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技巧之縱向式

  高考作文即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全國高考***語文卷最後一題或幾題***包括小作文***,一般要求立意自定、文體自選***或除詩歌外***、題目自擬、不要抄襲、不少於800字。一般滿分為60分。

  有些考生在謀篇佈局時,記敘是“三段”敘:開始如何——經過如何——結果如何;議論則是“三段”論:應該如何——那些人如何——所以如何。如此千篇一律,令人乏味。清代曾國藩說得好:“謀篇佈勢,是一段最大功夫……佈局須有千巖萬壑、重巒復嶂之觀,不可一覽而盡。”高考作文,理應在謀篇上創新求異。

  縱向式

  這一式適用於記敘文或夾敘夾議的作文。它的特點在於:抓住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絡,由此及彼,由表及裡,一層深入一層地表現中心,構成縱向的層進關係。2008年上海卷優秀作文《他們***他們是一群理性的思考者***》就是如此:

  A.人類歷史是由理性的他們推動;

  B.然而,時代回敬了他們什麼;

  C.其實,理性並非只是聖人的特權。

  在作者看來,正是因為“他們”的理性,才推動歷史向前發展,然而“他們”卻承受著時代種種非理性的不公。這種關注就不是停留在一般層面,而是對時代理性的深沉呼喚。文中的“他們”均以“理性”冠之,主題集中;主體部分層層推進,漸入佳境,將“理性地想、理性地做,人們相信,這是一條沒有灰塵的路,相信所有愉快的夢都會通過,相信終有一日我們會與他們相認”的主旨拓展到了極致。

  運用指南

  簡單地說,採用“縱向式”寫法,就是從“起因”“過程”“結果”幾個環節剖析主題,體現一種縱向的發展,求出最終的結論。就以上面例子來說,作者是圍繞“理性的思考者何去何從”展開論述的:即“理性思考者從哪裡來***因推進人類歷史而被賦予“理性思考者”稱號***”,“理性思考者走在了什麼樣的道路上***遭受著歷史的不公正待遇***”,“理性思考者通往何方***我們會與他們相認***”,對“理性思考者”的論述全面而充分,讓讀者透徹地認識到“他們”這一群“理性的思考者”。“縱向式”寫法看似不好握,其實只要抓住“起因”“過程”“結果”幾個環節,一一寫清,就能自圓其說,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