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手抄報內容

  現今的大學生具有開闊的視野,活躍的思維,追求個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滿著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時也面臨著新的心理問題和衝突。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供大家閱讀和參考。

  大學生心理手抄報圖片欣賞

  大學生心理手抄報圖片1

  大學生心理手抄報圖片2

  大學生心理手抄報圖片3

  大學生心理手抄報圖片4

  大學生心理手抄報圖片5

  大學生心理手抄報資料1

  自我減壓方法改善亞健康狀況

  自言自語 聽自己的聲音,會讓你迅速鎮靜下來,從而能很快走出心中的陰霾和混亂的思緒,這種方法類似於心理學上的“空椅子效應”。也可以大聲講話,這種方法可以調整紊亂的思緒,尤其是在緊張勞累的時候。

  張口就唱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唱歌不僅有益健康,還能抗疲勞。因為唱歌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運動,可以使聲帶、鼻腔、胸肌均獲得鍛鍊,加強胸廓肌肉的力量,顯著增進肺活量,還有助於大腦的邏輯與形象思維。

  鳴天鼓 取坐位,將兩掌搓熱後,以手掌的掌心分別掩緊兩耳,手指併攏貼於後腦勺兩側,食指疊在中指上,然後食指著力下滑彈擊枕部,使發出鼓鳴的聲響, 共彈擊20~40次,每天早晚進行。此法可提神醒腦,聰耳助聽,對耳鳴、眩暈、失眠、頭痛、神經衰弱等病症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聞香精油 此種方法時下正在歐洲和日本風行。香精油能透過嗅覺神經,刺激或平復人類大腦邊緣系統的神經細胞,對舒緩神經緊張和緩解心理壓力很有效果。

  除此以外,一些食物也可以達到適度減壓的目的,以香蕉和檸檬為代表。香蕉能幫助大腦製造化學成分血清素,它是一種可以讓大腦產生平安和快樂感的物質,含有的生物鹼成分,可以減輕焦慮、振奮精神和提高信心。檸檬能活躍思維,增強記憶,使人精神飽滿。另外,一邊工作一邊聽音樂;與同事聊聊天;在辦公室裡來回 走走,伸個懶腰;開啟窗戶,臨窗遠眺,都可以緩解緊張情緒。下班獨自散步回家,睡前泡個熱水澡等都是解壓的好辦法。

  大學生心理手抄報資料2

  心理減壓的建議與方法

  健康:清冰箱、穿得寬鬆點

  每週少吃一天肉。比利時根特市將每週的星期四定為“素食日”,鼓勵居民們在那一天不要吃肉類而改吃素。“素食日”的目的是對抗肥胖和全球變暖,因為聯合國資料顯示,全球溫室氣體中有18%來自肉製品的生產和消費,這比汽車尾氣排放的危害還要大。

  外出就餐少點一個菜。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何計國表示,國人的飯局十之八九都會有剩菜。“這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不僅多花錢,也會禍害自己的胃。”自家人吃飯,少點一個菜節約環保;宴請他人,與其點一大桌,不如為客人點道家鄉菜更貼心。

  逛超市,少買一種加工食品。何計國建議,儘量多購買水果、蔬菜、牛奶、魚等天然食品,可以減少新增劑的攝入,減輕身體的代謝負擔。

  少用一種護膚品。英國研究顯示,女性平均每年通過面板吸收超過2公斤的護膚品和化妝品。這不僅對方寸之間的面部面板是巨大的負擔,對於女性的錢包也是巨大挑戰。嘗試使用最簡單的清潔、保溼、防晒產品即可。

  清理掉冰箱中久存的食物。《新簡單主義》一書作者傑夫·戴維森指出,冰箱是家庭使用頻率最高的家用電器,但不少人的冰箱裡堆滿了吃了一半或已經過期的食物。給冰箱來次大掃除,以後只購買一週的食物,這樣你就不用強迫自己吃那些快過期的食物了。

  冬天穿輕一些的衣服。緊身的內衣、厚重的大衣,都是你禁錮自己的枷鎖。在陰鬱的冬季,不妨多選擇輕快、寬鬆又保暖的衣物,尤其袖口、領口等部位,要做到貼身但不緊繃。

  每年做一次體檢,看一次牙。體檢的錢,遠比看病少。每年洗一次牙,有齲齒要及時補,都會為你在將來省下大量的時間金錢。

  別因為無聊而吃東西。因為無聊、壓力大而吃,會讓你後悔不已。最好只在覺得餓時才吃東西。

  生活:用現金、捐掉舊衣服

  扔掉一件不穿的衣服。我們的衣櫃也符合“20/80法則”:在80%的時間裡,只會穿20%的衣服。對於許多女性來說,很多衣服買回來根本從沒穿過。超過6個月不穿的衣服,可以放入整理箱;如果有超過1年都不穿的衣服,就完全可以扔掉或捐給慈善機構了。

  出行前查好路線。90%的人都有為走錯路煩躁不已的經歷,出發前不妨瞭解好駕車或乘車路線,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

  清理廚房的“三角區”。普通主婦一生會有15年的時間呆在廚房裡。《小空間生活家》一書作者特倫斯·康倫更統計出,如果每天做2頓飯,相當於每年在廚房走75公里路程。水槽、冰箱和爐灶之間所形成的“神奇三角區”,是準備食物、清理和上菜的核心區域,除了每天必用的鍋、勺、碗盤等,其他物品都不要放在這個區域內。

  桌面上少擺放東西。很多家庭中,餐桌、茶几上都擺滿了雜物,這無形中會形成一種視覺壓力。把不常用的東西收進櫃子,檯面上只放水杯、鍾、遙控器等必備品。

  不帶錢包去逛街。傑夫·戴維森說,要讓生活簡單化,很高明的一招就是出門不要帶錢——在身無分文的情況下,從一排商店門口走過。不帶錢包逛街,能夠讓你發現散步本該帶來的簡單快樂。

  縫縫補補又三年。把那些需要縫補、改動的衣服,帶到裁縫那裡去修改。

  準備好備用物品。配1把備用鑰匙,放在親戚或朋友家。電池、燈泡等易耗品,最好在家中備一些。此外,確保家裡有至少100元零錢、電話邊有可以寫字的筆、藥箱裡有創可貼。

  行李越少越好。旅遊或出差用輕一些的箱包,裝儘量少的衣服,使用旅行裝的化妝品。將經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最上面。

  用現金買東西。西南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楊東說,刷卡時人們找不到花錢的感覺,很容易超支。除了大額支付,逛商場、超市最好統統用現金。

  學會記賬。記下一個月內所有的開支,並學會根據預算來購物,可以幫你避免“富半月、窮半月”的尷尬。

  工作:多提問、清理通訊錄

  早起20分鐘。楊東表示,很多時候,壓力來自於我們缺乏管理時間的能力。早起20分鐘,你就可以悠閒地買早餐、等車,不用因為堵車或擔心遲到而焦慮不已。

  檔案和電腦別放臥室。把檔案放在臥室裡,只會讓你煩躁不安。同樣,電腦也會讓你分心,甚至影響睡眠。

  整理手機通訊錄。有些人的電話你從來沒有撥過,也許他們也早已刪除了你的電話。不要害怕這樣會與某些人失去聯絡,在意你的人,總會有辦法找到你。

  定期“打掃”電腦。下班時把重要檔案歸類放好,清理電腦桌面,第二天上班就能有個好心情。《健康地使用電腦》一書作者羅納德·哈文指出,保持工作區的整潔,能讓你更舒適地使用滑鼠和鍵盤。

  不懂的事情馬上問。“顧及面子而不敢提問,是最浪費時間的一種方法。”楊東說,提問並不代表無知,“不恥下問”反而會博得領導和同事的好感。

  完成一件工作後,再開始另一件工作。我們的大腦並不具備多工處理能力,“東一榔頭西一棒”只會讓你手忙腳亂。最好的辦法是給事情分出輕重緩急,一件一件完成。

  搬到離工作單位更近的地方生活。如果你的工作穩定,不妨搬得近一點,這樣可以避免路途疲乏消磨掉你的熱情。

  心態:少嫉妒、不干涉他人

  要有禮貌,但不要讓周圍的人都成為你的朋友。“萬人迷”並不容易做,試圖讓身邊每個人都喜歡你,就意味著你需要做許多並不情願的事情。相反,多花時間陪陪那些真正關心你的人,他們才是你最大的財富。

  不要在嫉妒中浪費了時間。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理醫學科主任季建林說,“嫉妒心是精神的腫瘤。”當你嫉妒他人時,你的對手並不是那個人,而是你自己的這種負面心態。

  生氣時,用慢跑代替飲酒。生氣時選擇暴食或飲酒來發洩,其實於事無補。下次生氣時,你不妨嘗試出門快走或慢跑,痛快出點汗,悶氣也會一掃而光。

  遠離他人的生活。儘量少關注或干涉他人的生活,這樣並不會使你過得更好,也許還會背上“愛管閒事”的惡名。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建立自己的生活上。

  放棄那些不能改變的事情。家庭出身、身高、容貌、變心的愛人、背叛的朋友……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會因我們而變,不妨想開點,多思考那些自己能做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