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節氣如何養生調理

  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悄悄的來臨了。這意味夏天真正開始了,溫度逐漸上升,雨量充沛。那麼在芒種時節,我們應該如何做好養生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芒種節氣的養生方法吧。

  芒種節氣養生調理

  1、注意晚睡早起 避開陽光直射

  中醫表示,芒種節氣的來臨,表明了夏季炎熱的氣候開始逐漸形成了。但是也需要注意晚睡早起,稍微接受陽光的照射,不但可以適應陽氣的充盛,還有利於氣血的執行,振奮精神。但是千萬要注意,必須要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

  2、多補水,要午休

  中國有些地方有諺語說:“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這形象地表現了人們在這個時節的懶散。醫生提醒,首先要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輕鬆、愉快的狀態。夏日晝長夜短,午休可助恢復疲勞,有利於健康。芒種時氣候開始炎熱,是消耗體力較多的季節,要注意補充水分,多喝水。

  3、勤換衣,勤洗澡

  芒種過後,午時天熱,人易出汗,衣衫要勤洗勤換。為避免中暑,芒種後要常洗 澡,“陽熱”易於發洩。但須注意的一點,在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中國有句老話“汗出不見溼”,若“汗出見溼,乃生痤瘡”。洗浴以藥浴最能達到健身防病之目的。

  4、做好預防措施

  當人體大量出汗後,不要馬上喝過量的白開水或糖水,可喝些果汁或糖鹽水,以防止血鉀過分降低,適當補充鉀元素則有利於改善體內鉀、鈉平衡。

  5、情志養生

  芒種時風火相煸,人們也易感到煩躁不安,此時要調適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暢 ,胸懷寬廣,以防情緒劇烈波動後引發高血壓、腦血管意外等心腦血管病。應使自己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忌惱怒憂鬱,這樣可使氣機得以宣暢、通洩得以自如。

  6、易發熱傷風 禁睡地板以及在室外露宿

  夏天容易患感冒,中醫稱之為"熱傷風"。其常見的症狀為流涕、鼻塞 、打噴嚏,有時還出現發熱、頭痛等症狀,甚至有的患者還會出現嘔吐、腹瀉的症狀。可以通過在飲食上飲用綠豆湯、金銀花露、菊花茶來清熱解暑,同時還要忌食油膩、酸腥、麻辣的食品。

  7、按摩豐隆穴健脾胃祛痰溼

  豐隆穴乃足陽明胃經的絡穴,經常按摩此穴有健脾胃祛痰溼的作用。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後取這條線的中點,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 前緣外側1.5寸,大約是兩指的寬度,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這個地方就是豐隆穴,每天按壓1 到3分鐘。

  8、飲食宜清淡

  飲食調養方面,唐朝的孫思邈提倡人們“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又說:“善養生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在強調飲食清補的同時,告誡人們食勿過鹹、過甜。在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汗易外洩,耗氣傷津之時,宜多吃能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飲食。老年人因機體功能減退,熱天消化液分泌減少,心腦血管不同程度地硬化,飲食宜清補為主,輔以清暑解熱護胃益脾和具有降壓、降脂功能的食品。

  芒種節氣預防疾病

  1、預防口舌生瘡

  中醫認為心與小腸相表裡,芒種開始,溼熱更重,如溼熱內積,心火重,小腸積熱,就會出現小便黃短,舌紅苔黃,大便祕結,口舌生瘡。此時應該少吃辛熱之品,如白酒、羊肉等。多吃黃瓜、青菜、綠豆。

  如出現上述症狀,輕微時可用竹葉3克、麥冬5克、金銀花3克泡水飲。兼見大便祕結的可加大黃2克。如出現尿頻、尿痛的就應看醫生。

  2、提防熱傷風

  進入夏季,雨水較多,溼度加大,人們也容易患上感冒,中醫的角度稱為“熱傷風”,症狀大多是流涕、鼻塞、打噴嚏,有時還出現發熱、頭痛等,個別患者還會出現嘔吐、腹瀉症狀。

  在飲食上可飲綠豆湯、金銀花露、菊花茶、蘆根花以清熱解暑。同時忌食油膩、黏滯、酸腥、麻辣的食品,如糯米飯、油炸食品、海魚、甜食。慎用補品,發熱時不要吃人蔘及冬蟲夏草、紫河車、鹿茸等溫性補品,也不要吃羊肉、狗肉。

  3、小心婦科病

  婦女易患白帶多而黃等婦科疾病,應少吃辛熱食物,多吃一些清熱利溼之品,如綠豆,還應常吃健脾利溼之品,如薏米、山藥、白扁豆、粳米粥。

  4、要防心臟疾病

  芒種節氣,氣溫更高,溼度更大,心臟負荷逐漸加重,有心臟病、冠心病的人要注意保養,少熬夜,避免工作過分緊張,生活要有節奏,可以吃一些保養心臟的藥食,如麥冬5克、桂圓肉5克泡水飲,氣虛乏力者可以加西洋參3克,或桂圓蓮肉小棗小米冰糖粥,或麥冬桂圓肉枸杞菊花茶。

  5、避免外溼傷身

  儘量少在潮溼的地方。如果條件允許,可使用抽溼機或在牆角放置乾燥劑,保持室內溼度適中;陰雨天氣時注意關閉門窗,等到天晴後及時開啟門窗,保持空氣流通,以祛除溼氣;外出時攜帶雨具以防淋雨;出遊時不要坐在陰冷潮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