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升格訓練的方法
如何掌握升格技巧,突破作文寫作的瓶頸,是一個應該引起廣大學生重視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90%的資料,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一:深化作文的立意
古人有“意在文先”的說法。善於把文意寫透徹的作者,總是注意讓“意”一步一步、一層一層顯現,使讀者能夠被導引著,逐層深入地接近文章主旨,完成“透過表象看本質”的認識過程。
1.體驗生活,感***認識。
現代著名教育家張志公先生在《傳統語文教育教材論》中說:“‘假、大、空’的東西被社會無情的淘汰。能用盡可能的語言材料傳遞儘可能的資訊,達到儘可能的準確***和理解***,收到儘可能的表達效果,將被認為是寫作高手。”所以,我們在寫作訓練中,就要注重在習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情感體驗。我們要寫出“言情沁人心脾”、“寫景豁人耳目”的話,就要在作文訓練中注重培養自己的具有較豐富的情感並具有準確的表情達意的寫作技能。只有這樣,使自己對生活有深刻的感***認識,寫出來的文章立意才深刻。
可以說,寫作是抒發情感的“藝術活動”,它是在自己心裡喚起曾經一度體驗過的情感,並且在喚起這種體驗之後,用富於動作、線條、色彩的語言所表達的形象來傳達出這種感情。“只要終於自己的生活和心靈,任何陳舊的作文題都可以寫出好文章,因為任何一個人的生活和心靈都是獨一無二的。”***李鎮西《從批判走向建設》***
2.透析生活,理***思考。
王安石“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道出理解對生活的思辨。立意的深刻來自對生活的思考,都是並不意味著只能用生活事實來揭示深刻。寓理於景、寓理於物、寓理於事,是展示思維的重要方式。象徵***表達,是作文的重要構思技能。由於這種寫法的“意”,是作者先從普遍***的生活存在中提煉出來的,再寄寓在一事或一物之中,所以它的“意”往往比一般記述***、議論***的文章更為集中、更為深刻、更為警策。
有這樣一個故事:飛速行使的列車上,一位老人剛買的新皮鞋不慎從視窗掉下去一隻,周圍的旅客無不為之惋惜,不料老人毅然地將剩下的那隻也扔了下去。眾人大惑不解,老人卻坦然一笑……
立意一:剩下一隻,留著沒用,不如扔掉。立意二:提著一隻鞋,讓人笑話,不如扔掉。這兩種立意顯得太一般化,不夠深刻;我們可以換個角度去思考,掉下去的以只鞋被人撿到,撿到一隻沒有用,我扔下去,他就有一雙新鞋,這樣就可以得出不尋常的立意:為別人著想,坦然面對失去。
總之,文章是表情達意的載體,“意”是內涵,“情”是外延。作文的過程始終伴隨著情感生活,更需要哲理生活,理***思考。“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而入情”。“情感”在寫作中作為一種推動力起作用,而它本身也在作品中鮮明、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二: 淡化作文的選材
3.平淡見新奇,以小見大。
王安石遊褒禪山感嘆“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寫文章卻可以反其意而用之。我們從細微平凡事件中挖掘出的深刻,往往更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如 關於“父愛”的常見話題,一學生選擇了生活中平凡的事例:父親在賣完糧食之後選擇看病還是幫我交學費的事情,最後他執意不去看病,讓我感動得躲在黑暗的屋裡偷偷的落淚。文章飽蘸感激之情書寫父親,書寫對人生的最深切的感受,做到了平淡中見新奇,使材料在文章中達到以小見大的效果。
4.舊瓶裝新酒,芳香四溢。
有的同學認為只有大事才能顯深刻,這是一種誤解。這也是近幾年升學考試試卷中學生談生死、胡編不幸家庭特別多的原因之一。在強調抒寫自我的作文中,進行編造、虛構可以不可以的問題我們且不談,僅從選材而言,並非寫大事就容易出深刻,寫小事就難顯深刻。
如在一篇關於“友誼”的文章中,一位學生寫自己失去友誼的慚愧,“我”好友商議好畢業時報考同一所高中,後由於家庭的壓力,成績好的“我”改報了重點高中而沒有告訴朋友,放榜後,朋友知道受了欺騙,兩人友誼破裂,“我”當時未能做出適當解釋,此後,對友誼喪失的內疚,始終籠罩著“我”。這個題材雖說平常,卻揭示了青少年對純真友誼的追求和美好願望。
5.材料求獨特,別出心裁。
真實的材料是寫好文章的基礎。對中學生來說,真情的抒發首先應該建立在敘述自己最熟悉的、最瞭解的親人、朋友、老師等身上。但是,寫這類題材最容易千人一面,平淡無奇。這就要求我們學會獨闢蹊徑,從眾多的材料中把獨特的內容寫進自己的文章。如寫“家裡的故事”時,如果思路侷限在生病、做飯、洗衣這一類事件上,就落入了俗套,寫作水平較好的學生恐怕也難寫出好文章。但有學生選取了“媽媽不服爸爸這一位家庭‘一把手’”的事例,決定一顯身手,挽回“家庭地位”的故事,文中有一種濃濃的家庭氛圍,也有一種讓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情趣;又如有的學生選取了“醉酒的爸爸”的故事,講述的是爸爸當上幹部之後的變化,作者把這種變化放在爸爸喝酒前後來展現,既深刻又新穎。在類文章,通過獨特的選材,增強了文章的可讀***,大大提高了文章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