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疾病的病因及食療方法

  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發病率高,死亡率也很高的疾病。那麼如何才能做好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工作呢?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食物都有哪些呢?不如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心腦血管疾病的內容吧!

  心腦血管疾病成因

  事實上,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原因非常的多,因而很多人其實從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心腦血管疾病的徵兆。那麼心腦血管疾病的成因都有哪些呢?事實上,除了膽固醇過高以及自由基之外,肥胖、運動不足以及高血壓等因素都是心血管疾病的成因。

  高血壓

  心臟收縮、擴張時,血液會對血管壁產生壓力,這就是所謂的「血壓」。所謂的高血壓是指以強大的壓力送出血液,進而對血管壁產生負擔,間接導致動脈硬化。而且動脈硬化也會使「高血壓」惡化,造成惡性迴圈。

  再者,如果高血壓持續的話,則冠動脈也會硬化,結果導致血液無法充分供給心肌,進而提高罹患狹心症、心肌梗塞的危險性。

  高脂血症

  當血液中的膽固醇及中性脂肪等脂肪成分超過一定的比例時,就是所謂的高脂血症。過剩的脂肪會產生變性,附著在動脈壁上,進而引起動脈硬化。

  糖尿病

  糖尿病是指血液中的糖分過多,在這種情況下,會影響脂肪的代謝,附著在動脈內壁上的脂肪也會跟著增加。另外,血液中的血小板也會容易凝固,進而阻塞血管。

  肥胖

  肥胖是引起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危險因子。

  缺乏運動

  缺乏運動是造成肥胖的因子之一,再者,身體不活動的話,心肺機能也會降低,對心臟、血管的負擔也會加大。

  壓力

  壓力除了使動脈硬化及高血壓惡化之外,還會危害到控制心臟功能的自律神經,並影響荷爾蒙的分泌,提高心臟病的罹患機率。

  再者,美國的瑪雅.福利多曼及雷伊。H.羅間曼等二位醫學博士,透過統計調查,把不太能夠承受壓力的性格,分為「A型人」及「B型人」。「A型人」==具有攻擊性、精力充沛、不服輸、在職場上給人的評價是工作能力很好,這種人很容易出現壓力。因為會時常出現不安的狀況,因此很容易罹患心臟疾病及高血壓等迴圈器官系統的疾病。「 B型人」==個性一板一眼、過度認真、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及看法、做事情過於細心。容易罹患憂鬱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器官的疾病。

  抽菸

  香菸當中所含的尼古丁,具有收縮血管的作用,也是導致血壓、心臟脈搏數字提高的原因。因此,抽菸會導致動脈硬化及高血壓,或使上述二種疾病惡化,也很容易引起狹心症及心肌梗塞。

  酒精

  飲酒過量會誘發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疾病。再者,酒精也有促進血液迴圈的作用,如此一來,心臟的幫扶活動也會跟著活潑化,間接造成心臟的負擔。

  遺傳的素質

  有些人天生膽固醇值就很高,有些人的遺傳基因很容易造成動脈硬化。

  另外,男性女性除了性別差異之外,動脈硬化的進行情況也不同。女性到更年期之前,因為性荷爾蒙的關係,導致動脈硬化的情況並不明顯,因此心臟組織也會受到保護。可是過了更年期之後,女性罹患動脈硬化的危險性,則跟男性一樣。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食物

  1.多食魚

  魚肉富含甲硫氨酸、賴氨酸、脯氨酸及牛黃氨酸的魚類等優質蛋白,有改善血管彈性、順應性及促進鈉鹽排洩作用。

  此外,富含W-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魚油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減少脂質沉積及改善纖溶功能。

  2.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

  富含精氨酸補腎填精食物有助調節血管張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管舒張因子--氧化的合成,減少血管損傷。這類食物有海蔘、泥鰍、鱔魚及芝麻、山藥、銀杏、豆腐皮、葵花子等。

  海蔘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18種氨基酸***其中8種是必需氨基酸***;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多種活性營養成分,如刺蔘酸性粘多糖、刺蔘皁甙、刺蔘脂質、刺蔘膠蛋白、牛磺酸、SOD、谷胱甘肽、性腺色素等,對心腦血管病患者食療有很大好處。

  3.多吃富含葉酸食物

  若膳食中缺乏葉酸及維生素B6、B12,會使血中高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易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促進粥樣硬化斑塊形成;而補充葉酸對降低冠心病和中風的發病率有重要作用。

  專家建議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病人,應注意多攝食富含葉酸的食物,如紅莧菜、菠菜、龍鬚菜、蘆筍、豆類、酵母及蘋果、柑桔等。

  4.多攝入天然抗凝與被動脂食物

  攝食此類食物有助減少心肌梗死與缺血性中風。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黑木耳及含吡嗪類物質如大蒜、洋蔥、青蔥、茼蒿、香茹、龍鬚菜及草莓、菠蘿也有一定的抗凝作用。

  番茄紅葡萄、桔子中含少量類似阿斯匹林水楊酸抗凝物質。被動脂食物有螺旋藻、香芹、胡蘿蔔、山楂、紫菜、海帶、核桃及橄欖油、芝麻油等。

  5.晚飯後可飲食5--10ML食醋

  這樣能夠軟化血管,降低高血壓,對預防心腦血管病有一定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