫"前言"二字,一般寫1個段落,也有寫2個,3個甚至4個段落的.寫完後,在轉入本論時,中間最好空1行.

  7.正文

  正文是論文的核心部分,也是論文的主體部分,其功能就是:展開論題,分析論證.正文的內容就是深入分析文章引言提出的問題,運用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相結合進行分析論證,揭示出各專業領域客觀事物內部錯綜複雜的聯絡及其規律性.正文撰寫的內容反映出文章的邏輯思維性和語言表達能力,決定了論文的可理解性和論證的說服力.正文撰寫必須做到實事求是,客觀真切,準備充分,思維邏輯清晰,層次分明,通俗易懂.

  正文撰寫時採用的層次結構方式有以下三種形式:

  1.直線推論方式.由文章中心論點出發層層深入地展開論述,由一點進行到另一點的邏輯推演,呈現出直線式的邏輯深入.

  2.並列分論方式.把從屬於基本論題的若干個下位論點並列起來,分別進行論述.

  3.直線推論與並列分論相結合的方式.即直線分論中包含並列分論,而並列分論下又有直線推論,形成複雜的立體結構.

  論文的正文部分通常採用第三種方式***即直線推論與並列推論相結合的方式***的結構層次.

  8.結束語

  結尾部分,文止而言盡,要照應開頭,要體現全文的整體性.全文渾然一體,首尾呼應,既可以給人一種結構上完整的感覺,又可以收到概括全文,突出中心,加深讀者印象的效果.結尾分總結式結尾,說明式結尾,號召式結尾等三種.

  "結語","結束語"等字眼,在正文裡不必寫出,視論文體裁和內容而定,照應開頭的,應是一個獨立部分,應與上段之間空一行;若是上部分行文言盡而止的,則不用空一行,等於言盡即止,沒有全文結束部分.

  9.致謝語

  致謝語可以作為"腳註"放在文章首頁的最下面,也可以放在文章的最後.致謝的詞語要誠懇,簡潔恰當.

  10.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資料***附在論文的後面,較多的應加頁列出,至少要離開文末四行.書寫論文引用的文獻資料方式,分為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兩種.直接引用原文,需要加上引號;間接引用,只是轉述大意,又稱意引,不加引號.對於引用的文章內容,要忠實原文,不可斷章取義,為我所用;不能前後矛盾,牽強附會;論文寫作中, 作者應表明對引文的觀點,立場即稱讚或反對的態度.

  1.列舉參考文獻的作用

  ***1***是尊重原作者,避免掠人之美的嫌疑,同時也表明作者治學態度嚴謹.

  ***2***文中引文若有差錯時便於及時查對.

  ***3***使指導教師能清楚地瞭解作者對問題的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4***反映了作者為撰寫論文而進行閱讀的材料的範圍和水平.

  ***5***有利於研究相同或相近題目的讀者從參考文獻***資料***中瞭解情況或受到啟發.

  ***6***便於在畢業論文答辯時進行審閱和評定成績.

  2.列舉參考文獻***資料***的具體要求

  ***1***按畢業論文參考或引證文章和資料的先後順序排列.

  ***2***列舉的參考文獻一般應為正式出版物***包括書籍,報紙,雜誌等***.

  ***3***要標明序號,作者***編者,譯者***姓名,書名或報紙雜誌中的篇名,出版單位***或報紙,雜誌名***,出版時間***雜誌期數,報紙版數***等

  論文範文:淺談大學生人際關係特點及對策

  摘要:人際關係是社會關係的一種,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利於個體與他人的良好溝通,利於個體的身心健康,文章從大學生人際關係特點,大學生交往中存在的問題,人際關係心理除錯策略等方面入手,闡述大學生人際關係的實質及如何為自己的發展創造和諧健康的人際關係。

  關鍵詞:人際關係;人際交往原則;心理健康

  人總是處於一定的社會關係之中的,人際關係指人與人之間心理上的關係,心理上的距離。人際關係反映了個人或團體尋求滿足其社會需要的心理狀態。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由於其特有的身心發展特點,他們在人際關係發展上有其獨特的特徵。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利於個體與他人的良好溝通;利於人們的團結協作;利於個體適應社會生活;利於個體的身心健康。

  一、大學生人際交往特點

  大學生是一群充滿朝氣的群體,他們精力充沛、思維敏捷、情感豐富,對自我認識進一步深入,自我意識趨成熟與完善。大學生人際交往增多,社會適應能力增強。一些大學生還建立了較穩定的戀愛關係。大學生心理髮展的特點,使他們在人際交往上體現出如下特徵。

  1.交往以人格平等為基礎。人與人交往的基礎是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礎上的,平等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已基本成熟。因此,在大學生的人際交往過程中把平等的交往作為繼續交往的基礎。

  2.交往物件、範圍、內容、方式的開放性。大學生思想活躍、情感豐富,他們為了更好地認識社會、適應社會,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大都採取積極的心態,積極主動的與他人進行交往,能以主動開放的姿態面對現實社會。

  大學生交往物件從過去的同學、教師擴大到社會的各個層面。交往的範圍也從寢室、班級、學校擴大到社會各領域。交往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理智上的良朋、情感上的摯友、甜蜜的愛情是大學生追求的目標。交往方式也放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體現出交往方式的多樣性。隨著大眾傳播媒介的迅猛發展,為大學生在傳統的交往方式基礎上,又增加了許多新興的內容,無線通訊工具――手機、網路中的聊天室、***、“微博”、“QQ”等被當代大學生廣泛應用。新交流方式的使用,打破了傳統人際交流的時間、空間限制,使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具有更大的開放性。

  3.較單純的精神性。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與中學階段相比較,有了一定的實用性和功利性,但是主體上還是以情感性、精神性為主。人們常說同學友誼最珍貴就體現了這一點。在人際交往中他們多數以合得來作為交往的準則,對自己朋友的期望值較理想化,易用理想化的標準來衡量朋友。

  二、大學生交往中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出現一些不適應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是個人的行為,而且時常表現異常,就有可能是交往障礙,常見的表現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1.認知障礙。其可能的表現是對人際關係的過分理想化,容易想當然,所有的交往都希望是出自於自己的立場和角度,並不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出發。有的時候,可能對方或者當時的情況並不是他想象的那樣,就對在現實和理想中產生極大的落差,從而會以失敗告終。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大多是因為,大學生年紀尚輕,待人處事還沒有那麼成熟,容易一廂情願,喜歡把許多事物和人往自己理想的角度去想象,而並不去看到事物本質的情況和事實。

  2.情感障礙。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情感色彩過濃也是大學生人際交往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這種情感色彩過濃表現在兩個極端的方面:***1***過於自卑、害羞和嫉妒心理,在很多時候,由於無法認識到自身的優點和被許多表象把蒙弊,使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往往顯的過於小心,不敢表現自己。因為怕自己說錯或做錯,而缺乏自信,使得在人際交往中反而不自然,害羞的表現往往是說話聲音太小,在人際交往中靦腆,動作不自然,嚴重一些的會怯於與人交往;***2***過度自負與孤僻,另外一種情況卻是恰恰相反。因為年輕,以為自己知道的很多,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處處表現出心高氣傲,看不起別人的情感,而忽視了別人的感受,讓與之交往的人感覺很不舒服,從而導致交往障礙。過度自負有的大學生就會比較孤僻,自命清高,別人覺得跟他交往不舒服,而他自己會慢慢覺得,別人都不在他眼裡,不願意跟人溝通,行為和心理就會越來越孤僻。

  三、如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一***把握成功的交往原則

  1.平等交往。作為一個個體的人,我們從人格到做人上都是相互平等的,人與人的關係也應該是平等的,所以,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應該遵循平等的交往原則,才是正確和可行的。不要過高的估計自己,也不要太自卑,一顆平常心對待自己,對待他人。

  2.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最基本表現就是對他人有禮貌,尊重他人的勞動,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生活方式和習慣。只有相互尊重才能相互信任,坦誠相待,縮短交往的心理距離。

  3.真誠待人。就是真心實意,坦誠相待,從心底感動他人而最終獲得他人的信任,它是人們之間溝通的橋樑,是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礎。只有以誠相待才能建立深厚友誼。真誠待人,在熱心幫助他人的同時,還能指出朋友的不足和缺陷。

  4.互助互利。人際關係以能否滿足交往雙方的需要為基礎。交往雙方的心理需要都能獲得滿足,其關係才會繼續發展。堅持互助互利原則,就要與人為善,樂於幫助別人。還要善於求助別人,別人幫助你克服了困難,他也會感到愉快,這也可以促進雙方的情感交流。

  5.講究信用。信用是能夠履行諾言而取得的信任,它是長時間積累的信任和誠信度。講信用就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營造良好的社會信用氛圍,從我們大學生自身做起。

  6.寬容大度。古語講“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待人寬、克己薄、為善最樂”。讓一步寬巨集大度,容忍謙讓,是為人之美德,之雅量。以退讓的精神待人處事,是高明之舉。寬容能化解人際交往中產生的誤解和矛盾,這樣既維護了團結和睦,又避免了相互傷害。

  ***二***掌握人際交往的藝術

  1.語言藝術。語言藝術是運用語言的手段創造審美的形象的一種藝術形式。“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話告訴我們交往時要注意運用語言的藝術。語言藝術運用恰當可以起到鼓勵和讚美的作用,它可以調劑人際交往中出現的矛盾。***1***稱呼得體。恰當得體的稱呼,使人能獲得一種心理滿足,使對方感到親切,交往便有了良好的心理氣氛。***2***說話注意禮貌。語言藝術運用得好,就能吸引和抓住對方,從內容到形式適應對方的心理需要、知識經驗、雙方關係及交往場合,使交往關係密切起來。

  2.非語言藝術。非語言藝術一般包括眼神、手勢、面部表情、姿態、位置、距離等。掌握和運用好這種交往藝術,對大學生搞好人際交往是不可少的。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要根據談話的內容和場合,正確運用非語言藝術,巧妙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時能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作用。大學生還要學會有效地聆聽。

  ***三***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

  大學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增強自身的人際吸引力。大學生如何增強人際吸引力,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呢?

  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心理學家卡耐基總結出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六種途徑:***1***真誠地對別人感興趣。***2***微笑。***3***多提別人的名字。***4***做一個耐心的聽者,鼓勵別人談他們自己。***5***談別人感興趣的話題。***6***以真誠的方式讓別人感到他很重要。

  2.提高個人的外在、內在素質。追求美、欣賞美、塑造美是人的天性。美的外貌、風度能使人感到輕鬆愉快,並且在心理上構成一種精神的酬賞。所以,大學生應恰當地修飾自己的容貌,揚長避短,注意在不同場合下選擇樣式和色彩符合自己的服裝,形成自己獨特的氣質和風度。同時,大學生應注意追求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協調一致,即外秀內慧,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才能和人格素養。通過個人內在、外在素質的提高提高自己對他人的吸引力

  3.培養良好的個性特徵。良好的個性特徵是增強人際關係的重要因素。大學生要不斷學習,努力增強自身的文化素質、能力水平,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特徵,個人的整體素質是個人在人際交往中的本錢。

  ***四***正確把握自己與別人的關係

  學會轉換角色,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能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在與別人的關係中努力做到:***1***“把自己當別人”:用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得失榮辱,把它看成發生在別人身上,不因自己的情緒變化而影響人際關係。***2***“把別人當自己”:設身處地通過角色轉換,才能善解人意,去急人之所急,痛人之所痛。***3***“把別人當別人”:既尊重別人,不干涉對方隱私,做到內外有別,男女有別,不冒犯對方的個人空間。***4***“把自己當自己”:在自知的基礎上建立自尊自信,揚長避短,更成熟地與別人相處。這四點融會貫通不容易,但每個人只要用心去做,盡力去做,就會越做越好。

  知易行難,良好的人際關係不是憑空產生的,也不是僅僅掌握了人際關係的基本理論、技巧就能形成的。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以開放的心態積極主動的與他人進行交往。如果你努力朝這個方向前進,你就會發現一切正在悄然改變:朋友之間的不快蕩然無存,能夠暢言的越來越多,親友間有了深摯的友愛。你會過得充實愉快,覺得人際交往是一件自然與輕鬆的事,從而對學習生活持以樂觀的態度,對大學生活以及以後的人生充滿信心。這樣你的學習生活將會豐富充實、充滿快樂,你的人生將會更加幸福美滿。

  參考文獻:

  [1]時蓉華.社會心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潘永亮.與高職生談心理健康[M].赤峰: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3]《青年心理測試與輔導》編寫組.完美人格測試手冊[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2.

  [4]黃希庭.高職生心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