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小課題研究方案範文
課程研究強調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力圖通過建立課程標準、設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化資訊科技教育。下面是小編帶來關於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一***
一.研究的課題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有效的合作學習
二.研究的背景
隨著21世紀人才培養模式的多元化發展趨勢,隨著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合作學習”方式正日益受人們的關注,成為教育教學研究與探討的熱點。《美術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自主、探究與合作是學生學習美術的重要方式。”因此,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已是教學改革的大勢所趨。自2000年進入新課改以來,合作學習已成為中小學美術課堂上的一大亮點,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教學中設計並運用了合作學習這一教學策略,使課堂討論甚熱烈,氣氛相當活躍,教師教得愉快,學生學習有趣。課堂上出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可喜局面。
三.研究的目的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的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有助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有助培養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和能力。通過小組成員間的互相幫助,實現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作為合作學習的組織者——教師,如何讓學生走出誤區,使學生有效地進行合作學習,真正在集體中獲得個人生動活動的發展,我想這是每個教師必須要考慮並解決的問題。
四.研究的主要內容
1.讓學生積極的相互支援、配合,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的互動;
2.讓學生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
3.使所有的學生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並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信任,有效地解決小組內衝突;
4.對於個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合作。
五.課題研究的實施計劃
1.制定研究計劃,課題組會議,交流個人課題思路,學習課題資料
2.課題組會議,學習合作學習資料,交流學習心得和課題研究得失
3.課題組會議,學習合作學習資料,交流課題研究得失,彙報課題研究課
4.課題研究會議,學習資料,聽課題組研究課,寫聽課反思
5.上交課題研究論文及各項資料
***二***
豐富的校園生活,使學生個性特長在這裡得到充分發揮,讓酷愛美術的學生在能盡情揮灑手中的畫筆,自由放飛心中的夢想,勾勒出一幅幅七彩的畫卷,為我們校園生活增添光彩!小學美術是一門必修的藝術教育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的重要途徑,它對於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活動的目的:
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使學生的美術特長得以更好的發展,更深刻的瞭解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創新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審美素養,培育出美術人才為目的。
二、活動的內容:
***一***能夠使學生了解一些簡單的美術基礎知識,瞭解美術種類及常用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使學生滲透基本知識的訓練,對於簡筆畫、剪紙進行基礎性訓練,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解決課堂中難以解決的問題。
***三***激勵學生自主的參加校園環境佈置,如:設計黑板報、牆報、手抄報等實踐活動,使學生的特長得到發揮和鍛鍊,最終達到師生共同進步。
***四***培養學生觀察與熱愛生活的習慣,以校園中的好人好事以及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為主旋律,創作出內容積極向上,催人奮進的作品,培養學生的德育及審美能力。
三、活動方式: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學生對美術這門學科的熱愛。
***一***名作欣賞:
指導學生蒐集各種有關少兒優秀作品,欣賞討論學習作者如何觀察生活、構思、取材,怎樣著筆,作畫表現生活,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
***二***講授美術知識:
使學生掌握美術基礎知識,加深學生對美術理解,激發其創作的熱情。
***三***自辦畫刊:
組織學生學習並創作班級的黑板報、手抄報,佈置班級牆報,要主題鮮明,佈局合理,讓學生有一個施展才藝的展示臺。
***四***作品展覽:
舉辦美術展覽、交流、評價、總結學習成果,使學生能夠有展示自己的舞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更加熱愛美術這門藝術學科。
四、具體安排:
三月:各年級制定興趣培養髮展主題。
四月:課堂教學有針對性輔導,學生創作階段。
五月:籌備學生作品展覽,迎接區、市級美術作品展覽。
六月:展覽活動,促進學生互動交流、提高。
***三***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是初中美術教學的重要任務。而作為其主要課業的欣賞教學,由於傳統授課形式和教學方法的束縛及教學條件的制約,目前。有些學校包括我們學校在內遠未發揮它應有的作用。為了搞好欣賞課教學,我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結合學生特點,調整教學內容。
人類幾千年的發展歷史給我們留下了數不清的藝術珍品。在中學有限的課時內無法使學生全面瞭解這些作品,只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對作品進行篩選,突出重點,以點帶面,才能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
改革開放以來,不同流派的美術作品,尤其是現代派作品在我國迅速傳播,改變了多年來寫實作品佔統治地位的局面。對現代派作品如何認識、如何欣賞已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任務。當代中學生思維敏捷,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對新事物有探索精神。為此,我在教學中加大了現代作品的比重和授課時數,並進行對比教學,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改變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參與意識,我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多用討論式和問答式。由於給了學生極大的自由,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很高。例如,在立體派美術作品的欣賞課教學中,我把兩課時集中為一次上。課前,給學生布置任務,蒐集有關資料,包括畢加索的生平、作品介紹,畢加索及立體派的作品等。我做了充分的教具準備,包括畢加索的大幅作品,自動幻燈機及立體派作品幻燈片等。上課時,把準備好的作品及學生蒐集到的作品都掛出來,並組織學生自由討論:立體派美術作品有什麼特徵?是在什麼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雖然這種討論非常不成熟,但是卻開啟了學生思維的大門。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適機進行小結:①立體派產生和主要活動的時間:1906年——1920年;②立體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畢加索;③產生地點:法國;④表現形式和產生的思想來源:把物像分解成幾何形體切面再互相重疊。它的產生和後期印象派塞尚熱衷於表現客觀物件的體面結構的創作思想密切相關。
教師重點介紹立體派的代表人物畢加索的作品:畢加索依靠主觀想象力和創造力追求客觀物件立體構造所具有的美。《亞威農少女》是立體派的開端,《彈曼陀玲的少女》是典型的立體畫。《格爾尼卡》創作的歷史背景是:德國侵略者轟炸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炸死了許多無辜的居民,畢加索懷著十分憤怒的心情,揉合象徵、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創作了這幅畫。整個畫面動感極強,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劇色彩,強烈地體現了作者愛國主義的情感。
教師經過提問、解答,並結合放幻燈片,把立體派作品和其他流派的作品進行對比講解,達到了使學生感受深刻,能初步闡述立體派作品的特徵和內涵,能用正確的觀點分析作品的目的。
三、全方位進行藝術欣賞活動,創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
美術欣賞不應侷限於課堂教學,應多層次、全方位地進行。例如,舉辦全校性的美術作品展覽,包括名家作品和學生作品展覽;請專家來校講學;帶領學生去美術館參觀畫展等,都有助於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另外,我覺得作為我們專業的美術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要厚積而薄發,要從文學、詩歌、音樂等方面汲取營養,盡力使自己的講課達到“小說般的情節,相聲般的幽默,詩歌般的激情”,開擴學生的眼界,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陶冶學生的情操,不斷提高他們的藝術素質和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