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心理健康的手抄報格式樣板

  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令人堪憂。讓中=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時代的要求。心理健康手抄報你知道怎麼做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供大家學習參考。

  關注心理健康的手抄報的圖片參考

>

  關注心理健康的手抄報參考圖片***1***

  關注心理健康的手抄報參考圖片***2***

  關注心理健康的手抄報參考圖片***3***

  關注心理健康的手抄報參考圖片***4***

  關注心理健康的手抄報參考圖片***5***

  關注心理健康的手抄報參考圖片***6***

  關注心理健康的手抄報的資料參考

  一、運動怡情

  運動可以調控情緒,而情緒是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可以促進身心健康,不良情緒則危害身心健康。有關情緒對身心的影響在我國古代醫學著作中早有記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現在,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保持良好的情緒非常重要。運動是治療情緒低落的一劑良方,可以給我們帶來愉快和喜悅。

  來自心理學的研究證據顯示,運動的確具有調節情緒的功能。古典情緒理論認為,情緒是一種能量或動機。規律運動或增加身體活動量不但可以提升體適能,也有助於整個人體的健康,還能增進人際互動與心理、情緒的改善。運動除了可以減輕沮喪,也可以改善心情,舒緩壓力,產生愉快的感覺。個體在從事運動時,可以將平日所累積的壓力、疲勞、不滿等負面情緒加以宣洩、轉移與轉化成為自信的、使人愉悅的、有信心的正面力量,在肯定、愉快與自信的感覺中提升個人心理和生理的幸福感並得到新的力量。

  有規律地從事中等強度活動的鍛鍊者,每次活動20~60分鐘,有助於情緒的改善。用力的運動可使人減少情緒上的負擔,甚至能減輕因精神壓力的偶發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負擔,這和人們在憤怒的時候想要摔東西的遷怒和宣洩一樣。而運動確實是一種有效減低壓力的方法,許多運動參與者在運動完後都有一種身心舒暢的感覺,當遇上工作繁忙、加班趕工或情緒低落時,可嘗試安排一點時間從事自己喜歡的運動,在這段時間將精神和注意力轉移到喜歡的運動上,藉以抒發自身所承受的壓力,避免壓力折磨生理或心理,當心情或情緒好轉後,人的活力就像充滿電力的電池一樣,又可以迎接新的開始。

  通過參加體育鍛煉特別是參加自己喜歡和擅長的運動專案,可以使人從中得到快感和自信。經常進行體育活動的人,大腦會分泌一種可以支配人心理和行為的肽類。這種具有魔力的肽類有振奮人心的作用。體育鍛煉是使中樞神經系統得到適度應激並達到愉快水平的工具。因此,參加體育活動,可以使煩惱、不安、寂寞、自卑等不良情緒得以解除,使個體處於積極的情緒狀態之中。“愉快可以使你對生命的每一次跳動,對於生活的每一個印象都易於感受,不論軀體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體發展,身體健康”***巴甫洛夫***。另外,體育鍛煉對神經衰弱症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改善和治療作用,對減輕由緊張和壓抑而引起的神經系統疾病無疑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運動建心

  運動可以改善我們的心態,消除壓力。笑對生活。現代人面對的壓力往往是長時間、不間斷的,工作壓力、家庭壓力、社會壓力、生存壓力撲面而來。這些壓力使人們的精神高度緊張,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若長此以往,將造成失眠、精神不能集中,更嚴重的會誘發各種心因性疾病。而運動給我們提供了保持良好心態的重要途徑。

  堅持運動可以讓我們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保持健康的心態。身體的自我概念包括一個人對自己體育能力的評價,對自己身體外貌的評價,對自己身體抵抗力健康狀況的評價。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比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對自己的評價更為積極,有助於建立一個良好的身體自我概念,提高自我價值和自尊心。

  參加運動時,新陳代謝加快,適量出汗,運動結束之後往往會感到渾身輕鬆、心情舒暢,人在鍛鍊之後食慾會有所提高,睡眠質量也會得到改善,所有這些對緩解壓力、保持良好心態、增進心理健康都是大有益處的。

  運動可以作為一種預防壓抑症狀的手段,特別是心境很差、精神不振的人常常從運動中獲益,這是因為人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各種感覺資訊輸入機體而引起喚醒水平的提高,繼而精神振奮。在工作和生活中,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通過運動可以降低腎上腺素受體的敏感性,擺脫煩惱,振奮精神。經常從事運動會降低心率和血壓,減輕特定的應激對生理的影響。多項研宄證明,四個星期的規律鍛鍊可以大幅度降低憂鬱症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