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基礎練習

  現代文閱讀又是高考語文中最能體現出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它成為了高考語文試卷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考生重視現代文閱讀的練習。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對大家的高考語文備考有所幫助。

  現代文閱讀基礎練習

  現代文閱讀原文:

  睡眠就是把一條奔騰喧囂的河給攔腰截斷,讓它微波不興地暫時進入平靜狀態。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河流都安於這種命運的安排,它們有的就衝破阻攔,仍然一瀉千里地向前奔流,不捨晝夜。這就產生了失眠者,醫學上稱這種病為“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說白了就是睡不好覺。有覺不睡,豈不是燒包?再說睡覺是件多自然、多令人幸福的事啊。然而事情沒那麼簡單,有的人就是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同窗外的星星一樣睜著眼睛度過長夜。夜晚對於失眠者來講,不再是溫柔的夢鄉,而是荊棘遍佈、青蛇遊走、充滿陰溝的地獄。

  神經衰弱者以知識分子居眾。很少聽見哪個農民抱怨他睡不著覺,更沒有天真爛漫的兒童說他苦於失眠。看來知識和閱歷是失眠的兩大症結。沒有知識,就沒有更深的追求和幻想,沒有那種精神激情馳騁後所造成的身心疲憊。沒有閱歷,也就少了那些斷腸般的回憶和被慘痛現實撞得頭破血流後的淒涼心境。失意、痛苦、徘徊、傷感、患得患失,這些都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因素。也許你會說,看破紅塵,把一切置之度外不就安然了麼?然而我們就生活在滾滾紅塵中,豈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超脫,就連弘一大師臨終的手書遺言也是“悲欣交集”四個大字,那麼大徹大悟的他仍然滿含著人類共通的一種情懷,真讓我們這些掙脫不了凡俗羈絆的人熱淚盈眶。既然世界上清靜的廟堂都可能只是形式上的東西,那麼我們只能在自己的心中設定一座廟堂來供奉它。沒有上天賜予的福音書能夠拯救你所面臨的困境,於是你就讓思維飛速旋轉,搞得自己精疲力竭,卻仍然是百思不得其解。於是乎就把白日的苦惱延伸到夜晚,在黑暗中承受苦不堪言的失眠。

  有關治療失眠的方法簡直太多了。我想哪位有心人若是樂於蒐集整理,定能寫出一本《失眠者百科叢書》。西醫上有為人們廣泛使用的“助眠靈”,中醫有鍼灸、煎服湯藥等療法。最廣泛的是流傳於民間的一些說法,諸如查數、想象船在八級大風的海面上顛簸、想象綠意盈門的小院或者無邊無際的沙漠……真是數不勝數。看來對精神疾病的治療總是千奇百怪的。有些偏方對於一些患者確實有效,然而大多是水中明月、紙上談兵,給人似是而非的感覺。

  我在師專做教師時曾有過失眠經歷,階段性失眠。經常是夾著教案去講臺時呵欠連天,精神萎靡。人過三十歲之後,彷彿一雙腳真正落到了大地上,幻想的東西少了,睡眠也變得踏實起來。然而也不是一沾枕頭就能入眠,總要在床上輾轉一番方能入睡。前兩年我搬入新居,因家中親人遠在大興安嶺,所以只能獨自操持裝修工作。儘管請了裝修公司不用我做具體的活兒,但是有些事兒還必得我去做。比如選擇各種貼面材料的質地、顏色,比如選購衛生間的潔具。大到購買每個房間的吊燈,小到選購門把手和鎖頭,事必躬親,我幾乎把哈爾濱比較大的裝飾材料市場都跑遍了。買到東西,往往是僱了三輪車拉回來,我坐在車尾,被驕陽暴晒得無精打采,就像個辛勞過度的農婦。所以那一段時間,我從新居工作完一天回到老房子,連爬樓的力氣都沒有了。吃過飯倒在床上立刻入睡,而且睡眠中多半沒夢。整整一個月,因為過度的體力消耗,我嚐到了睡眠的美好感覺。

  前一段時間讀到某位老作家談當年被下放到農村的感覺,說他經過勞動後,奇怪的是多年睡不著覺的老毛病竟好了。我看後不禁啞然失笑。睡眠與勞動確實有著水乳交融的關係,那就是體力勞動可以助眠,而腦力勞動則造成失眠。能夠把兩者恰當地結合起來,才是解決失眠的真正途徑。

  川端康成和海明威的晚年都被失眠所困擾,是不是失眠把他們搞得心力交瘁而用自戕的辦法來尋求解脫、擊碎一切夢境?杜拉斯晚年也因失眠而酗酒。我想人確實是痛苦的,因為當晚年我們的思維仍然敏捷、充滿激情的時候,我們卻沒有足夠的體力用勞動換得寧靜的睡眠。當我們的靈魂還如此鮮活的時候,而軀殼卻已殘破不堪。即便如此,我想沒有人會因此而放棄夢想。

  現代文閱讀題目:

  1.文章是圍繞人的睡眠和對失眠的感受來展開的,請梳理作者的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代文閱讀答案:

  [解析] 考查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層級C。此題命題規範清楚,暗示考生從“人對失眠的感受”這個角度來梳理思路。

  [答案] ①這篇文章前半部分談“失眠”基本是鋪墊,起著橋樑的作用。而後半部分有著作者自身經歷的“睡眠與勞動”,才是表達的重點。我們從中知道作者從前因失眠而在講臺上呵欠連連。作者的自述,與前面所談“失眠”遙相呼應。②縱觀整篇文章,作者花在“勞動”上的筆墨,似乎不多。但有時候文章就是“以少少許,勝多多許”。

  2.怎樣理解“沒有知識,就沒有更深的追求和幻想”在文中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代文閱讀答案:

  [解析] 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層級B。分析句子的含意,離不開“字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閱讀原則,此題就是要求把句子放在整篇文章中來把握才有可能正確理解其含意。

  [答案] 在作者眼裡“失眠者”以知識分子為眾,這是有道理的。知識分子在自己的精神領域,總是容易馳騁得

  身心疲憊。因此作者在文章中,緊鑼密鼓地描述知識分子的種種愁緒,目的就是得出“沒有知識,就沒有更深的追求和幻想”結論。

  3.文章描繪了治療 “失眠”的各種的方法,請簡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代文閱讀答案: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能力層次為C級。回答該類題,先閱讀有關語段,整體感知內容;再逐層概括層意。

  [答案] ①西醫上有“助眠靈”;②中醫有鍼灸、煎服湯藥等療法;③民間“想象” 療法;④體力勞動可以助眠。

  4.***對應學生第2題***文章寫到“睡眠與勞動確實有著水乳交融的關係”。請根據文意簡要分析作者對“睡眠”和“勞動”關係的觀點和態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代文閱讀答案:

  [解析] 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C。答題時要聯絡全文,不要斷章取義。只要言之有理,推之有據即可。

  [答案] 也許“勞動”會帶來身體能量的支出,這時應該需要睡眠,來降低能量支出,也需要睡眠來恢復身體的耗損與疲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勞動都可能增加睡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