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散文家楊炫之生平

  編者按:目睹貴族王公耗費巨資所建之佛寺已多成廢墟,深有所感,乃著洛陽伽藍記一書,記錄洛陽及城郊諸大寺之建寺緣起及建築結構、北魏時洛陽佛寺園林興衰梗概,並且還記載了當地人物、風俗、地理及傳聞掌故,文中揭露北朝貴族官僚窮奢極欲,寓有譏評之意等。其文筆豔麗秀逸,敘事繁而不亂,駢中有散,頗具特色,而且具有史料價值。

  

  陽炫之。北平人。元魏末為祕書監。見寺宇壯麗損費金碧,王公相競侵漁百姓。乃撰洛陽伽藍記,言不恤眾庶也。後上書,述釋教虛誕有為徒費,無執戈以衛國有飢寒於色養。逃役之流僕隸之類。避苦就樂非修道者。又佛言。有為虛妄皆是妄想。道人深知佛理。故違虛其罪。故又廣引財事乞貸貪積無厭。又云。讀佛經者尊同帝王。寫佛畫師全無恭敬。請沙門等同孔老拜俗。班之國史。行多浮險者乞立嚴敕知其真偽。然後佛法可遵師徒無濫。則逃兵之徒還歸本役。國富兵多天下幸甚。炫之此奏。大同劉晝之詞。言多庸猥不經周孔。故雖上事終委而不施行。而奕美之徹於府俞。致使淨遊浪宕之語。備寫不遺。斯仍曲士之沈鬱。非通人之留意也。


楊炫之作品

  北魏散文家。楊或作陽,又誤作羊,元魏北平***河北滿城***人。史通及晁公武之讀書志中誤作羊炫之。曾任撫軍府司馬、祕書監、期城郡太守等職。博學能文,精通佛教經典。公元547年,楊炫之行經北魏舊都洛陽,當時正值永熙***532~534***年間兵亂之後,目睹貴族王公耗費巨資所建之佛寺已多成廢墟,深有所感,乃著洛陽伽藍記一書,記錄洛陽及城郊諸大寺之建寺緣起及建築結構、北魏時洛陽佛寺園林興衰梗概,並且還記載了當地人物、風俗、地理及傳聞掌故,文中揭露北朝貴族官僚窮奢極欲,寓有譏評之意等。其文筆豔麗秀逸,敘事繁而不亂,駢中有散,頗具特色,而且具有史料價值。

  於547年***東魏武定五年***經北魏舊都洛陽,時在喪亂之後,貴族王公耗費巨資所建佛寺,已大半被毀,因作《洛陽伽藍記》,記述佛寺園林的盛衰興廢,兼及北魏都洛陽期間政治及民俗等多方面情況,於當時豪門貴族、僧侶地主的豪奢極欲淫佚,寓有評譏之意。文筆穠麗秀逸,駢中有散,頗具特色,而且具有史料價值。伽藍:即梵文“僧伽藍”略語。佛寺的意思。北魏的統治者好佛寺,王侯貴族,豪強競相營造佛寺,一則為奉迎帝王世家,二則也是昭顯自己的富貴。作者激烈反對佛教,深感洛陽的盛衰,作此文以展示自己的排佛之意。

  是北朝文壇上的曠世傑作。《洛陽伽藍記》因其富有創意和個人才情,而成為現存文學史典籍中寺塔記的典範之作。它所達到的高度、享有的聲譽,後繼的若干同類撰述都難企及。此書在結構上採用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書合本子注之體,即正文與子注相配的方式,把博洽的內容組織得有條不紊。

  身份考證

  據周祖謨先生考證,楊炫之本名當為陽炫之,是 陽休之的弟弟或從弟,楊***楊***字為陽***陽***字的形訛,羊字則為楊字的音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