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養殖技術

  很多養殖戶認為在母豬養殖的過程中只要做好母豬生產時的養殖管理,就能獲得很好的效果,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相比母豬生產時的養殖管理,母豬臨產時的管理也是至關的重要。下面就針對母豬臨產時的管理措施做個介紹。

  母豬臨產時的管理

  1、注意觀察:母豬分娩前1周即應隨時注意觀察母豬動態,加強護理,防止提前產仔、無人接產等意外事故。

  2、變換飼料:母豬產前10~15天,逐漸改餵哺乳期飼糧,防止產後突然變料引起消化不良和仔豬下痢。

  3、加減飼料:如果母豬膘情好,乳房膨大明顯,則產前1周應逐漸減少喂料量,至產前1~2天減去日糧的一半;並要減少粗料、槽渣等大容積飼料,以免壓迫胎兒,或引起產前母豬便祕影響分娩。發現臨產症狀時停止喂料,只要豆餅麩皮湯。如母豬膘情較差,乳房乾癟,則不但不應減料,還要加喂豆餅等蛋白質催乳飼料,防止母豬產後無奶。

  4、適量運動:產前1周應停止遠距離運動,改為在豬舍附近或運動場逍遙活動,避免因激烈追趕、擠撞而引起的流產或死胎。

  5、遷入產房:臨產前3~5天將母豬遷入產房,使它熟悉和習慣新環境,避免臨產前激烈折騰造成胎兒臨產窒息死亡。但也不要過早地將母豬遷入產房,以免汙染產圈和降低母豬體力。

  6、去除體外寄生蟲:如發現母豬身上有蝨或疥癬,要用2%敵百蟲溶液噴霧滅除,以免分娩後傳給仔豬。

  總結:以上就是對母豬養殖管理技術中的,母豬臨產時的管理技術的介紹,希望以上的介紹,能夠對廣大的養殖戶有所幫助。

  

  方法一:清潔好豬的生活環境

  豬其實是很需要有一個乾淨整潔的環境才能更好的生長的,所以保證豬有一個乾淨的環境是很重要的,豬有一個整潔的環境才能活得更加舒適從而才能長得更加健壯有肉,這才是我們想看到的。

  方法二:分配好豬的食物

  每天給豬喂的食物也要合理的安排好,對於母豬的話如果是用來生小豬的就儘量不要用飼料來餵養了,讓母豬吃一些穀類和蔬菜是最好的,這才能保證豬能夠生活得健康,也才能為哺育下一代而做好物質基礎。

  方法三:豬的餵養方式

  豬是很能吃的動物,但是不是一頓就能吃得肥肥的那種,而是每天都要多次餵養才能讓豬長得更好更加肥胖。每一餐給豬餵養的量可以少一點,但是餵養的次數可以多一些,少吃多餐可以讓母豬長得更好。

  方法四:豬的健康狀態

  就像人一樣,母豬也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哺育下一代,才能讓下一代生活得更好,所以母豬的身體也要注意鍛鍊和清洗。餵養豬的地方需要透風有陽光,同時定期給豬洗澡這些都是需要的,如果有條件可以讓豬到處跑跑鍛鍊一下也是很好的。

  方法五:定期注射疫苗

  無論是要食用的豬還是生豬仔的豬對於疫苗的注射還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沒有注射疫苗豬很容易就會感染上疾病,豬感染疾病後很容易就會傳播開來,這樣很多豬都會被感染到,所以做好疫苗的保護是很重要的。

  方法六:雜交母豬

  想讓豬的品種更好的話就要讓豬進行雜交,讓好的豬的基因留給下一代,所以每一批豬的飼養都要進行篩選,把最容易長大,最健壯不易生病的豬都留下來哺育下一代,這樣慢慢篩選過後豬的品種會更好的。

  飼養母豬的幾個要點

  1、為何保育期越來越瘦?

  有的蔫蔫巴巴死掉,有的不死變成僵豬,這要考慮母豬體內圓環病毒在作怪,必須定期清理母豬體內的圓環病毒。

  在哺乳期待仔豬疾病,一多半都是由母豬引起的,所以,仔豬的疾病一般都是母子同治效果比較好。

  2、夏季哺乳母豬斷奶後不發情

  原因很多,歸結如下:

  ***1***飼料受到黴菌毒素的汙染。

  ***2***飼料內營養不均衡,導致雌激素分泌不足。微量元素,維生素。氨基酸等,根據情況新增,有些中藥對這一情況有效果,可以試試。

  ***3***母豬缺乏運動,多在夏天,高溫高溼造成母豬煩躁不安內分泌紊亂不平衡,疾病,環境,缺乏公豬刺激等等。方法同2。

  ***4***上一胎遺留的子宮炎等問題沒有解決徹底。

  3、如何讓豬不生病,少生病

  公母豬是豬場的根本,豬瘟疫苗是豬場防疫的重點。

  環境是成敗的關鍵,所以豬舍建設設計要好,搞好溫度,夏涼,冬暖,通風流暢。糞便及時清理,蚊蠅鼠更是疾病的源頭,要嚴防死守。總之要保證豬的生活環境至少不能比人差。有的豬場冬天弄得很暖和,但是人進去站不了五分鐘就被刺鼻的氣味給薰出來,這樣的豬場,豬焉能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