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技巧之條件

  高考作文即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高考***語文卷最後一題或幾題***包括小作文***,一般要求立意自定、文體自選***或除詩歌外***、題目自擬、不要抄襲、不少於800字。一般滿分為60分。

  有些考生在謀篇佈局時,記敘是“三段”敘:開始如何——經過如何——結果如何;議論則是“三段”論:應該如何——那些人如何——所以如何。如此千篇一律,令人乏味。清代曾國藩說得好:“謀篇佈勢,是一段最大功夫……佈局須有千巖萬壑、重巒復嶂之觀,不可一覽而盡。”高考作文,理應在謀篇上創新求異。具體說來,有這麼七種模式可以為你迅速布好考場作文之局:

  條件式

  條件式佈局,即以若干簡潔的條件句將題意拓展開來,形成分論點以構成全篇輪廓。比如2008年全國卷乙卷滿分作文《等待》,先順著材料入題——“被遊客趕走的老鷹,並沒有立刻飛去其他地方尋找新的食物,而是耐心等待下一次機會的到來。它成功了,它用等待換來了成功,由此可見等待也是一種成功”。接著進入正文部分,作者把自己的看法分解成四個分論點:

  A.等待需要耐心;

  B.等待也需要自信;

  C.等待更需要勇氣;

  D.等待還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以上句子各領起一段論述,四個段落間構成排比段。這樣的結構整體性很強,議論性散文的文體特徵非常鮮明。

  運用指南

  在“條件式”結構中,中心論點是“結果”,而分論點是滿足結果的“條件”。考生在採用這種方法時,不妨圍繞中心論點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用來鋪開文章的“條件”自然可以生成。就以上面所舉作文為例,可以在設定“等待也是一種成功”的中心論點之後,反問自己“為什麼說等待也是一種成功呢”,甚至可以把這個問句直接寫進作文中,以引領自己的思路。反問之後,你為了證明這一論點的正確性,自然會尋求“條件”來“自圓其說”——這些條件也就是“耐心”、“自信”、“勇氣”、“努力”。在你想不出條件的情況下,不妨“逼問”自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