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總餓醒怎麼回事

  有的人每次睡覺的時候,睡覺到一般發現自己餓醒了,但是這一餓醒證明了你的身體狀況出現了問題了。

  病因

  症狀醫學上稱為“飢餓痛”,是指飯後3-4小時出現胃部燒灼樣疼痛和難以描述的不適感,是胃潰瘍的典型表現。人們不禁要問,好端端的胃,怎麼會潰瘍呢?要想弄清楚病理,先要弄清楚生理。正常人的胃在飢餓時會有飢餓感,但不會出現胃部疼痛。在正常情況下,食物經過口腔咀嚼,進入胃部,在胃裡與胃酸中和,形成小顆粒***食糜***,再進入小腸,供人體吸收,未被吸收的食物殘渣進入大腸,形成糞便,排出體外。

  如同口腔會潰瘍一樣,胃也會潰瘍。其發生的機制就是胃酸分泌過多或者胃黏膜遭到了破壞。遭破壞的胃黏膜不能抵禦胃酸的侵蝕,逐漸形成了潰瘍,於是患者就會感到胃痛,特別是在飯後3-4小時,胃內“空空如也”,破損的潰瘍面在胃酸面前“不堪一擊”,胃部疼痛驟然加劇。這種情況下,如果吃一點餅乾之類的食物,由於食物稀釋了胃酸,胃部疼痛將會減輕。當然,如果把胃潰瘍不當回事,潰瘍逐漸加重的話,人們常聽說的“胃出血”、“胃穿孔”也就在所難免。

  主要原因

  胃酸分泌過多和***或***胃黏膜遭到了破壞。實際上,胃酸分泌過多的情況比較少見,更常見的情況是胃黏膜遭到了破壞,因為醫學研究發現,許多胃潰瘍患者的胃酸分泌並沒有增多,甚至比正常人還少。這正好應驗了一句諺語:許多時候不是因為“敵人”有多麼強大,而是因為自身出了問題。追根溯源,胃黏膜遭受破壞的常見原因是幽門螺旋桿菌侵犯或過多服用消炎鎮痛藥***如消炎痛、芬必得***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如吸菸、嗜酒、“飢一頓、飽一頓”、夜生活過多、不規律作息等。

  治癒方法

  正常人胃黏膜有自身修復機制,確保自身能夠抵禦胃酸的侵蝕,晚8點至清晨6點是胃黏膜修復的“黃金時間”,因此儘量在晚8點之前把晚飯解決,“吃夜宵”不是一個好習慣,加重胃的負擔,且影響胃黏膜的修復。對於慢性胃潰瘍或者以前得過胃潰瘍的患者,季節轉換、情緒變換時容易復發,因此注意保暖、避免悲傷情緒、禁菸酒、保持規律飲食和作息是預防潰瘍病復發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