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不當會有哪些危害
家庭一般都有備有常用藥,感冒了吃下這種感冒藥,沒效果的話就換另一種吃,容易吃出危險來。一市民因感冒吃藥吃撐肝衰竭,就是因為不當用藥導致的。?接下來小編為大家解答吧。
感冒後先服用了“泰諾”,因覺得感冒症狀沒有緩解,6小時後又服用了“白加黑”。沒過一會,劉爹爹開始噁心嘔吐,第二天竟發展成肝衰竭。
“市民們往往以為品牌不同就不是一種藥。其實前後者的成分均是對乙醯氨基酚,短時間內重複吃就會導致藥理作用相同的藥物疊加,損害肝臟。”昨天,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藥房開放日上,藥學部汪震藥師介紹,市民們最常見的用藥誤區,就是感冒藥、消炎藥的疊加使用,誤以為療效加倍,實則傷害加倍,臨床上出現過不少因不當用藥導致肝腎衰竭的病例。
曾有學者對華東、華西、華南、華北7家三級醫院的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篩選出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6年間177例急性肝衰竭病例,發現有77例是由藥物引起,佔43.5%。化學藥物中,因過量服用對乙醯氨基酚引起急性肝衰竭的患者有21例,是最主要的“禍根”。
根據最近統計資料顯示,我國不合理用藥者的數量達上億人次,每年有50萬人死於用藥不當。
“每種藥都有自己的‘生存溫度’,例如胰島素就應儲存在2℃至8℃,常見的美林退燒藥一經開啟就一定要冷藏。”同濟醫院藥學部主任丁玉峰說,從每個家庭來說,在非處方用藥時應仔細閱讀說明書,不要過量;在處置家庭藥盒時要注意不是每種藥都要放置在常溫下,還要注意保質期;同時吃多種藥物時要諮詢醫生藥物間相互反應。
延伸閱讀:
1、抗感冒藥
抗感冒藥多為複方藥,常含對乙醯氨基酚、阿司匹林、雙氯芬酸、布洛芬、撲爾敏等。如長期服用對乙醯氨基酚,可能發生嚴重肝臟損害、大皰性皮疹 等,甚至引起昏迷;服用阿司匹林,可引起嚴重胃腸出血等;服用撲爾敏,可能會導致頭暈、嗜睡等反應;少數患者***如兒童***使用感冒通後可出現血尿等。
2、降壓藥
低血壓是降壓藥的常見反應。新型抗高血壓藥卡託普利等是一種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目前有20多種***,它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乾咳無痰、血管神經性水腫***臉腫、舌腫及喉頭腫***等。
3、調血脂藥
少數患者用他汀類藥後會出現噁心、嘔吐、胃口差、腹脹、便祕、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狀。此外,也有橫紋肌溶解、轉氨酶升高等反應。如果他汀類藥物與貝特類藥物合用,更易出現肌肉症狀和橫紋肌溶解症。
4、青黴素類抗生素
青黴素最為人關注的不良反應是過敏性休克,主要症狀有皮疹、胸悶、噁心、嘔吐,甚至呼吸困難、紫紺、面板蒼白、四肢發涼、血壓下降等。胃腸道不 良反應也較常見,臨床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長期或大劑量使用青黴素類抗菌素,可引起二重感染,臨床症狀有消化道感染、肺炎、尿路感染、敗血症 等。此外,長期大劑量服用,還會出現頭痛頭暈、精神錯亂、驚厥、癲癇等神經系統不良反應。
5、喹諾酮類***沙星類***抗生素
這類藥物能影響十六歲以下兒童軟骨組織的發育。用藥可導致永久性軟骨損傷,產生承重關節糜爛及其他關節病。此外,喹諾酮類對成年人的肌腱損傷也屢有報道。
6、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這類藥物包括鏈黴素、慶大黴素、小諾黴素、卡那黴素和丁胺卡那黴素等。氨基糖苷類的顯著不良反應主要是它們能引起不可逆耳聾、腎毒性。這類藥不宜用於兒童,有的僅用於成人結核病治療。
7、抗腫瘤藥物
這類藥物不良反應通常較多。臨床主要有噁心、嘔吐、厭食、腹瀉、便祕、胃炎等消化道反應,嚴重時出現消化道出血,還有不同程度的肝損傷、心肌缺血***心絞痛***、心電圖改變、心律失常、非特異性ST間期異常等不良反應,少數患者會出現延遲性進行性心肌病變。
在抗腫瘤藥物中,蒽環類藥物心臟毒性反應較為突出,呈劑量累積性;抗腫瘤藥物還會出現間質性肺炎、肺水腫、肺纖維化、急性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統反 應,肢體麻木和感覺異常、可逆性末梢神經炎、腱反應消失、下肢無力等外周神經症狀,以及短暫語言障礙、意識混亂、昏睡、很少驚厥和意識喪失等中樞神經症 狀。此外,這類藥物還可能產生脫髮、骨髓抑制、變態反應、泌尿系反應等眾多反應。
8、胰島素
這類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低血糖。注射後有針刺感、發熱或發癢,部分患者有區域性腫脹、紅斑、硬結,偶有水泡形成等區域性過敏反應。此外,也有胰島素浮腫、皮下脂肪營養不良等不良反應。
9、糖皮質激素
單劑量應用一般無不良反應。若長期大劑量使用,會誘發或加劇胃、十二指腸潰瘍、加重感染;有的會誘發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繼而加重糖尿病,導致白內障。糖皮質激素還會誘發癲癇或精神病發作、骨質疏鬆、肌肉萎縮、傷口癒合遲緩等;妊娠頭三月使用,可引起胎兒畸形。
10、中藥注射劑
中藥注射劑常有過敏反應,輕者為皮疹和瘙癢等面板損害,重者可能發生高熱、寒戰,過敏性休克,器官功能衰竭等。另外,也有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統、呼吸系統、血液系統等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