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方案範文3篇

  課題研究的方法有問卷調查法、訪談、個案研究、實驗法、觀察法、文獻研究等。下面是課題研究方案範文,歡迎參閱。

  課題研究方案範文1

  一、課題的提出為什麼提出這個課題

  新課程強調教學面對全體學生,要求學生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生生合作、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

  我校是一個城市與農村結合的初中,從目前我校學生學習化學的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處於一種應付式的學習,學習只是迫於升學的壓力之下,學習缺乏主動性,不善於與他從交流共享學習的樂趣,學習任務不能按時完成或完成質量不高等。開展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研究,有助於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交流、互相評價,有效喚起學生有效地喚起學生學習熱情,及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主動共同探求知識奧祕的動力。將學生從一種被迫學習的狀態引導到一種自覺自發的學習狀態,培養學生對學習化學長久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學習化學的樂趣,感受與交流共享的樂趣,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能力,提高學習化學學業水平。

  二、課題研究的物件

  九年級一至四班全體學生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及內容:

  研究目標:通過對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研究,分析初中化學教學的現狀以及開展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必要性;分析合作學習的操作環節,提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促進學生成績的提高;全面瞭解初中化學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以及相應的措施;取得理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初步掌握提高初中化學實驗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並完成實踐性成果和理論成果。

  研究內容:

  1科學組建合作小組的研究:如何合理分配互助合作學習小組的人員和人數;

  2選擇有合作價值的學習任務的研究:如何制定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規範和學習目標;

  3提高小組成員的合作技能的研究:如何在小組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學習的能力;

  4建立合理的“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的研究:如何對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效果進行評價。

  四、課題研究手段與方法

  行動研究法:關注並研究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及兩者的默契程度;

  個案研究法:選取具有典型性的案例研究分析,並對優秀個案予以推廣;

  觀察法:教師通過多方面觀察,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潛力;

  調查法:通過問卷等形式瞭解學生自我評價情況。

  五、課題研究過程與人員分工

  1準備階段:查閱有關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研究的資料,制定研究方案。選定研究班級,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瞭解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況,並進行初測,根據班級學生的性別、學業、興趣、個性特點等因素,將學生按一優、二中、一差分成四人一組互助合作學習小組。並制定小組學習目標及學習要求,初步制定小組學習評價的方式和方法,制定量化評分表。

  2實施階段:按小組開展互助合作學習活動,以單元教學為單位,每單元教學結束進行統一測驗,結合測驗成績和平時小組互助合作學習中的表現等諸方面綜合考查每一位同學在小組、全班中的進步,考查小組整體的學習水平,並與平行班級作適當的比較。並根據每位學生在小組中的表現,對小組成員進行調整,以使小組組合達到最優化。定期蒐集整理資料,撰寫研究記錄和教學反思。

  3總結階段:整理研究材料,撰寫術論文,進行研究工作總結,準備結題材料。

  課題研究方案範文2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1、本課題的核心概念:小學生自主學習習慣

  我認為小學生“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中一種積極自覺的學習行為。是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引導下,學生髮現問題,調查研究,動手操作並進行自我支配、自我調節和控制,從而獲取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

  2、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要改變過去那種權威式的教學關係,不是讓學生在教師、家長的壓力下學習,而是自主地、主動地去學習,以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生動活潑的學習局而,把學生從沉重的學習負擔中解放出來。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及研究方法

  1、課題研究的內容:

  1、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1從小培養閱讀習慣

  2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3培養常用工具書的習慣。

  4培養學生有效的預習的習慣

  5培養學生善做自主學習筆記的習慣。

  6培養學生善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並勇於追根究底的習慣。

  7認真複習、獨立自主的完成家庭作業的習慣

  2、自主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與方法的培養和指導。

  1掌握方法,鼓勵閱讀

  2優化課堂結構,減輕課業負擔

  3提出要求,自主探索

  4、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5、培養學生在親歷活動中養成學習的習慣

  6、要發揮表揚的功效

  2、擬定步驟:

  1、現狀調查及分析20xx.3——20xx.4

  2、擬定可行性措施20xx.4——20xx.5

  3、可行性措施的實施20xx.6——20xx.9

  4、效果調查與分析教學案例分析20xx.10

  5、研究總結撰寫結題報告20xx.11

  3、課題研究的方法:

  1、調查法:採用問卷調查、個別談話和學生座談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調查。

  2、行動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並及時積累,積極思考、研究,邊研究邊實踐,促進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

  3、經驗總結法:採用問卷調查、個別談話和學生座談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調查,與第一次調查進行比對,得出研究效果。

  三、課題研究讀書學習計劃以及具體時間安排

  研究過程中完成一定量的讀書筆記。與同事溝通,及時交流研究進展資訊和學習、研究體會。

  為了很好的完成本課題的研究工作,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在完成日常教學及其他工作之餘,抽取一定的時間閱讀一些教育理論書籍。

  1、所讀書目:

  ·《學生兵法.做自主學習的主宰》歐陽芬,孟微微,周山豹吉林大學出版社

  《全新正版.走進杜郎口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崔其升,謝金國中國林業出版社

  相關的期刊篇目

  2、閱讀設想:

  從即日開始至20xx年10月期間,每天在工作之餘,抽取40—60分鐘的時間完成預設的讀書量。

  3、具體時間安排:

  完成《學生兵法.做自主學習的主宰》閱讀的時間為20xx.3—20xx.6

  完成《全新正版.走進杜郎口自主學習教學模式》閱讀的時間為20xx.4—20xx.7

  完成相關的期刊篇目的閱讀時間為20xx.9—20xx.10期間的適宜時間。

  四、完成讀書筆記的具體時間安排

  1.網上收集理論知識,學習相關知識

  2.《學生兵法.做自主學習的主宰》歐陽芬、孟微微、周山豹吉林大學出版社

  3.《全新正版.走進杜郎口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崔其升,謝金國中國林業出版社

  4.每天讀書30分鐘,每月寫三篇讀書筆記

  五、完成課例分析的具體時間安排

  1、20xx年6月完成研究案例分析現狀調查及分析

  2、20xx年10月完成教學案例分析

  六、申請結題

  20xx年11月完成課題研究,申請結題。

  研究結果以論文或報告的方式表現。

  課題研究方案範文3

  課題標題:民族地區小學中段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研究

  所屬學科:語文

  研究方法: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口語交際的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但老師們往往輕視這一環節。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由於受民族方言影響,不能在交際情景中用普通話準確的表達。民族地區學生由於視野的侷限,在交際情景中無話可說,缺乏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興趣。因此,我希望利用課標要求和“教學排序”等理論,研究出適用性,操作性強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的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二,課題界定

  “民族地區”,主要指少數民族聚居區。“口語交際教學策略”是指在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中的序列計劃。師生間連續的有實在內容的交流技巧及對數學活動的調節,控制過程。

  本課題以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部分學校三四年級口語交際教學活動的調查為基礎,針對其現狀展開研究。

  三,課題支援性理論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

  2,孟軻指出:“盈科而後進。”

  3,美國查爾斯M拉格魯斯的“教學排序”論。

  四,研究內容

  1,調查民族地區小學中段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展開分析,指導研究。

  2,在教學活動中探究科學的序列計劃與交流技巧。研究對教學活動的調節,控制。

  五,研究過程

  1,調查階段20xx年6--8月。調查恩施州部分學校三四年級口語交際教學活動的現狀,完成課題方案的設計,向恩施州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申報課題,請求立項。

  2,思辨階段20xx年9月。深入學習孟軻及拉格魯斯的教育理論,與實際聯絡,展開分析,指導研究。

  3,實施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5月,在理論指導下展開學習實踐,實施研究。並請專家指導,以手記等形式展開中期研究成果。

  4,總結階段20xx年6月至8月,總結,反思,撰寫結題報告,上交研究成果。

  六,預期成果

  1,調查報告一份

  2,研究隨筆,案例,教學反思,小論文若干篇

  3,結題報告一份

  4,反思隨筆若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