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向善的演講稿

  凝聚向上向善之正能量,做品德高尚的中國人。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希望能幫到你喲。

  篇一

  老師好,同學們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道德的勇氣。”

  我覺得有句話說得好:要做事,先做人。要做什麼樣的人呢?做一個好人。在先問大家兩個很簡單的問題:第一個問題:當你走在大街上,看到地上有垃圾,就像小紙團,塑料食品包裝袋這些垃圾,你會撿起它並扔到垃圾桶中去嗎?第二個問題:如果你看見一個陌生人亂扔垃圾,你會上前阻止他,還是皺皺眉迅速離開,又或裝作沒看見?我想大多數人只會皺皺眉,而很少有人去撿起垃圾或阻止扔垃圾。

  但是為什麼亂扔垃圾這種行為,大家明知道不正確,會汙染環境,但是卻沒人制止這種行為呢?是因為大家沒有勇氣,沒有為道德說話的勇氣。這是一種變相的懦弱。中國人多的不是壞人,而是懦弱的好人,當道德受到踐踏,沒有好人敢於為道德正名;當正義被邪惡掩蓋,沒有人去捍衛正義,那社會就完了。一個社會中,懦弱的好人無異於壞人,當他們面對不道德行為,不制止,不敢說,不站起來反抗壞人,沒有見義勇為,只有助紂為虐,好人害怕壞人,壞人越來越猖獗,甚至好人也變成了壞人,社會風氣就壞了。那些懦弱的好人無異於壞人。中國人似乎沒有人敢於站起來說真話,說實話。“拒絕不道德”簡簡單單5個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習慣於“退一步海闊天空”的中國人來說,拒絕不道德更加困難,更需要勇氣。

  於是在中國,面對不道德,敢怒不敢言成了普遍現象,這很可怕。2011年的小悅悅事件便是社會的悲劇,一個名叫悅悅的小女孩跌倒在馬路中央,先後被兩輛車碾壓,7分鐘內路過的18名路人竟無人施救,最後是一位拾荒老奶奶救了那奄奄一息的小悅悅,最後小悅悅經搶救無效死亡,不禁要質問那18位路人,為什麼你們不救?為什麼你們如此冷漠?為什麼18個人無一施救?這不僅是人的悲劇,是社會的悲劇啊!冷漠的社會很可怕,一個人倒了,沒人扶,社會的良心就倒了。

  為什麼社會會變成這樣?我想,這和中國的道德觀有關。中國人的道德觀對人要求極高,忠誠、孝順、善良、誠實、謙遜、勇敢……每一箇中國人似乎都被希望成為一個聖人,一個完美的人,而大多數人都並未成為君子,而是成為了偽君子,社會中充斥著偽君子與懦夫,令人痛心小悅悅事件已經4年過去了,社會好了嗎?我不知道,可是我覺得在變好,保定市的“良心油條哥”,最美教師張麗莉,這些都是好人,是中國好人,如果一個個小人物都成了好人,那麼一個社會也會好,一個國家會更好。一個好人,要敢說,要敢做,你可以不與歹徒搏鬥,但要學會給老人讓座;你可以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記,但是做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假如你是官,請不要貪,假如你是公務員,不要懶;假如你是醫生,請多點耐心;你是中國人,請做一個好人!這就是中國夢。

  所以我們要做有道德的中國人,當你見到歹徒,要鬥智鬥勇;當你見到老人跌倒,上去攙扶;當有人亂扔垃圾,上去制止。不能去忍受那些不道德現象。好人要勇敢,好人就應該做好事,我們不能向不道德低頭,當每個小人物都對不道德說“不”的時候,社會就會進步,一個新的時代就會到來。

  在這裡我要呼籲;見到不道德之事,請不要猶豫,不需要做一個君子,但要做一個敢說話的人。

  篇二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所演講的題目是《明禮知恥,崇德向善》。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民族乃禮儀之邦,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美德世代傳承。

  “程門立雪”這個成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主要講述的是宋代著名理學家楊時求學的故事。楊時幼時聰明好學,人稱神童,可他一生潛心攻讀,因在一個問題上與學友的看法不一致,為了求得一個正確答案,他就去找著名的程頤老師請教。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神。楊時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的在門外等候著先生醒來。這時,遠山如玉簇,樹林如銀妝,房屋也披上了潔白的素裝。楊時的腳凍僵了,冷得發抖,但依然恭敬侍立。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視窗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進屋。後來,楊時成為“程學正宗”。“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漢末,劉備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一同帶著禮物到隆中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劉備又與關羽、張飛冒著大風大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外出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趕快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劉備第三次去請諸葛亮。到那裡後,見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在門外等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來談話。“三顧茅廬”成了恭敬的典範。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在他四歲時的一天,適逢他祖父的六十大壽,來客很多。有一盤酢梨,放在壽臺上面,母親叫他把它分了。於是孔融就按長幼次序來分,把大的分給別人,唯獨給自己留了一個最小的。父親奇怪地問他:“別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卻分到小的,為什麼呢?”孔融從容答道:“樹有高低,人有老少,尊敬老人敬重長輩,是做人的道理!”父親很是高興。孔融讓梨的故事,便成為了尊長的典型。

  在此,希望所有的同學都能以一顆明禮的心對待我們身邊所有的人,以明禮知恥、崇德向善作為精神引領,講道德,樹明禮向善之風,做正直友善的人;講學習,樹艱苦奮鬥之風,做勤勞節儉的人;講健康,樹崇文尚潔之風,做健康開朗的人;講誠信,樹誠實守信之風,做正義坦蕩的人;講秩序,樹禮讓和諧之風,做遵紀守法之人;講奉獻,樹互助友愛之風,做熱心志願服務的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希望同學們都積極努力,為樹立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作出積極貢獻!

  篇三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崇德向善,奮發向上,做品德高尚的中學生》!古人云:“國無德而不興,人無德而不立”。崇德向善是一種文化信仰,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傳統美德源遠流長。我想,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更應該大力弘揚我們中華民族之優良傳統,尤其是崇德向善的優良品質;‘不斷凝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我認為:優良的道德的形成從文明禮儀開始,文明和禮儀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一份關愛,都是文明的表現。

  有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年輕人騎馬趕路,忽然見一位老漢從路邊經過,他便在馬上高聲喊道:“喂!老頭兒,離客店還有多遠?“老漢回答:“五里!”年輕人策馬飛奔,急忙趕路去了。結果一口氣跑了十多裡,仍然不見人煙。他暗想:這老頭兒真可惡,說謊話騙人,非得回去教訓他一下不可。他一邊想著,一邊自言自語道:“五里,五里,什麼五里!”猛然,他醒悟過來了,這“五里”,不是“無禮”的諧音嗎?於是便掉轉馬頭往回趕,追上了那位老人,急忙翻身下馬,親熱地叫聲:“老大爺”,話還沒說完,老人便說:“客店已走過去了,如不嫌棄,可到我家一住。”

  這是一則流傳很廣的故事,其真實性值得懷疑。但是它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在人際交往中要講究禮貌。“人而無禮,不知其可”,可見,禮儀對於培養文明高尚的人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為中學生,同學之間也要講禮儀。大家同在一所學校,同在一個班級,大家就像親兄弟姊妹一樣,要團結友愛,和睦相處,遇到困難和挫折要共同戰勝。在校園:不亂扔紙屑,隨地吐痰;不在樓梯間打鬧,高聲喧譁,上下樓梯要靠右行;見到老師要主動問好;要愛護花草樹木,愛護學校的公共財物;同學之間要團結互助,校園中不講髒話等等。我們要爭做文明使者的種子,做一個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好學生。

  崇德向善更是一種社會道德規範和責任,我們應時刻遵守“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規範,才能形成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學習上,刻苦勤奮,不恥下問;生活中,遵守校規校紀,尊老愛幼,團結同學,做誠實守信,文明禮貌的中學生!

  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明天我們即將挑起富強祖國的使命。同學們,加油吧!從現在起,只要我們秉承民族崇德向善的高貴品德,每時每刻都保持著一顆“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道德心,將來一定會成為祖國的棟樑,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就讓我們揚起“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風帆,吹響號角,奏響樂章,向前進,去改寫自己的命運,去創造美好的明天!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