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症狀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肌炎中比較嚴重的一種,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如果病毒侵入心臟,還可能引發死亡的現象是,所以是一種需要我們高度重視的疾病,那麼有什麼呢?小編帶您去看看吧!希望對您有幫助哦!

  :

  1心律失常:最常見,且常是引起患者注意的首發表現。各種心律失常都可出現,以期前收縮最常見,其次為房室傳導阻滯。嚴重心律失常是造成猝死的主要原因。

  2心率改變:可見與體溫不成比例的持續性竇性心動過速,若表現為心動過緩則應注意是否存在房室傳導阻滯。

  3心音改變:第一心音減低或分裂,呈胎心音,可聞及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嚴重時可出現奔馬律。心包炎時可聞及心包摩擦音。

  4雜音:心尖區可聞及收縮期吹風樣雜音,與發熱、貧血所致血流速度加快以及心腔擴大有關;亦可聞及舒張期雜音,為心腔擴大引起相對性二尖瓣狹窄所致。雜音強度多不超過3級,病情好轉後多可消失。

  5心臟擴大:輕症患者心臟不擴大或擴大不明顯,重者心臟明顯擴大。

  6心力衰竭:重症患者可出現急性心力衰竭,甚至出現心源性休克。

  病毒性心肌炎治療方法

  休息和飲食

  應儘早臥床休息,急性期臥床不應少於3個月,至恢復期即6~9個月可過渡到下午半日臥床休息。有心臟增大者,臥床休息應延長至心胸比率接近正常後,再開始有計劃地活動。心力衰竭者應完全臥床。進易消化和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抗感染治療

  1抗病毒治療:主要用於疾病的早期。

  ①三氮唑核苷利巴韋林,Ribavirin:10~15mg/kg/d,分2次肌內注射或靜脈點滴。

  ②干擾素:1.5~2.5萬U肌內注射,1次/d,5~10天為1個療程,隔2~3天后可重複1療程。

  ③抗柯注射液:系從低毒而明顯抗柯薩奇B病毒的苦蔘中提取,現已製成純度為99.43%的抗柯注射液,能明顯改善症狀及體徵。

  2抗菌治療:一般常規應用青黴素1~2周。慢性心肌炎時,應注意治療或清除細菌感染灶,如慢性扁桃體炎、慢性鼻竇炎、中耳炎等。

  3中藥:黃茋注射液40g靜滴,1次/d,共2周。牛磺酸2g/次,口服,3次/d,療程1~10個月。中草藥板蘭根、連翹、大青葉、虎仗、苦蔘等可能對病毒感染有效。

  營養心肌 急性心肌炎時應用自由基清除劑,包括靜脈或口服維生素C、服輔酶Q10、VitBco、ATP、肌苷、環化腺苷酸、細胞色素C、丹蔘等。

  提高免疫功能

  1胸腺肽:10mg或0.1mg/kg,肌內注射1次/d,15~30次為1個療程。注射前先以10倍稀釋作面板試驗。完成療程後,作用可維持1~2年。

  2卡介苗:於前臂滴藥液處面板上劃痕1~1.5cm,兩劃,隔日1次;4周後改為每週2次,共30次。可維持作用1年左右。

  3丙種球蛋白:1次肌注2~5ml,維持療效3~4周。 4轉移因子:1~3U/次皮下注射於上臂或大腿內側,每週1~2次,一月後改為每2周1次,共2個月。

  糖皮質激素 用於常規重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緩慢性心律失常病人,療程不少於6個月,以10~12個月為好。應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和繼發性感染。

  對症治療

  1心源性休克:24小時分4~6次靜脈注射大劑量VitC,總量可達30g/日。補液、糾正酸中毒。血壓仍不升高或升高不滿意者,應使用升壓藥維持血壓。使用洋地黃類改善泵功能,給予糖皮質激素,如吸氧,使用鎮靜劑等。

  2心力衰竭:基本藥物為洋地黃及利尿劑,具體用藥方法及注意事項參見“心功能不全”。但病人對洋地黃的敏感性增高,易發生洋地黃中毒常表現為心律失常,故心肌炎病人只用常規劑量的2/3。使用利尿劑時,應注意補鉀;必要時聯合使用排鉀和保鉀性利尿劑。

  3緩慢性心律失常:嚴重竇緩和高度房室傳導阻滯者應及時給予大劑量糖皮質激素,靜脈點滴異丙腎上腺素、阿托品或654-2、大劑量VitC,試用氨茶鹼0.25~0.5g、煙醯胺600~1400mg、心先安60~90mg靜脈點滴。多數患者在4周內恢復竇性心律和正常傳導。必要時安裝臨時或永久心臟起搏器。

  4快速性心律失常:β阻滯劑和胺碘酮是首選的治療藥物。控制房顫心室率可選用β阻滯劑、洋地黃、地爾硫䓬或維拉帕米;若治療室上性或室性心動過速,可使用胺碘酮;必要時行電覆律治療。嚴重危及生命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給於糖皮質激素治療;必要時置入ICD。

  ACEI、AngⅡ受體拮抗劑 早期應用可阻斷病毒心肌炎患者的心肌自身修復過程,加重病情發展。故急性期不能作為干預心肌纖維化的合適時機,干預最佳時期為慢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