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閱讀興趣培養技巧

  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調節控制的,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我修養。閱讀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鑑賞,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途徑,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效手段。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小學生閱讀興趣的修改培養技巧。具體內容如下,歡迎閱讀!
 

  技巧一、懸念匯入,激發閱讀興趣

  一節課,學生是否感興趣與導課有直接關係,導好課不僅能緊緊抓住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還能起到情感交流的作用。因此,教師可利用掛圖、音樂等設定懸念匯入新課。

  1、以掛圖設定懸念匯入。掛圖直觀形象,不僅有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喚起其求知慾的魅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美的情操。

  2、以音樂設定懸念匯入。音樂輕鬆活躍,能愉悅學生的身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我在教學《愚公移山》一課時,先播放一首優美動聽的歌曲《愚公移山》,隨著“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的美妙音樂,學生情不自禁的打起拍子跟唱起來,興趣一下高漲起來。音樂停了,我就創設懸念:“愚公創造了什麼奇蹟?後人感嘆的是什麼?你們想不想知道愚公是在什麼情況下移山的,他成功了嗎?”學生們高興的說:“想”。接下來,學生們迫不及待的翻開課本,帶著好奇心去認真閱讀課文。

  技巧二、引讀質疑,誘發閱讀興趣

  “讀”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感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反覆多遍的朗讀,與課文的語言文字反覆接觸,能深刻領會作者在字裡行間的語音節律,受到直接、強烈的感染。因此,引讀質疑的起點應放在“讀”上,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充分的朗讀,在讀中整體感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質疑引思,誘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我在教學雨果的短篇小說《“諾曼底”號遇難記》一文時,在學生掌握了字詞以後,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然後圍繞課文提出問題。於是有學生提出:哈爾威船長與輪船一起沉入海中,值嗎?

  接著,我又讓學生帶著問題認真閱讀課文,然後自由討論解決問題。有學生認為哈爾威船長死得值,也有學生認為哈爾威船長死得不值。教師對此不作介定,接著,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句子閱讀,讀中分析。於是有學生這麼說:我認為哈爾威船長死得值,因為……;但某某同學認為哈爾威船長死得不值,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這樣,通過朗讀——質疑——朗讀——釋疑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誘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樂於閱讀,自主閱讀。

  技巧三、讀中感悟,鞏固閱讀興趣

  “悟”是閱讀教學的理想歸宿。它強調以讀為本,學生通過多讀、熟讀,參與到各種語言實踐中,在讀中悟義,讀中悟法,讀中悟情,讀中悟理,實現由“感”到“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例如,我在教學《背影》一課時,讓學生多讀幾遍課文,找出父親送別時說的話。然後我分別叫幾個學生朗讀這些句子,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父親關愛兒子的高尚品質。隨後,我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為最能表現父親關愛兒子和兒子愛父親的句子反覆朗讀。這樣,就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從而理解父子深情這一深刻主題,通過這種“讀——感受——讀——悟”的方法引導學生閱讀,鞏固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技巧四、情景表演,提高閱讀興趣

  表演是情感的舞臺,能綜合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是施展學生才華的天地。在表演中,學生通過腦、眼、手、耳、口的綜合活動,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深化思想教育,發展記憶力和表達能力。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善於挖掘教材的趣味性,讓學生演一演。如《皇帝的新裝》一課,是一個趣味性很強的童話故事。我在教學這一課時,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完課文後,根據角色讓學生演課本劇。

  同時不只看學生的“演”,還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任務,比如突出 “臺詞”——可以對原著直接引用,也可以超出文字的獨特修改,還可以自由新增一些更精彩的語言。從而引導、組織學生去品,去析,去賞!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了高潮,個個都喜形於色的表演起來。通過表演,不但能使學生輕鬆愉快的閱讀課文,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