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及答案

  面試在廣西公務員考錄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想要取得面試高分,預測試題模擬練習必不可少,以下就由小編為你提供廣西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幫助你提分。

  廣西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一***

  【背景連結】

  近日,有多名網友先後爆料稱河南南陽某公司下發檔案,禁止員工購買新款蘋果手機,並稱“一經發現違規者,直接到公司辦理辭職手續”。

  【熱點預測】

  針對於河南南陽某公司禁止讓員工購買蘋果7,一經發現直接辭退。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解析】

  該公司禁止員工購買蘋果7,是為了叫醒員工的愛國之心。美國這個曾被中國人民視為“天堂”的國家不久前在南海問題上深深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引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怒,我們可以理解這個公司出臺這項規定的初衷,意在喚起員工的愛國心,提醒國人警鐘長鳴、牢記歷史、勿忘國恥,但將使用蘋果手機作為不愛國的表現難免有些欠妥。我認為有以下幾點不妥之處:

  第一,此舉不合法。無論買國貨還是買洋貨,都屬於公民的自由權利,是員工自主消費行為,不可強制,此舉太過簡單粗暴,有違反《勞動法》之嫌。因為自主消費行為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是違反《勞動法》的,用人單位要按照工作年限給予賠償。否則員工一旦購買iPhone7將遭開除,就是不合法的。

  第二,此舉不是真正的愛國。該公司理解的愛國是狹隘意義上的愛國,使用iPhone7不等於不愛國,使用國貨也不能等於愛國。如果按照該公司的這個邏輯,那我們就該把電腦、都砸了,因為大多數電腦晶片都是進口的,也應該把車都砸了,因為有很多的美系車。如果該老闆真懂得愛國的含義,就應該先學法,也應該尊重每一名員工,更應該提升員工的福利,增強他們的歸屬感,當員工愛自己的公司時,才能愛崗敬業,才能更好地愛國。

  第三,此舉是一種炒作,目的不純。該公司為什麼要這樣做?也許是藉機炒作,消費愛國主義而已。這種做法,可稱為碰瓷式愛國主義,iPhone7上市與他何干?不喜歡iPhone7自己不買就是了,為啥說出來呢?又為啥逼迫員工也不能買?拿蘋果說事,蹭熱點、抱大腿,這種碰瓷只是自作聰明。真正有抱負的企業,不會如此使出這樣的歪招。

  因此,該公司應該老老實實經營,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幹違法的事,尊重員工的合法權益,讓員工有尊嚴,培養企業的企業文化,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這才是真正的愛國,這才是企業真正的經營之道。

  廣西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二***

  【熱點事件】

  近日,廈門遭遇颱風“莫蘭蒂”襲擊。災後,廈門上下都投入到重建程序中,媒體也不例外。不想,廈門電視臺一女記者因戴墨鏡打傘採訪救災志願者成為“網紅”,遭網路曝光後,廈門廣電釋出了通告,決定對該記者停職,並接受進一步處理。

  【題目預測】

  對於該名記者成為“網紅”,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解析】

  這位女記者“戴著小墨鏡,打著小洋傘,扭著小腰挎著包”的形象,與救災現場太不搭調,與其他參與救災的群眾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女記者戴墨鏡打傘採訪,顯然是沒有把採訪真正當一回事,不可能深入到災區瞭解到真實的情況,也不可能聽到民眾的真實心聲。她雖然沒有故意製造假新聞,但採訪到的材料也有可能跑偏了。這樣做新聞不是為了廣大民眾,而只是為了自己應付交差,為了自己拿工資獎金而已。

  事實上,確實一些記者熱衷於趕場子、抄材料、拿紅包,收賄賂、發有償新聞。還有的記者不遵守新聞紀律,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我行我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一點也不顧及別人的感受。這位女記者自以為是電視臺的記者,高人一等,採訪時擺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架勢,根本不知道“我是誰”。

  有的記者搞不清做新聞是“為了誰”,為了引發所謂的轟動效應,不斷製造奪人眼球的虛假訊息。如:近年來報刊上出現的“西瓜注了紅藥水”“某地發現生蛆橘子”“南方香蕉致癌”等虛假新聞,在全國引起恐慌……在這個物慾至上的時代,一些記者不僅放棄了真實這個新聞的生命,而且還為金錢和名氣鋌而走險,這超越了人們對記者的最低容忍度,也越出了記者最起碼的職業道德底線。

  記者採寫新聞必須弄清“依靠誰”,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這些年,一些媒體為了爭奪受眾,擴大發行量和收聽收視率,浮於表面,樂此不疲地去獵奇追逐聳人聽聞的訊息。有的記者在採訪時把自己與百姓隔離開來,到農村採訪時,甚至還捂著鼻子,戴著口罩,不敢與百姓握手,不敢坐百姓家的板凳。

  所以,記者只有搞清楚新聞宣傳“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才能充分發揮“喉舌”功能,才能從一切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的實際出發,不斷改進新聞宣傳工作方式和方法,使我們的新聞採訪不再成為演戲。

  廣西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三***

  【熱點追蹤】

  這些年,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網路文藝的發展,也逐步攀上高峰。從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大紅大紫,到《甄嬛傳》《花千骨》等網路文學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從《兩隻蝴蝶》《小蘋果》等網路歌曲走紅,到《五環之歌》通過網路以幾何形式傳播擴散……網路文藝的發展的確贏來了自己的“黃金時代”。畢竟到目前為止,中國網民的規模達到了6.68億,居於世界第一位。

  短短十幾年的時間,網路文藝以其海量的作品規模、廣泛的受眾群體、持續的輿論影響,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文化力量。而這,也成為許多草根階層的“天堂”,一些文藝青年苦於作品無處發表,投身於網路創作,雖然多數人依然鬱鬱寡歡,但少數人卻脫穎而出;一些音樂人一直找不到好的公司製作專輯,但在網路走紅之後,立馬就被經紀公司相中……類似的案例,成為網路文藝發展帶來的最大佐證。

  【命題預測】

  近年來,網路文藝發展迅速,很多網路文學被改編成網路作品,不少文藝草根階層通過網路走紅,請談談對此的看法。

  【參考評析】

  網路文藝的出現,順應了文藝大眾化的趨勢,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創作者”,這樣的現實,激活了大眾的文藝細胞與潛能;但另一方面,也因為網路文藝門檻低、易發表等特點,導致了網路文藝在數量上很驚人,但質量上卻參差不齊的尷尬。不過,任何東西,都會有精華的部分,也會有糟粕的地方。從這來說,無需視網路文藝為洪水猛獸,只需加以引導即可。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要適應形勢發展,抓好網路文藝創作生產,加強正面引導力度。”這就是最高指南針,“加強正面引導力度”,也就是“去粗取精”的意思。此外,中央政治局也審議通過《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強調了“大力發展網路文藝”,引起社會上的廣泛關注。從這不難看出,國家對網路文藝的態度,是支援與鼓勵的。

  當然,支援與鼓勵的另一重意思,則是要提升網路文藝作品的質量。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依靠單個的部門或機構,則很難做到,而要社會各界形成合力,多措並舉:一方面,發表網路作品的平臺,要有自己的約束與激勵機制,約束一些超越底線的文藝作品,鼓勵一些有創新有思想有靈魂的作品;另一方面,政府部門也可以加大扶持與引導的力度,對於好的作品,要進行表揚對於超越道德與法律底線的作品,應進行封禁。

  我們需要傳遞真善美的價值觀,需要傳遞向上向善的力量,也更需要發揮網路文藝的活力。舉精神旗幟、建精神家園,是當代中國文藝的崇高使命,網路文藝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唯有堅持“吸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基本原則,網路文藝才能像春天裡的清風一樣,溫潤心靈、陶冶人生,才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市場上取得突破與成功。更重要的是,網路文藝的長足發展,也是對國家軟實力的一種提升,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