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疼按什麼穴位好

  ?髖關節是全身最大的關節,周圍的肌肉很豐富,周邊的韌帶很堅實,活動幅度可以很大,活動也很頻繁。那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相關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1、

  環跳穴:位於臀部腿外側,腰下有凹陷處,或是側臥腳往臀部上抬,足跟碰到的地方。針了此穴就可以跑跳了,所以叫環跳。治療所有髖骨的毛病,也可以治療中風後遺症、坐骨神經痛。

  陽陵泉穴:位於小腿外側,膝蓋下一寸,尖骨前的凹陷處。膽經的脈氣由此進入臟腑合內部。有一陣子很流行敲打膽經養生,沒空的話只敲陽陵泉的效果也很好,從髖骨一直到腳踝的筋病都治得到。

  2、髖關節的定義

  髖關節,由股骨頭與髖臼相對構成,屬於杵臼關節。髖臼內僅月狀面被覆關節軟骨,髖臼窩內充滿脂肪,又稱為Haversian腺,可隨關節內壓的增減而被擠出或吸入,以維持關節內壓的平衡。

  3、髖關節的特性

  髖關節為多軸性關節,能作屈伸、收展、旋轉及環轉運動。但由於股骨頭深嵌在髖臼中,髖臼又有關節盂緣加深,包繞股骨頭近2/3,所以關節頭與關節窩二者的面積差甚小,故運動範圍較小。加之關節囊厚,限制關節運動幅度的韌帶堅韌有力,因此,與肩關節相比,該關節的穩固性大。而靈活性則甚差。這種結構特徵是人類直立步行,重力通過髖關節傳遞等機能的反映。當髖關節屈曲、內收、內旋時,股骨頭大部分脫離髖臼抵向關節囊的後下部,此時若外力從前方作用於膝關節,再沿股骨傳到股骨頭,易於發生髖關節後脫位。

  髖關節疼的原因

  強直性脊柱炎:其早期症狀常表現為下腰、臀及髖部疼痛和關節僵硬,疼痛往往在休息和不活動時加重,伴有晨起時髖關節和骶髂關節僵硬感,常見於青壯年男性,多為雙側骶髂關節和髖關節同時發病,X線片檢查股骨頭保持圓形無塌陷,但關節間隙變窄、消失甚至融合。此外,對於此病診斷還有一實驗室特異性檢查即HLA-B27陽性,因此容易和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及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相鑑別。

  類風溼性關節炎:也可以引起髖關節疼痛,表現為髖部疼痛和僵硬,往往在晨起下地負重時疼痛明顯和長時間僵硬感***10分鐘以上***,臨床常見女性患者,X線片檢查可見股骨頭保持圓形,但髖關節間隙變窄或消失,嚴重患者股骨頭關節面及髖臼侵蝕,實驗室檢查風溼指標及血沉均出現異常改變。

  髖關節疼怎麼預防

  1、注意關節保暖。氣溫降低時,要及時新增衣物,以免膝關節受涼。此外,儘量不要接觸冷水,涮洗用溫水最佳。如果本來就患有關節炎,可戴好護膝等以防復發。

  2、經常鍛鍊。久坐族也是容易受到關節疼痛的侵擾,平時應適時補鈣,加強鍛鍊,可有助預防關節炎。工作一段時間後,就應活動手腕、肩頸、膝關節等。上班族不妨利用辦公空間因地制宜,在座位上做幾分鐘伸展運動、轉轉手腕和肘部、坐在椅子上蹺蹺腳尖。閒暇時間,多參與戶外運動,例如散步、游泳、慢跑等。需要注意的是,爬山、下蹲等活動要少做,這些都會不同程度上磨損關節。

  3、保證飲食均衡。保證每天攝入足夠的熱量,控制脂肪攝入。適宜吃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例如雞蛋、瘦肉和大豆製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飲食應注意清淡,不吃生冷食物。此外,要多飲溫開水,預防感冒。

  4、適當進補。粳米、秈米、玉米、小麥、黃豆、豌豆等谷豆類;韭菜、香菜、大蒜、蘿蔔、黃花菜等蔬菜;羊肉、狗肉、牛肉、雞肉及鱔魚、鯉魚、鰱魚、帶魚、蝦等肉食;橘子、椰子、菠蘿、荔枝、桂圓等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