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勞損康復方法

  長期反覆的過度腰部運動及過度負荷,使腰部出現一些疾病,現在處理骨科疾病的方法有很多的,要是患上了腰肌勞損就不要過分的擔心了。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

  介紹

  1、解痙止痛法

  醫者用點壓、彈撥手法施術於痛點及肌痙攣處,反覆3到5遍,以達到提高痛閾,鬆解粘連,解痙止痛的目的。

  2、循經按揉法

  患者俯臥位,醫者站於一側,先用滾、按揉法沿兩側膀胱經由上而下往返施術3到5遍,用力由輕到重。然後用雙手拇指按揉腎俞、腰陽關、大腸俞、等穴,以酸脹為度,並配合腰部後伸被動運動數次。這是慢性腰肌勞損的治療方法。

  3、調整關節紊亂

  患者側臥位,醫者面向患者站立,施腰部斜扳法,左右各一次,再取仰臥位,雙下肢屈膝屈髖,醫者抱住患者雙膝作腰骶旋轉,順、逆時針各8到10次,然後作抱膝滾腰16到20次,以調整腰骶關節。這也是慢性腰肌勞損的治療方法。

  4、整理手法

  患者俯臥位,醫者先用滾、揉法在腰臀及大腿後外側依次施術,往返3到5遍,並點按秩邊、委中、承山等穴,然後用小魚際直擦腰背兩側膀胱經,橫擦腰骶部,以透熱為度,最後用五指併攏,腕部放鬆,有節律地叩打腰背及下肢膀胱經部位,用力由輕到重,以患者能忍受為度。

  5、輔助治療

  功能鍛鍊,加強腰背伸肌鍛鍊,如仰臥位拱橋式鍛鍊,俯臥位的飛燕式鍛鍊,早晚各1次,每次各作20到30下。有利於腰背肌力的恢復。這也是慢性腰肌勞損的治療方法之一。

  腰肌勞損的誘發因素

  1、急性腰扭傷後及長期反覆的腰肌勞損。

  2、治療不及時、處理方法不當。

  3、長期反覆的過度腰部運動及過度負荷,如長時期坐位、久站或從彎腰位到直立位手持重物、抬物,均可使腰肌長期處於高張力狀態,久而久之可導致慢性腰肌勞損。

  4、慢性腰肌勞損與氣候、環境條件也有一定關係,氣溫過低或溼度太大都可促發或加重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的症狀

  一、腰肌勞損的症狀表現為白天工作或訓練時,腰痛症狀減輕或消失,而休息時腰痛加重影響睡眠,早晨起床時腰痛重,活動以後好轉。

  二、腰部疼痛程度不穩定,由間歇性痛逐漸轉為持續性疼痛,勞累後加劇。

  三、腰痛範圍比較廣泛,腰肌勞損的症狀表現為疼痛性質說不清,隱痛、脹痛、痠痛,有的伴有沉重感。

  四、疼痛與天氣變化有關,受涼或陰雨天加重。

  五、常覺彎腰工作困難,彎腰稍久疼痛加劇,少數患者深夜疼痛加劇。

  六、按摩之後疼痛能減輕,常喜用手捶腰,以減輕疼痛。適當活動可減輕,活動過度又加重,且反覆發作。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