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數學手抄報簡單

  資料1:

  數學符號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數學王國裡亂糟糟的,沒有任何秩序。0~9十個兄弟不僅在王國中稱王稱霸,而且他們彼此之間總是吹噓自己的本領最大。數字天使看見這種情況很生氣,於是就派“>”、“<”和“=”三個小天使到數學王國,要求他們一定要讓王國變得有秩序起來。

  三個小天使來到了數學王國,0~9十兄弟輕蔑地盯著他們,“9”問道:“你們三個是幹什麼的?我們的王國不歡迎你們。”

  “=”天使笑了笑說:“我們是天使派到你們王國的法官,幫助你們治理好你們的國家。我是‘等號’在我兩邊的數字總是相等的;這兩位是‘大於號’和‘小於號’他們開口朝誰,誰就大,尖尖朝誰,誰就小。”

  0~9十兄弟一聽他們是數字天使派來的法官,以及“=”的介紹,都乖乖地服從“>”、“<”和“=”的命令。 從此以後,數學王國越來越強盛,而且有著十分嚴格的秩序,任何人都不會違反。

  設計圖

  資料2:

  數學家蒲豐的故事

  一天,法國數學家蒲豐請許多朋友到家裡,做了一次試驗.蒲豐在桌子上鋪好一張大白紙,白紙上畫滿了等距離的平行線,他又拿出很多等長的小針,小針的長度都是平行線的一半.蒲豐說:“請大家把這些小針往這張白紙上隨便仍吧!”客人們按他說的做了.

  蒲豐的統計結果是:大家共擲2212次,其中小針與紙上平行線相交704次,2210÷704≈3.142.蒲豐說:“這個數是π的近似值.每次都會得到圓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擲的次數越多,求出的圓周率近似值越精確.”這就是著名的“蒲豐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