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節氣如何養生

  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節氣,根據自然界的變化引入人體冬季養生的原則。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立冬節氣養生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立冬節氣養生1:注意背部保養

  中醫認為,背部是人體經脈中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陽膀胱經具有防禦外邪侵入的作用。人一旦受寒,就會損傷陽氣,出現上呼吸道感染或陳疾復發、加重等現象。對於老人、兒童和患有胃及十二腸潰瘍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暖背尤其重要,這些人最好在立冬後穿一件貼身棉背心。

  立冬節氣養生2:足部保暖

  “寒從腳下起”。腳是人體最遠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中醫認為足底穴位與人內臟關係密切,如果足部受涼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經等疾患。足部保暖一是穿好鞋,防過緊、過鬆、過薄,襪子以棉襪為好 二是平時多活動腳,以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 三是每晚睡前用溫水泡腳,水溫以50℃~60℃為宜,能消除疲勞、禦寒防凍、促進睡眠。

  立冬節氣養生3:冬季鍛鍊不可少

  但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較為僵硬,所以鍛鍊前熱身活動很重要。如伸展肢體、慢跑、輕器械的適量練習,使身體微微出汗後,再進行高強度的健身運動。衣著要根據天氣情況而定,以保暖防感冒為主。運動後要及時穿上衣服,以免著涼。此外,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禁止做劇烈運動,如打球、登山等。患有呼吸系統疾患的中老年人,應避免寒冷的刺激,運動應在日照充足時,避開早晚,以免誘發急病。老年人更應注意保暖。

  立冬節氣養生4:精神養生宜平和

  在冬季,自然界的蟄蟲伏藏,用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年春天的生機勃勃做好準備。人體此時的代謝也處於相對緩慢時期,因此,冬季養生要著眼於“藏”。“藏”的意思就是說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靜。中醫認為,人在冬季,一是要能調控不良情緒。人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學會調整控制情緒,遇事節怒,寵辱不驚。對於心中的不良情緒通過適當方式宣洩出來,以保持心態平和。二是多晒太陽。因為冬季天黑得早,光照時間短,也是容易讓人產生抑鬱情緒的一個原因。當黑夜來臨時,人體大腦松果體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強,它能影響人的情緒,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使人保持好心情。

  立冬節氣養生5:起居養生重防寒

  中醫認為,入冬以後,“早臥晚起,以待日光”是養生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說人在寒冷的冬天要早睡晚起。早睡可以養人體陽氣,起床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以後,這時人體陽氣迅速上升,血中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含量也逐漸升高,此時起床則頭腦清醒,機智靈敏。但上班族晚起可能很困難,這就要儘量做到早睡,不熬夜。

  立冬節氣養生6:室溫應保持恆定

  如果室溫過低,人感覺冷,則容易傷人體元陽。溫度過高則室內外溫差大,外出活動易外感風寒。所以,室溫應保持在18℃~22℃之間為好。但切忌緊閉門窗,要堅持開窗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動。

  立冬節氣養生7:立冬禦寒食物

  多吃主食,適當吃點羊肉、鵪鶉和海蔘: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稱為產熱營養素。所以,冬季我們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鹿肉、蝦、鴿、鵪鶉、海蔘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禦寒效果最好。

  動物肝臟、胡蘿蔔可增加抗寒能力:寒冷氣候使人體維生素代謝發生明顯變化。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並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

  海帶、紫菜可促進甲狀腺素分泌,產生熱量:人體的甲狀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狀腺素,它能加速體內很多組織細胞的氧化,增加身體的產熱能力,使基礎代謝率增強,面板血液迴圈加快,抗冷禦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進甲狀腺素分泌。含碘豐富的食物是:海帶、紫菜、髮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體耐寒的必要元素:寒冷天氣使人對體內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過轉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適應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製品、酵母、葉類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