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患者怎麼護理的技巧

  肝炎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嚴重危害患者和他人的健康。那麼肝炎患者有哪些護理方法呢?接下來小編和你一起了解肝炎患者的護理方法吧。

  肝炎患者的護理技巧

  1.適量鍛鍊

  肝炎病人出院時,一般僅是臨床全愈***症狀消失,肝功能恢復正常***肝臟病變並非完全消失,急性肝炎一般在病後6個月才能完全康復,出院後,可先做些輕微活動,然後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再逐漸增加運動量。但以不疲勞為原則,要保證充分的休息,半年內要節制性生活,女性還應避免懷孕,肝炎病人痊癒後,可以恢復正常工作。但病情穩定的慢性肝炎和代償期肝硬化病人不宜擔負重體力勞動。適量的鍛鍊,會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2.規律服藥

  病情可以控制的慢性肝炎出院後,一般為鞏固療效和防止病情反覆,醫生會讓病人出院帶些長期服用或應急的藥物,按照醫生的醫囑規律服藥,考慮到肝臟的負擔,一般藥物品種不宜過多,用藥具體問題,應根據病史、體徵,以及現用藥的情況加以選擇,切不可擅自濫用藥物,以防肝臟損害。

  3.飲食合理、營養豐富

  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肝炎患者出院後根據自己的病情,合理的飲食,要低脂肪、低糖、高營養、高維生素飲食,注重一日三餐的合理搭配,軟硬適宜、清淡飲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肝細胞的恢復和再生,且有利於病情的及早康復。

  4.勞逸結合、暢情致

  肝炎患者出院後,會有一定的心理負擔,肝主情致,肝炎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個人的免疫狀態,而免疫狀態又與個人情緒密切相關。過重心理負擔,情致不暢只會影響預後,對病情毫無益處。所以,對於乙肝患者來說,樂觀地面對現實,以一顆平常的心態面對疾病。對病情的預後是很有幫助的。

  5.定期複查

  肝炎患者出院後要定期複查,檢測病情,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一般說來,乙肝患者要定期複查的專案有:肝功能、乙肝HBV-DNA、肝臟B超、AFP、肝纖維化指標等。

  肝炎患者不能吃的食物

  1、忌葵花子

  葵花子中含有油脂很多,且大都是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等。若食用過量,可使體內與脂肪代謝密切有關的膽鹼大量消耗,致使脂肪代謝障礙而在肝內堆積,影響肝細胞的功能,造成肝內結締組織增生,嚴重的還可形成肝硬變。

  2、忌糖

  肝臟是各種營養物質代謝的場所,其中糖的代謝佔重要地位。當肝臟受損時,許多酶類活動失常,糖代謝發生紊亂,糖耐量也降低,若吃過多的糖就會使血糖升高,易患糖尿病。

  3、忌酒

  酒的主要成分酒精,對肝臟有直接的損害作用。酒精可促進肝內脂肪的生成和蓄積,長期過量飲酒的人,常常發生脂肪肝,對於原有肝炎的患者更易發生或加重病情。

  4、忌大蒜

  大蒜的某些成分對胃、腸有刺激作用,抑制腸道消化液的分泌,影響食慾和食物的消化,可加重肝炎病人厭食、厭油膩和噁心等諸多症狀。研究表明,大蒜的揮發性成分,可使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等降低,並有可能引起貧血及胃腸道缺血和消化液分泌減少。這些均不利於肝炎的治療。

  5、忌甲魚

  肝炎患者由於胃粘膜水腫、小腸絨毛變粗變短、膽汁分泌失常等原因,其消化吸收機能大大減弱。甲魚含有極豐富的蛋白質,肝炎病人食後難以吸收,使食物在腸道中腐敗,造成腹脹、噁心嘔吐、消化不良等現象;嚴重時,因肝細胞大量壞死,血清膽紅素劇增,體內有毒的血氨難以排出,會使病情迅速惡化,誘發肝昏迷,甚至死亡。

  肝炎治療的注意事項

  1.肝病要解決免疫耐受

  肝炎病毒攜帶者絕大部分為慢性攜帶者,攜帶時間越長,病毒越高治療難度就越大,對肝細胞的損害就越嚴重。造成慢性肝炎病毒攜帶者呈持續病毒感染狀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免疫耐受***即人體免疫系統對肝炎病毒及其抗原不產生免疫應答,處於免疫耐受狀態***,也是治療上最難解決的問題。

  2.肝病要因人而異

  肝病治療不能“千人一面”,據肝病治療經驗而言,幾乎每一個肝病病人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必須針對每個人的個體情況,選擇最佳的診療方案。不能不管什麼情況,一上來就採用抗病毒藥治療。醫生說,不同感染程度在肝臟中病毒的含量各不相同,治療也應該採取不同的方案。

  3.治肝病要明確目標

  治療肝病首先是要明確目標,不要想一口吃成胖子。治療肝病時,要明白處在肝病發展的哪一個階段,並因此制訂出與此相適應的治療目標,不能一提治肝炎,就是要轉陰。不同階段的肝病治療要有不同的目標,有助於減少患者盲目求醫,有助於肝病患者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