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調理脾胃

  調養脾胃是中醫養生和治療慢性病的重要手段(附潰瘍病、慢性胃炎、乙肝、腹瀉、便祕的調養干預) 養生的基本原則是順應自然、形神兼養、保精護腎、調養脾胃。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的穴位

  1、點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體前正中線任脈上,肚臍上4寸,是足陽明胃經的募穴,是胃經經氣結聚之 處,點按中脘穴能夠促進經氣執行,調節胃的功能。用手指點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鐘,至區域性產生髮熱感。

  2、揉按心窩

  心窩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體表的對應區,用手掌以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區域性感到溫暖、舒暢,有調節中焦氣機,使胃氣通暢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脹症狀明顯,可由心窩處開始重複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3、推按兩肋

  將兩隻手的手掌放在身體兩側,然後由乳房下緣向下推按至側腰部,以局部發熱為準,這樣按摩可以起到疏通肝膽經,調暢氣機的作用。

  經常練習這些手法可以有效調節胃功能,達到養胃、暖胃,調暢中焦氣機、預防胃疾病的療效。

  4、艾灸中脘穴

  用艾條灸中脘穴10-15分鐘,或用艾罐灸20-30分鐘。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於五指的寬度。中脘穴有調胃補氣、化溼和中、降逆止嘔的作用,灸療可改善胃疾。

  5、艾灸足三裡穴

  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月一橫指處,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20-30分鐘。經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補益脾胃、扶正培元、調和氣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脾胃虛弱的調理方法

  一、脾胃虛弱症狀

  脾胃虛弱為中醫名詞。

  脾胃虛弱分為:

  脾氣虛、脾陽虛、胃氣虛、胃陰虛。

  脾氣虛的症狀:

  主要是氣短乏力、頭暈、大便溏瀉,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蒼白脾陽虛主要表現在:

  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膩就會腹痛腹瀉,大便稀;胃氣虛主要表現在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後脹滿,胃陰虛主要表現在虛火上炎,口乾、容易飢餓,胃酸、隱痛不適,口舌生瘡等。治以健脾益氣,助運化溼。

  脾胃虛弱者,脾胃的受納、腐熟、轉輸、運化等功能減弱或失調,影響水谷的消化吸收,要注意調養。

  二、脾胃虛弱日常生活調理

  1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

  積極向上、輕鬆樂觀的情緒可以使人體陰陽平衡、氣血暢通、神志清楚,使身體保持健康狀態或促使疾病痊癒。

  當人的精神愉快時,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指揮作用加強,人體內進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洩的調整,保持著旺盛的新陳代謝。

  如果你能堅持做到上面這幾項,那麼恭喜你,你的脾胃功能就會不斷改善,脾胃虛弱也能夠逐漸好轉和痊癒。

  2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

  體育鍛煉的方法有很多,慢跑、爬山、瑜伽、氣功等等都是很好的選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夠有效的促進腸胃蠕動,提高身體的消化能力和營養的攝取能力。同時也能夠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排除身體毒素。

  其次還可以在每天睡覺之前按摩腹部,這樣有助於脾胃的順利執行,這是一種非常好的保健方法。

  3科學飲食

  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每天定時、定量的吃飯,並且要做到葷素搭配、粗細搭配,不能夠出現偏食、挑食的現象。

  除了主食之外,還應該適當的增加一些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攝取,這樣有利於消化能力的提高

  日常生活中,少吃一些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例如大蒜、油炸食物、辣椒、膨化食品等等,同時生冷食物也要少吃一些,因為這些食物都是比較難消化的。

  三、脾胃虛弱調理食療粥

  1、八寶粥

  材料:蓮子、芡實、薏苡仁、山藥、桂圓、紅棗、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

  做法:煮粥食用。

  功效:能益氣養血,健脾強身,適用於體虛乏力、食少納呆、氣血虧虛。

  2、山藥薏苡仁粥

  材料:山藥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

  做法:煮粥食用

  功效:能補氣健脾胃,止瀉,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食慾不振、脘腹脹滿、大便溏洩。

  3、薏苡小豆粥

  材料: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粳米100克

  做法:煮粥食用

  功效:能滲溼利水,健脾益氣,適用於脾虛溼盛所致的食少納差、脘腹脹悶、尿少浮腫。

  4、參棗粥

  材料:黨蔘15克,大棗10枚,粳米100克

  做法:煮粥食用

  功效:能健脾益氣,適用於體虛氣弱、食慾不振、脘腹脹滿

  小方法:

  每天順時針按摩腳趾肚40~80次,重點是第二個腳趾,對緩解胃痛、養胃都很好。

  每天上床後,雙手搓熱,將熱掌心***勞宮穴***貼在胃和肚臍上,待熱度稍減,再順時針按摩30~4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