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如何度過更年期

  更年期的種種精神上、身體上的不適,不但會讓生活品質下降,而且還會影響身體的健康,引發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等疾病。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女性度過更年期的方法,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女性度過更年期的方法

  一、飲食 均衡營養

  約8成女性受到激素分泌量逐漸減少的影響,在停經前後會出現“更年期症候群”,表現出熱潮紅、心悸、失眠、焦躁易怒、頻尿、骨質疏鬆、腰痠背痛、尿失禁等症狀。為緩解不適,許多女性選擇補充大豆異黃酮等來調節。

  其實,維持身體健康不能只靠單一營養素,建議從天然食材中攝取均衡營養。更年期婦女應在均衡飲食的前提下,適度補充鈣、鎂、維生素B群、黃豆製品、維生素C和E,同時配合運動紓解壓力和促進骨質健康,才能有效預防和改善更年期症狀。

  更年期婦女飲食營養建議自制補鈣養“心”餐。養“心”餐強調“三低一高”與“四少一多”,分別是:低油、低鹽、低糖、高纖維;少油炸、少肥肉、少油脂、少熱量、多蔬菜。女性平常可多食用番茄、奇異果或黑木耳等食物。番茄有豐富的茄紅素,對於改善血脂肪的組成有輔助效果,並具有抗氧化的能力,因此對於心血管疾病有保健效果。

  二、體質 中醫調理

  女性過了45歲,經前或經後經常心情煩悶、情緒低落、易怒、血壓升高、胸悶心悸等,月經次數變少,週期拉長,就可能是更年期綜合徵。

  更年期女性常會有心悸,但不會有胸悶、刺痛的心血瘀阻不通的缺氧現象,如果過度緊張,刺激交感神經,使心跳加速,反而會加重心悸現象,誤以為罹患心臟病。其實,只要心電圖檢查結果正常,舌下無大條青筋,就是更年期綜合徵中的常見心悸現象而已,不必太驚慌。

  心悸,是一種可感覺到自己心臟跳動的不適現象。心跳可能過快、過慢、不規則,或是以正常速度跳動。更年期女性會有心悸表現,來自於激素開始減少所致,只是多數人以為,激素開始減少一定就是虛,以為只要補一下,心悸就會減緩,其實並不是這樣。

  例如,心跳快而無力或心跳慢而胸悶,加上疲勞倦怠、說話無力、手足無力、脣淡甲淡、臉色不華、易受驚嚇、經亂、經量明顯減少、經色愈來愈淡、經來眩暈,可能是心血虛或是心陰虛***多潮熱***,可以使用逍遙散或是加味逍遙散來調整心悸狀況。

  若心跳過快而有力,精神亢奮、極度怕熱,口舌生瘡、口乾苦臭、煩躁失眠,體力尚佳、舌紅苔黃等是心陽亢盛的表現,不小心吃到人蔘、四物湯、天王補心丹,會加重心悸現象,此時來杯蓮子心茶,可減少一時的心悸之苦。

  女性生理特點之一是比較怕冷,所謂“十女九寒”,但唯一不怕冷的女性,多數是更年期婦女。一旦上了年紀,發現自己愈來愈不怕冷,反而是愈來愈怕熱,特別是下午三點過後,常會出現一陣陣有如潮水般的熱象令人不適,同時兩顴也出現狀似害羞的紅暈,就表示已經進入更年期。

  更年期潮熱***又稱熱潮紅***現象有手足心熱與心中煩熱,亦即中醫所謂五心煩熱,再加上面紅泛赤而熱,如此熱象,會讓更年期婦女不怕寒流到來,甚至寒冬薄衣。但是到了酷夏,熱象的內外夾攻,加上心煩失眠、心肝火旺,潮熱經此火上加油,令人更加難受。

  潮熱現象,中醫多數定為陰虛燥熱,既是陰虛水不足,就陽熱亢盛,可採用滋陰清熱的方式來保養。中藥如玄蔘、生地、麥門冬、天門冬、黃精、玉竹等都具有滋陰清熱、減低潮熱的功效。

  平日可多食用含水分多的蔬果,如白木耳、黑木耳、秋葵、白蘿蔔、水梨,還有富含天然雌激素的豆漿與山藥,都是能減輕更年期潮熱不適感的最佳保健食品。

  當心悸與熱潮紅現象變得頻繁時,只要請中醫師調整一下身體狀態,這些現象就會減輕或消失,不再膽跳心驚、燥熱難當。

  三、心理 學會減壓

  有些婦女在停經前後,容易有盜汗、掉髮等症狀,但其實只要藉由生活調整和營養補充,即可獲得改善。

  現代女性社會地位高且多為職業婦女,退休後面臨社會角色的改變,一時心理難以調適,壓力更大,此時生活作息若不正常,易因失眠導致情緒不穩,人際關係變緊張。建議婦女朋友,應從生活減壓與規律作息開始,預防更年期的不適,並進一步力行“活在當下”和“開心大笑”的生活哲學,放鬆地朝向生命中的“第二個青春期”邁進。

  女性更年期都有哪些症狀

  症狀一、月經紊亂

  女性更年期都有哪些症狀?是更年期婦女最普遍、最突出的表現。月經經常延遲,甚至幾個月才來潮一次,經量也逐漸減少。當雌激素越來越少,已不能引起子宮內膜變化時,月經就停止了,稱為絕經。

  症狀二、陣熱潮紅

  女性更年期都有哪些症狀?是更年期主要特徵之一,部分婦女在更年期內由於雌激素的水平下降,血中鈣水平也有所下降,會有一陣陣地發熱、臉紅、出汗,伴有頭暈、心慌,持續時間為一兩分鐘或12分鐘~15分鐘不等。

  症狀三、腰痠背痛

  女性更年期都有哪些症狀?腰背痠痛是更年期婦女骨質疏鬆的早期症狀,出現腰、背四肢疼痛,部分婦女出現肩周炎、頸椎病。

  症狀四、心血管及脂代謝障礙

  可能會出現冠心病、糖尿病。

  症狀五、神經、精神障礙

  女性更年期都有哪些症狀?有的婦女,血壓上下波動較明顯,可能有情緒不穩定,易激動,性格變化、記憶力減退等。

  溫馨貼士:

  女性更年期都有哪些症狀?以上五點就是女性更年期的主要症狀。更年期婦女要根據更年期的身心特點去進行生活與工作。既不要不顧身心變化去勉強行事,也不要謹小慎微,顧慮重重,無所事事。

  更年期是每一個女性必經的階段,就像青春期及孕育期一樣,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在40-65歲之間。更年期分為更年前期***40-45歲***、更年中期***45-55歲***、更年期後期***55-65歲***三個時期。40歲以上的女性開始步入更年期,更年期前期症狀多表現為失眠、盜汗、心煩等症狀,以腎功能衰竭、五臟失調為主因。每個時期的症狀各異,有些女性也會提前進入更年期。延緩和調理更年期,長期調養是關鍵。建議口服用本草配方的產品,比如靜心助眠口服液,調養肝腎,平衡五臟,改善睡眠,讓身體達到健康平衡的狀態。

  女性要正確認識更年期出現的生理與心理變化,更年期的某些生理與心理的失調是暫時性的、功能性的,因此不要驚恐不安。精神樂觀、情緒穩定是順利度過更年期最重要的心理條件。

  為什麼女性會有更年期

  1.卵巢中沒有成熟卵泡的排放是出現更年期的直接原因。

  卵巢是女性的性腺,主要功能為排卵和分泌雌激素,維持月經週期、生育能力和女性性徵。卵巢中未發育的卵泡稱為原始卵泡。女性新生兒的卵巢中約有10萬個以上的原始卵泡,在一生中只有約400至500個卵泡發育成熟,其餘的自行退化。女性在50歲左右時,卵巢中的原始卵泡差不多已經耗盡了,而且,經過幾十年的滄桑,原始卵泡即使留存下來,對垂體激素的敏感性也明顯下降,難以發育成熟併產生足量的雌、孕激素,最終導致絕經,進入更年期。

  2.遺傳基因控制著女性卵巢中的原始卵泡數量。原始卵泡由遺傳基因來決定,而且存在一定的家庭性差異,因此,女性絕經的年齡有早有遲。原始卵泡能否發育成熟決定於後天的各種環境因素,如初潮年齡、婚姻狀況、營養、懷孕與生育、哺乳、避孕藥、吸菸、運動、職業、體質、氣候、海拔高度、種族、經濟狀況等因素。女性絕經期的年齡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而遺傳基因是由進化過程中的自然選擇力量決定的,被選擇保留下來或被強化的生物特徵必須能增加攜帶這些基因的後代的數目。

  然而,更年期會使女性生育孩子的數目減少,這樣的基因為什麼會被保留下來呢?原始卵泡的枯竭與衰弱是女性絕經的直接原因,問題是自然選擇為什麼安排女性的原始卵泡在40多歲時就逐漸耗竭或缺乏活力了呢?為什麼絕經期開始的年齡不能逐漸後移以至於再次消失呢?這樣的女性就能生育更多的後代了。實際上,原始卵泡耗竭只是女性絕經的直接原因,而不是終極原因,進化史原因是婦女在50歲左右出現更年期的終極原因。

  3.更年期是人類壽命延長的一種結果。在人類700多萬年的進化過程中,無論是男是女,只有極少數人能活過40歲,基因理所當然地安排在40歲以後終結生育***控制原始卵泡的數目***。人類壽命延長僅僅是最近幾十年的事,如果給人類足夠的時間***比如1萬年***,人類可以進化出任何適宜的生物特徵來。人類進化的結果往往是延緩而不是加速衰老,但是,生殖器官的老化延長了女人的生命,進化過程中的自然選擇會在保養身體和繁殖後代之間達成一種平衡。在十分落後的社會環境中,如果過度生育,就會縮短壽命,如果節制生育就會延長壽命。現代社會中的女性要麼不生孩子,要麼只生一個孩子,壽命明顯延長了,其代價是要遭受更年期的折磨,任何益處的獲得必將付出一定的代價。

  4.更年期降低了高齡女性的生育風險。即使在富裕的20世紀的西方社會,40歲以上的女性死於生產的概率也要比一個20歲的母親高7倍。另外,高齡女性產下的嬰兒存活率和身體健康的概率也比較低。女性年齡越大,撫養的孩子越多,花在照顧孩子身上的精力越多,以後的每一次生育都將面臨越來越大的風險。高齡產婦收益少、風險大,少生育孩子倒有可能使更多的孩子能存活下來。

  5.更年期的出現可能有利於使其子女的數目最大化。高齡女性懷孕的風險很高,子女健康存活的機會很少,相反,她的年輕子女正處於最佳生育年齡,其子女的存活率較高,高齡女性與其自己冒極大的風險去生育,不如去幫助其年輕的子女照顧孩子,雖然犧牲了個人的利益,但有利於種族的繁衍。

  更年期女性可以將她們的大多數時間***每天7小時***用來採集食物,而少女和新婚少婦每天只能花3小時左右。另外,勞動的收穫會隨著年齡和實踐經驗的增加而增加。更年期女性已經沒有未成年的孩子需要養活,能夠把食物分給她們的孫子孫女。女人到底是經歷更年期有利還是保持生育能力有利,只要我們列出雙方的損益表就會一清二楚。

  6.更年期女性對原始部落的生存和繁衍至關重要。大多數現代人通過書籍、電視或報紙等途徑獲得資訊,而在文字出現之前的原始社會,數量稀少的老年人被看成資訊和實踐經驗的寶庫,是整個部落的圖書館,對整個部落的生存至關重要,因為老年人可以清楚地記得上一次自然災害的情況,能夠帶領整個部落安全地度過災荒。這些老年人往往就是絕經後的女人,男人活到這個年齡的機會要比女人少。

  7.為什麼現代女性的更年期反而提前了。現在有很多女性在35歲左右就出現了更年期綜合徵,學術界稱之為隱性更年期。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現代女性月經初潮的年齡提前了,平均為12.5歲,而原始社會女性月經初潮的年齡平均為19歲。二是生育減少了,因為在懷孕、哺乳的幾年時間內,卵巢是不排卵的,這就節省了很多卵泡。三是生活節奏加快,精神極度緊張,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體力活動減少,再加上肥胖、慢性病等原因,降低了原始卵泡對垂體激素的敏感性,閉鎖卵泡的數量增加,成熟卵泡的數量減少,因此,更年期的年齡提前。

  8.女性應該提前接受針對更年期的婦女保健,以便延遲更年期的年齡,有利於改善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質量。雖然遺傳基因控制著原始卵泡的數量,但環境因素決定著發育成熟的卵泡數量,因此,可以通過改善環境因素延遲更年期的年齡,如加強運動、改善營養、改善婚姻質量、保持心理平衡、戒菸、改善職業狀況、增強體質、減肥等。針對更年期的婦女保健絕不能在出現更年期綜合徵以後才開始,而應該在30歲左右就開始。

  同時,每年測量兩次雌激素水平,得到一個正常的基礎水平,以此作為參考值,指導更年期的激素替代治療,堅持缺多少補多少的原則,使女性激素保持在正常水平,提高激素替代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