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初學手疼

  初學吉他的時候,手指特別疼怎麼辦?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1.保護好雙手,每天用熱水燙一下,促進血液迴圈,緩解手指部肌肉的疲勞。在手指上粘上些膠布。

  2.彈吉他還真沒有遇到過起水泡這種情況,,最初時,,手指頭的皮磨損,手指頭很痛這些是正常的,

  起水泡,這有點不太正常,,,可以停幾天不練習,泡消了再慢慢練,然後手指頭起繭適應了就好了。。。

  幾天能好,,這不好說了,以前腳指頭,走太多起過水泡,,用熱水泡,一兩天就好了。。。

  3. 很多初學者在手指頭沒有長繭之前按弦很疼。我無意中發現了一種很好的解決方法。希望能幫助到大家:具體是這樣的。買一瓶502膠水,講膠水在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指尖各滴一滴,稍微塗抹,等膠水乾了,手指尖就有一層堅硬的“皮”了。彈吉他也不手疼了。

  創意小,但很實用

  吉他學習初級篇

  第一講

  1.吉他的定音:西班牙吉他共有六根弦,從低到高分別定為E.A.D.G.B.E,C大調的唱名是:mi.la.re.so.si.mi.

  2.吉他的音階吉他音階的規律是:每向下一個音品,樂音便升高半度***此處用到的唱名均為C大調***《練習曲》***卡爾卡西二十五首練習曲之一***

  3.吉他的調絃方法:為了方便,古典吉他的記譜音比其實際音高一個八度。例如:我們彈一個二絃上第一品的C,這個音記在五線譜上的第四間,其實它的音高只是下加一線的中央C.吉他有一種簡單、實用的調絃方法,叫做“同度音調絃法”

  用電子琴、口琴等定音樂器將吉他的第一弦調成大字組E音,然後按第二絃的第五品,根據吉他音階的排列規律,這個音的音高也是E,耐心地轉動絃軸,不斷比較兩個音的音高,直至完全同度為止。這時,第二絃的空絃音應該是大字一組B1音。按住第三絃的第四品,同樣,這個音也是B1音,把它們調成同度。下面以此類推,相信很快便可調好全部琴絃。以後要養成每次練習時都把音調準確的好習慣.

  第二講

  1.古典吉他的演奏姿勢

  全身放鬆,端坐於無扶手的椅子上,高低使大腿與地面平行。左腳擱在15CM高的琴凳上。斜抱吉他,將琴箱最凹進的部位放在左腿上,琴頸約與地面成45度。琴箱上部突出處輕靠胸口,面板略向內斜。右腿輕輕抵住琴體尾端。右手臂自然放在琴箱下部最突出處,手腕下垂,手指與琴絃大約垂直。這樣持琴的好處是,吉他相當穩定,左手不用幫忙,以便專一按弦。

  2.左手的按弦方法

  左手各指要自然、放鬆。大拇指關節伸直,抵住指板背後中線,以正面看不到為止。其餘各指儘量與琴絃保持垂直。按弦時,手指第一關節彎曲,儘可能垂直與指板,用指尖按在音品稍上一點的部位。運指要準確到位,手指不能抬得太高。左手指不要留指甲。

  3.右手的彈弦方法

  相對而言,右手在吉他演奏中顯得比左手更為重要,但方法卻簡單一些。右手手腕不能緊貼面板,應留有一拳的距離。除拇指外,其餘四指與弦的角度最好不小於60度,以取得飽滿的音色。

  彈奏時,要用手指關節發力,切忌用手臂或手腕帶動。右手的指甲隨流派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留法。近代吉他一般按照泰勒加的方法,即各指都留有高過指尖一毫米左右的指甲,並將其修圓。演奏時,先由指頭觸弦,再由指甲帶動琴絃發音.

  第三講

  1.對右手撥絃的進一步討論

  利用右手不同的撥絃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音色,這恰恰是古典吉他彈奏中極其重要的一環。一般認為,右手的撥絃方法可分為鉤弦彈法與靠弦彈法兩種。

  鉤弦彈法***Al Aire***:這種彈奏方法又叫鉤上彈法,要領是:右手指撥絃後微微向上鉤起,不與鄰弦接觸。即使沒有學過吉他,我們平時不自覺地就會採用。這種彈奏方法的特點是:音色輕快,薄弱。適合表現快速的分解和絃伴奏。

  靠弦彈法***Apoyando***:這種彈奏方法又叫平行彈法,要領是:右手指撥絃後停靠在鄰弦上,手指的軌跡約與面板平行,故有人稱為平行彈法。

  這種彈奏方法的特點是:音色渾厚有力,表現力豐富。適合表現樂曲的旋律與低音.

  2.右手的位置

  一般右手放在音孔稍後的部位。靠近琴碼音色明亮、硬朗,靠近指板則音色暗淡、柔軟。要根據不同的音樂情感而改變。總而言之,兩種彈法各有特色,演奏時應隨機應變。例如,名曲《愛的羅曼斯》中,其主旋律和低音始終採用靠弦彈法,而中聲部的分解和絃卻採用了鉤弦彈法,這樣就更好地表現出了主題。

  吉他入門之樂音體系

  在音樂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總和,叫做樂音體系。 樂音體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來,叫做音列。

  在鋼琴上可以明顯地看出樂音體系中所使用的音和音列。現在最大的鋼琴包括有八十八個音高不同的音。除此之外的音在音樂中差不多是不用的。

  樂音體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級。音級有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兩種。 樂音體系中,七個具有獨立名稱的音級叫做基本音級。鋼琴上白鍵所發出的音是與基本音級相符合的。

  基本音級的名稱是用字母和唱名兩種方式來標記的。 鋼琴上五十二個白鍵迴圈重複地使用七個基本音級名稱。 兩個相鄰的具有同樣名稱的音叫做八度。

  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級而得來的音,叫做變化音級。將基本音級升高半音用“升”或“#”來標明;降低半音用“降”或“b”來標明;升高全音用“重升”或“×”來標明;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來標明。

  在德國體系中,用加字尾的辦法來標明變化音級:is***升***,es***降***,isis***重升***,eses***重降***。

  但降E不用Ees而用es;降A不用Aes而用as;降h不用hes而用b。

  電吉他練習應該有的過程

  首先第一階段:基本功是最重要的,在這個階段,大家要學習一些基本的樂理,包括音階和和聲,每天要有3個小時以上時間是在練習基本功 ***這也是以後不能間斷的*** :

  1. 爬格子:熟悉各把位的音階,練習一些吉他教程上面的小練習,活動開你的手指,這段時間應該是最痛苦的,但是為了以後可以揮發自如的彈奏,這些是必須的,而技巧的練習也是必須的,比如垂、勾弦、顫音***揉弦***,推絃之類。

  2. 熟悉和絃:把你知道的所有和絃,要明白他在各個調,是幾級和絃,也就是吉他一開始所需要的和聲學,轉調,和基礎樂理!如:一首歌C大調的和絃為1 6m 4 5 也就是 C Am F G那麼到了A調和聲是不變的,但是和絃已經變了!就應該為A Fm# D E大家應該好好學一下這部分,這是以後即興演奏的基礎!

  第二階段:歌曲的練習、節拍的掌握、速度與素材的累積

  1. 這個時候就可以試著演奏一些歌曲了,包括彈唱和主音SOLO的練習,來說下彈唱的時候:記住一定要用和絃的標準按法來練習,保證每一個和絃的每一個音都能準確無誤的發聲出來,然後就要掌握好強弱拍和節奏型別,一首歌可以由好多種節奏型別的,再有就是要學著記和絃走向,就是分析這首歌的和絃,試著練習換調之類的,在練習主音SOLO的時候要注意,不可以只記把位的按法,要學著去記譜,就是說要名字自己演奏的每一個音的唱名,讓你寫出旋律的時候,可以用簡譜來表達出來 記住一定要有節拍器,譜上是怎麼寫的,就要把節拍放到什麼位置***可以由慢到標準速度***,還有就是~感覺!也就是SOLO的味道,這個時候你可以模仿原版~

  2. 速度:速度是由慢而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想上速度的話,必須把基本功打穩,比如說一個SOLO的標準是 每分鐘200的速度,但是你是無論如何也達不到這個速度,這個時候你就應該先把速度放慢,從80/分 開始,一點一點加到200/分,你要說了,一個練習就練這麼久?? 對!你練上去一個速度,這個時候你的速度已經上去了,再拿到很熟的SOLO的時候,應該很快就可以練到標準速度

  素材的累積:大家一定要問為什麼人家即興SOLO的時候會有那麼多的句子可以彈出來?這跟素材累積和和聲的學習,音階的練習是分不開的,練一條要記一條的旋律 拿到哪個把位都可以彈出來~~換到哪個調都可以彈出來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