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吃蔬菜有哪些圖片

  春為萬物之更始,四季之開端,在順應四時自然變化進行臟腑調養的理論中,春季養生尤為重要,猶如房屋築基。春季陽氣萌動,升發的陽氣對全年的養生活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春天吃蔬菜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歡迎參閱

  春季吃什麼蔬菜

  菠菜

  按照中醫理論“四季各有側重”的養生原則,春季養生重在“養肝”。菠菜為春天應時蔬菜,具有滋陰潤燥、舒肝養血等作用,對春季因肝陰不足所致的高血壓、頭暈、糖尿病、貧血等都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菠菜含有豐富維生素C、胡蘿蔔素、蛋白質以及鐵、鈣、磷等礦物質。其中胡蘿蔔素,在人體內轉變成維生素A,能維護正常視力和上皮細胞的健康,增加預防傳染病的能力。菠菜還含有大量的植物粗纖維,具有促進腸道蠕動的作用,利於排便,且能促進胰腺分泌,幫助消化。

  春天吃菠菜,建議買新鮮的菠菜,放冰箱減少營養流失。常見的做法有菠菜炒雞蛋、菠菜粉絲、麻醬拌菠菜、豬肝菠菜湯等等。

  雞毛菜

  雞毛菜又叫小白菜、上海青,是南方春季的時令蔬菜之一。雞毛菜是小白菜的嫩苗,口感和質地更為柔嫩,味道清香。小白菜是蔬菜中含礦物質和維生素最豐富的菜。小白菜所含的鈣、維生素C、胡蘿蔔素均比大白菜高,所含的糖類和碳水化合物略低於大白菜。

  小白菜中所含的礦物質能夠促進骨骼的發育,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和增強機體的造血功能,胡蘿蔔素、煙酸等營養成分,也是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小白菜的食用方法很多,可清炒或是與香菇、蘑菇、筍合炒,小白菜湯有利於減肥。

  萵筍

  清脆爽口的萵筍,又叫“春菜”。

  萵筍的清火排毒功能可以去掉積攢了一個冬天的體內燥熱。萵筍含有尼克酸,被認為是胰島素的啟用劑,糖尿病人適當食用,有助於改善糖代謝功能。萵筍含鉀豐富而鈉含量低,適合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食用,有助於降低血壓。

  萵筍味道清新,略帶苦味,能刺激消化,增加膽汁分泌,刺激消化道蠕動,有助於增進食慾。通常人們食用萵筍的莖,其實葉同樣可食,且營養價值要高於莖。葉中的維生素C含量是莖的4倍,胡蘿蔔素含量為莖的近6倍。吃萵筍生熟皆可,涼拌、燒、炒、燴都行,還能加工醃製醬菜、泡菜等。常見的做法有:萵筍炒肉絲、涼拌筍絲、筍葉拌豆腐、酸辣萵筍等。

  豆芽

  春天容易上火,不同於夏天的“溼熱”,屬於“燥熱”。被古人稱為“種生”的豆芽最適合春天吃,因為它能幫助五臟從冬藏轉為春生。豆芽有清熱的功效,有利於肝氣疏通、健脾和胃。黃豆芽健脾養肝,其中維生素B2含量較高,春季適當吃黃豆芽有助於預防口角發炎。綠豆芽容易消化,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溼的作用,適合溼熱鬱滯、口乾口渴、小便赤熱、便祕、目赤腫痛等人群食用。

  吃豆芽最好儘量保持其清淡的性味,最好焯一下就出鍋;即使要下鍋,也一定要急火快炒,儘量減少維生素的損失。也可以和肉末一起汆湯。

  菌類

  春天是野生菌肥厚的季節,最適宜將菌類入菜。菌類是強鹼性粗纖維食品,歐洲人把蘑菇譽為“植物肉”,美國人甚至把蘑菇譽為“上帝的食品”。一些食用菌如香菇、蘑菇、草菇、蟲草菌等經常食用,可增加人體免疫力,有利阻抑體內病毒的增殖,抑制體內腫瘤的增生。吃野生菌一般採用煮、蒸、燉、炒、煎等法,而時下最適宜的製法就是用其燉各種湯。

  用山珍菌吊出的鮮湯裡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硒、鋅、鐵,湯中所含的多種維生素又起到了補充水分、滋潤肌膚的功效,能保證肌膚不再幹燥,讓菌湯具有了美容、健康的作用。

  春筍

  竹筍一年四季都有,但春筍味道尤其好,是南方人特別喜歡的蔬菜之一。江南三月,春雨過後,春筍紛紛破土而出,春筍筍體肥大,美味爽口。南方春天溼氣重,春筍味甘、微寒,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

  它含有充足的水分、豐富的植物蛋白,特別是纖維素含量很高,常食有幫助消化、防止便祕的功能。春筍味道清淡鮮嫩,食法多樣,炒、燒、煮、煨、燉等皆可。可以清炒春筍、醃春筍,也可以和肉搭配,如鹹肉雪裡紅煲筍尖、杭椒肉碎炒春筍。

  黑木耳

  春天體內積蓄了一個冬天的廢棄物需要清理,選擇黑木耳就再合適不過。黑木耳素有“人體的清道夫”之稱,它所富含的膠質,有助於將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灰塵雜質吸附和聚集並排出體外,清滌胃腸。黑木耳營養極為豐富,被營養學家譽為“素中之葷”和“素中之王”。每100克黑木耳中含鐵185毫克,它比綠葉蔬菜中含鐵量最高的菠菜高出20倍,比動物性食品中含鐵量最高的豬肝還高出約7倍,是各種葷素食品中含鐵量最多的。

  黑木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鐵、鈣、維生素、粗纖維,其中蛋白質含量和肉類相當,鐵比肉類高10倍,鈣是肉類的20倍,維生素B2是蔬菜的10倍以上,黑木耳還含有多種有益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木耳可以涼拌,可以木耳炒肉絲、炒木須肉,用木耳煲湯也很滋補。

  韭菜

  吃韭菜講究“春食則香,夏食則臭”。初春的韭菜最好吃,嫩、鮮。韭菜又叫“起陽草”,性溫,有補腎補陽的作用。春天冷暖不一,多吃一些春韭,可以祛陰散寒。春季人體肝氣偏旺,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多吃春韭還可增強脾胃之氣,有益肝功能。韭菜中含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並沒有特別,但其中含有比較多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能增進胃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可以預防便祕和腸癌,所以韭菜素有“洗腸菜”之稱。

  韭菜可以炒、拌,做配料、做餡等。韭菜雞蛋是家常菜,用料簡單,營養豐富。韭菜和海鮮放在一起炒也是很好的搭配。韭菜又是做餡的主角,如韭菜肉餡、三鮮餡、韭菜雞蛋餡,可用來做餃子、餡餅、鍋貼等。韭菜也可以作為輔料做湯來調味,如韭菜鯽魚湯。

  春季護肝養生

  1、多吃性溫味甘的蔬菜

  唐代醫家孫思邈說:“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即少吃酸味多吃甘味食物,可滋養肝脾兩髒。因此,春季應多吃些味甘的蔬菜。如刀豆、南瓜、扁豆、豇豆、扁豆、菠菜、胡蘿蔔、芋頭等。菠菜具有滋陰滋燥,舒肝養血等作用,對肝氣不舒併發胃病的輔助治療非常有效。

  2、多吃溫補陽氣的蔬菜

  韭菜、大蒜、洋蔥、芥菜、生薑、大頭菜、大蔥等,均屬於性溫味辛類蔬菜,既可“護陽氣”,又可殺菌除潮,同時還可疏散風寒。大蒜既有殺菌作用,還能促進新陳代謝,預防動脈硬化和高血壓。

  3、多吃清解裡熱的蔬菜

  春天火盛,人體內易生肝火。此時多吃些清解裡熱的蔬菜,可以起到滋養肝臟、潤肝明目的作用。這類蔬菜有:薺菜、芹菜、菊花苗、萵筍、茄子、荸薺、黃瓜、蘑菇、紫菜等。紫菜中富含碘、鈣、褐藻膠、甘露醇、粗纖維等多種成分,有助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

  4、多吃富含維生素E蔬菜

  馬鈴薯、黃豆及豆製品富含蛋白質、鈣、鐵、磷、維生素B、中等量脂肪及少許碳水化合物,對肝臟修復十分有益。

  5、多吃山野菜

  薺菜、馬齒莧、蒲公英、車前草、榆錢、竹筍等野菜因生長在郊外、山野處,無汙染,屬天然綠色食品,營養豐富,保健功能顯著,而且吃法簡單,涼拌、清炒、煮湯、作餡均可。

  6、多吃新鮮蔬菜

  春季氣候乾燥,多吃些新鮮蔬菜可清熱生津,尤其是西紅柿等蔬果兩用的蔬菜。西紅柿富含維生素C,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清熱解毒,對肝臟極為有利。

  此外,多吃動物肝臟和奶製品,對於保護肝臟、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具有一定的意義。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