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發麻怎麼回事如何緩解

  手腳發麻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症狀,例如懷孕、不正確的睡姿、蹲久了、保持一個姿勢太久等。下面小編整理了手腳發麻的原因及緩解,一起來看看吧。

  手腳發麻的原因

  糖尿病、藥物、神經炎、頸椎病、腰椎病等,也是引起手腳發麻的主要原因。

  老人手腳麻木的原因

  1、營養不良

  長時間胃腸道功能紊亂,攝食減少,會造成機體缺乏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特別是缺乏B族維生素,會導致營養與代謝功能阻礙和神經傳導速度減緩,引起末梢神經炎和神經根病變,造成手足麻木。老年人平時需要加強飲食調理,做到飲食易消化,促進吸收。

  2、動脈硬化

  患有腦動脈硬化者,神經的傳導速度會減緩,大腦的區域性供血、供氧也會減少,還會導致中樞功能障礙。尤其是中樞部位的缺血、缺氧功能障礙,可引起相應肢體部位的麻木。這種手足麻木往往有一側性、陣發性特點。隨著血管狀態的改善,持續數小時或數日後,其麻木症狀可自然好轉或消失。個別患者在一側麻木時,若伴有同側肢體的軟弱無力,則需要及時住院治療,以免發展成為肢體偏癱。

  3、藥物副作用

  同時患有多種疾病的人,也會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其中,磺胺、痢特靈、呋喃唑酮、氧氟沙星等抗菌藥,雷米封、乙胺丁醇等抗結核藥和長春他辛等化療藥,在劑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的情況下,可能誘發神經末梢炎,引起肢體麻木。而這種麻木通常是由手足開始,而後逐漸向上蔓延,並常伴有感覺過敏或感覺異常,因而服用這些藥物時應嚴格控制劑量。

  溫馨提示,老年人手腳麻木有時是由於睡覺手足受壓而引起,經過活動可自行緩解。但如果出現持續性不明原因的麻木感,則可能與某些疾病有關,需提高警惕。

  快速緩解手腳發麻的方法

  1、按揉一下手臂上的內關穴位,對於相關靜脈的暢通和緩解上肢麻痺具有很好的效果。

  2、彈撥一下手三裡穴位,對於頸椎病壓迫神經引起的麻木也有治療的效果。

  3、每天按揉極泉穴位,每次要不低於五分鐘,也可以緩解頸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情況。

  4、每天按摩大杼穴位和曲泉穴位,可以有效緩解手腳麻木。

  5、每天按揉復溜穴位,每次按揉不少於五分鐘,能夠緩解手腳麻木的症狀。

  6、能夠有效治療手腳麻木的穴位還有云門學、風池穴、風門學、條口穴這四個穴位,經常按揉就能緩解症狀。

  7、腳上的穴位有不少,並且連線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在腳上找出頸椎、腰椎、胸椎、肩肘、膝、臀、坐骨神經這些部位的反射區,每天堅持按摩或者推刮,每次不得少於五分鐘,效果也很不錯。

  手腳發麻注意三件事

  1、避免中風

  上了中年之後,尤其是對體型肥胖的人來說,如果舌頭、食指、中指經常出現麻木的情況,要採取措施,及時就診,避免中風的發生。

  2、做好保暖

  如果手腳麻木遇到陰雨天、嚴寒氣候而加重的情況下,就要注意保暖和防潮。尤其是要注意保暖,身體不要過度受寒、受涼。

  3、日常做好調養

  作息時間要規律,按時吃飯和睡覺,飲食方面要均衡,不要吃太多肥膩的食物。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憂慮過度。積極參加活動,多鍛鍊鍛鍊身體,增強體質,保證氣血的暢通,緩解麻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