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養生保健常識

  小暑天,熱炎炎,送叮嚀,祝體健。涼開水,清晨飲,面色潤,牙不鬆。粥一碗,瓜一塊,抗煩躁,心兒爽。睡眠足,遠暴晒,少疾病,永不老!今年的小暑將要到了,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閱讀。

  小暑養生的5個保健常識

  ——宜少動多靜

  從中醫理論方面講,小暑時人體陽氣旺盛,陽氣具有護衛體表、抵禦外邪的功能。只有保護好自身的陽氣,人體才得以健康無恙。小暑時氣候炎熱,人體能量消耗較大,此時宜遵循“少動多靜”的養生原則,以免陽氣外洩太過。每天作息應有規律,除了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外,也要注意勞逸結合,運動時一定要掌握好強度,避免強度過大。

  ——勿久坐木

  俗話說:“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小暑節氣氣溫高、溼度大,久置露天的木料,如小區或公園裡的木椅木凳,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乾的,可是經太陽一晒,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如果人在上面坐久了,可能誘發痔瘡、風溼和關節炎等病,因此小暑節氣時不宜在木質凳椅上久坐。

  ——飲食養生

  俗話說“熱在三伏”,小暑節氣恰在初伏前後,因此在飲食上應注意清熱祛暑,宜多食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苡仁、豬苓、澤瀉等材料煲成的湯或粥,多食西瓜、黃瓜、絲瓜、冬瓜等蔬菜和水果。也有人將小暑節氣的飲食概括為“三花三葉三豆三果”。

  “三花”指金銀花、菊花和百合花,此三花在藥店裡有售,適合沖泡成茶,是消暑佳品;

  “三葉”是指荷葉、淡竹葉和薄荷葉,此三葉也可在藥店裡買到,也適合沖泡;

  “三豆”是指綠豆、赤小豆和黑豆,中醫稱之為“夏季滅火器”,能清熱降火;

  “三果”是指西瓜、苦瓜和冬瓜。

  ——運動養生

  小暑時節運動強度應避免過大,可選擇在早晨或傍晚進行散步、太極拳等運動,也可選擇游泳、瑜珈、旅遊等。無論選擇何種運動方式,都應注意避免運動後大汗淋漓。

  ——情志養生

  小暑時節氣候炎熱,人容易煩躁不安,在情志方面要注意保持“心靜”。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戒躁戒怒,保持心氣平和,做到“心靜自然涼”。

  小暑養生保健方法

  小暑養生方法1:“熱天莫發火,發火是自作”

  小暑時節,氣候炎熱,人易煩躁不安,然發火則心神受損。《靈樞·百病始生》曰:“喜怒不節則傷髒”,中醫養生主張一個“平”字,即在任何情況之下不可有過激之處,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說。所以炎熱夏天人們常說“心靜自然涼”。

  小暑養生方法2:小暑多吃麵食

  江蘇等地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長了肉”的說法,這“糕屑”就是炒麵;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麵可解煩熱,止洩,實大腸。“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伏天人們有吃餃子、麵條的食俗。古時麵條又稱湯餅,張岱《夜航船》中就有“魏作湯餅,晉作不託”之語。《魏式春秋》上雲:“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小暑酷熱難耐,為什麼還吃令人淌汗的熱湯麵呢?《荊楚歲時記》載:“六月伏日進湯餅,名為辟惡。”古時人們認為農曆五月是惡月,到了六月就應該辟惡,而“以熱制熱”法一向是中醫養生專家提倡的夏暑養生良方。此時節新麥方熟,吃上兩碗新小麥做成湯麵,淋漓地出一身大汗,既嚐鮮又驅瘟疫邪氣,是何等快意!且傳統醫學認為,小麥味甘,性涼,有養心安神,益氣除熱,除煩止渴,和五臟,調經絡,利小便之功效。

  小暑養生方法3:六月六飲羊肉湯

  “六月六,請姑姑”,晉南地區稱是日為“回孃家節”,據說與狐偃的傳說有關。農村的風俗是要請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民謠雲:“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羊肉鮮嫩,味甘性溫,《本草綱目》載,羊肉“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力,益腎氣”,是助元陽、補精血、益勞損之佳品。中醫學認為,夏天吃羊肉,可以去溼氣、避寒冷、暖胃生津、保護胃腸,這與《黃帝內經》所載“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觀點是相契合的。故徐州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的說法。

  小暑養生方法4:小暑時節多晒黴

  川北旺蒼“六月六,晒紅綠”的民諺流傳甚廣。這一天是一年中日照時間最長,陽關輻射最強的日子,鄉村人家多會選擇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櫃裡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晒,好好消毒一番,以去潮去溼,防黴防蛀。鄉間還有“晒水”的習俗,將暴晒熱的水給小孩洗澡,說對面板病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小暑養生口訣推薦

  小暑少動心平和,

  游泳瑜珈太極歌,

  苦瓜果蔬粥湯品,

  規律休眠情緒穩,

  夏練三伏百步走,

  避暑勝地好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