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閱讀衝刺練習帶參考答案

  今年的高考複習已經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鞏固複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可以對大家的高考語文備考有所幫助。

  高考語文閱讀衝刺練習: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梨花箱

  李德霞

  奶奶上山挖野菜,回來時滾了坡,兩條腿就不能動了。

  父親把奶奶背到金先生家,金先生看過後說:“人上了歲數不經摔,回家慢慢調養吧。調養得好,興許能送個屎尿。”

  奶奶的腿,被金先生判了死刑。

  父親又把奶奶揹回家。奶奶原來住西屋,父親的腿還沒邁上臺階,背上的奶奶就喊:“雷劈的,西屋照不了多少日頭,你想讓我早點死啊!我住北屋!”

  父親看看母親,母親說:“就依娘。”

  北屋是倒炕,離窗戶遠。奶奶說:“給我弄張床,我睡視窗那邊。”父親和母親“吭哧吭哧”從下房挪來那張老式木頭床,擺在視窗前,鋪好被褥,扶奶奶躺下去。奶奶很滿足,很愜意的樣子。奶奶似乎把支使父親做這做那當成了樂趣,剛躺一會兒,奶奶又說:“去,把我西屋那邊的梨花箱搬過來。”

  梨花箱是奶奶的陪嫁品,梨木做的,上面畫著一朵朵梨花,煞是好看。梨花箱裡沒啥值錢的東西,全是奶奶打了補丁、磨成毛邊的舊衣裳。破歸破,舊歸舊,可一件件洗得乾淨,疊得齊整。父親搬來梨花箱,放到奶奶夠得著的地方。奶奶閉上眼安靜地睡了。

  吃飯了,父親端來玉米糝子糊糊。奶奶愛吃煮爛了的土豆塊,父親就多撈幾塊沉在碗底。奶奶一看父親手裡的稀飯,臉一板,叫:“雷劈的,你要餓死我嗎?我不喝稀的,吃稠的……我吃玉米餑餑!”

  父親不敢還嘴,陪著笑端走稀飯。回到西屋,父親一臉疑惑地對母親說:“咱娘以前不是這個樣子,咋就不講理了?”

  母親邊做玉米餑餑邊說:“昨天咱娘還活蹦亂跳的,一下子不能動了,換你,心裡能好受?她不拿捏你拿捏誰?”

  母親做好了玉米餑餑,父親趁熱給奶奶端過去。父親擱下碗,扶奶奶起來,拉條板凳坐在奶奶床邊。父親想和奶奶好好說會兒話。

  奶奶並不領情,瞪一眼父親,凶巴巴地嚷:“我吃飯,你看著,你讓我怎麼往下嚥?幾年的私塾白念啦?”

  父親灰了臉,急急地走開。從此,父親再給奶奶送玉米餑餑,擱下碗就走,他怕惹奶奶不高興。

  轉眼,幾天過去。父親發現了新問題,回來對母親說:“咱娘一頓兩個玉米餑餑,一天吃兩頓,咋越吃越沒精神頭了?”

  母親說:“你快去請金先生來,可別憋出別的病來。”

  金先生來了,進去得快,出來得也快。金先生看看父親,又看看母親,眼神怪怪的。金先生說:“老人是不能幹活了,可不能虧了老人的肚子啊。”

  父親一把掀開鍋蓋,鍋裡是照見人影的玉米稀飯。父親漲紅了臉說:“我娘不喝稀的,吃稠的,我們勻出玉米麵給她做餑餑,一天兩頓飯,一頓兩個餑餑,夠壯勞力的伙食了,咋就虧了肚子?”

  “那就好,那就好。算我沒說。”金先生訕笑著,走出門去。

  父親瞅著金先生遠去的背影,啐口唾沫說:“呸,醫術不行,毛病不少。”母親說:“要不,你後天跟隊長請個假,送咱娘去鎮裡看看,千萬別耽擱了。”

  第七天一早,父親借來毛驢車,拴在大門口。母親剛好蒸出了玉米餑餑,父親端著熱氣騰騰的餑餑走進北屋,進門就說: “娘,吃飯了,吃完飯我們帶你去鎮裡瞧瞧。”

  沒人應。

  父親往裡一看,手一抖,碗“啪”地碎在地上,兩個玉米餑餑滾到當地……

  奶奶死了……

  村裡人都說,奶奶活著剛強,死也剛強,硬是沒拖累父親母親幾天。

  出喪回來,父親和母親收拾北屋。挪開奶奶睡過的那張木頭床,父親一眼看見藏在床頭下的梨花箱,父親很懊悔,懊悔沒把梨花箱隨奶奶葬進墳裡。

  梨花箱開啟,父親和母親驚呆了。裡面沒一件奶奶的舊衣裳,全是掰開晒乾的玉米餑餑!母親含淚把餑餑拼了又拼,數了又數,一個不多,一個不少,正好二十四個。母親低聲啜泣:“咱娘……她是餓死的呀!”

  父親抱著梨花箱,淚雨滂沱,長跪不起……

  ***選自《小小說月刊》,有刪改***

  ★1.***對點演練***請用簡明的語言梳理這篇小說的脈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梳理小說脈絡,就是理清小說中所敘內容的先後順序。這就要確定一個依據,通常可以從時間地點變換、故事發生髮展、人物心理變化等角度加以梳理。本題可以從事情發展或感情發展角度按照小說情節的發展來梳理。

  [答案] 示例一:①上山挖野菜摔殘了腳;②要吃玉米餑餑;③把糧食藏在梨花箱子裡;④餓死在家裡。***事情發展脈絡***

  示例二:①想挖點野菜吃;②摔傷腳後怕給家人添麻煩;③想把玉米餑餑留給家人吃;④沒有遺憾地死去。***感情發展脈絡***

  2.***思維拓展******對應學生第2題***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A.奶奶上山挖野菜,摔傷了兩條腿,金先生看過後認為,如果調養得好,可以保命,但兩條腿是治不好了。

  B.父親把奶奶揹回家,奶奶要求住北屋,因為北屋的陽光好,奶奶怕死,所以想多晒一下太陽。

  C.奶奶喜歡支使父親,躺下來不久,就讓父親去搬梨花箱。梨花箱裡沒什麼值錢的東西,但奶奶看得很重。

  D.這篇小說運用生動形象的細節表現人物內心的情感,父親對奶奶的厭惡之情就是通過這些細節表現出來的。

  E.這篇小說描寫了奶奶摔傷腿後把自己餓死的故事,故事雖然簡單,但情節曲折、緊張,極富戲劇性。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和寫作手法的賞析能力。B項,“奶奶怕死,所以想多晒一下太陽”錯誤,根據小說內容,奶奶是想晒玉米餑餑;D項,“父親對奶奶的厭惡之情”錯誤,應該是父親對奶奶的愛;E項中,“情節緊張,極富戲劇性”錯誤。

  [答案]  答A給3分,答C給2分,答E給1分。

  3.***思維拓展***依據小說的相關內容,簡要分析奶奶這一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概括小說中人物形象特點的能力。“奶奶上山挖野菜”表現了奶奶的勤勞;“奶奶活著剛強,死也剛強”表現了奶奶的剛強;奶奶有玉米餑餑不吃,硬是餓死,說明她不願意拖累家人,表現了奶奶的慈愛、善良。

  [答案] 奶奶:勤勞、剛強、慈愛、善良。

  4.***思維拓展***小說的結尾部分,寫了“父親抱著梨花箱,淚雨滂沱,長跪不起……”,這樣安排有什麼作用?根據小說內容,請從兩個不同的角度談談你的見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對作品表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的能力。解答這類題目要從情節、人物和主題等方面去考慮,但不論怎樣去探究都要緊扣原文答題。

  [答案] 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父親淚雨滂沱,使讀者對勤勞、剛強的奶奶有了更深的認識,發現奶奶還有慈愛、善良的性格特點。

  角度二:使情節更為曲折。上山挖野菜摔殘了腳,要吃好吃的東西,把糧食藏在梨花箱子裡,餓死在家裡,這樣的情節本已曲折生動;父親在發現真相後淚雨滂沱,長跪不起,使情節再生波瀾,引人入勝。

  角度三:使主題更加豐富。為了不連累兒女,把糧食藏在梨花箱子裡,餓死在家裡,體現了奶奶善良的本性,弘揚了善與愛的主題;父親淚雨滂沱,長跪不起,表現對奶奶深沉的愛,反映出現實的殘酷性,小人物在現實面前的無奈。

  角度四:使環境更具典型性。小說中父親抱著梨花箱子痛哭的場景,集中展示了社會下層百姓真實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