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中秋節散文

  “每逢佳節倍思親”是遊子的慨嘆,“中秋月圓人圓”是最美好的情景。以下是小編為你介紹的,歡迎閱讀。

  篇【1】

  中秋,是喜慶熱鬧的日子。

  一家人,老老小小,歡天喜地,望明月,品月餅;

  熱鬧的街頭樹起了燈綵,舞起了火龍,清靜的河邊也有小孩漂起河燈;

  福建有拋帕招親,臺灣有偷菜求郎,湖南、貴州、安徽還有竊瓜祈子。

  中秋,是思念拔節的日子。

  人世間的思念,像一大片一大片的青草,瘋長著,堆積著,湧動著,蔓延到天際:

  或是遠方的兒子,激動地用家鄉話,附著話筒,深情為父親唱生日歌;

  或是慈愛的母親,戴著老花鏡,走針串線,正為海外的女兒織著毛衣;

  或是相愛的情人,彼此用最親近,最甜蜜的簡訊訴說最遙遠的相思情。

  中秋,是詩香飄飛的日子。

  唐李白的《月下獨酌》是詩人、身影、明月寂寞地合成,逸出的是酒的醉人的香味和詩人的浪漫的芬芳;

  宋蘇軾的《中秋月》是暮盡、寒溢、月轉的慨嘆,傳達的是時光易逝的苦味與生命無常的孤獨;

  宋辛棄疾的《太常引》是詩人望月、傷己、嘆國的共熔,抒發的是美人遲暮的淒涼和激盪不已的壯志。

  中秋,是神話改寫的日子。

  蟐蛾姑娘與後弈俊男,你們該是攀上天地間的彩虹橋,不再有離居之苦了吧;

  修行千年的兔仙,你送到月宮裡的最小的女兒,該是回來同家人團聚了吧;

  吳剛,你該是記住了他人真誠的教導,勤心學習,不再醉心於求仙之道了吧。

  中秋,有濃濃的快樂;

  中秋,有刻骨的思念;

  中秋,有無盡的詩意;

  中秋,有滿滿的祝願。

  詩人說,故鄉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

  我要說,心有快樂,心有思念,心有希望,心便不會老;

  中秋有明月,中秋便不會老!

  篇【2】

  那年的中秋節,是五年前的八月十五。

  五年前八月十五還不是公休,還不是公休的八月十五,學校臨時調整了作息時間,早早地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提前一個小時放了學。

  那天放學的時候,我習慣性地站在大門口,目送歡天的學生閃過大門的身影,目送喜地的老師急匆匆地跨過校門的檻,心裡盤算著靜校以後早點回家,省得讓白髮蒼蒼的老孃,再站在門前的槐樹下翹首,省得讓老孃不知疲倦地長時間地期盼。

  傳達室的保安輕輕地摁下了大門的電動開關,摺疊的大門開始緩緩地開啟,緩緩地拉長,形成了一道黑色的屏障。這道黑色的屏障,隔開了門外叫賣月餅的喧囂與噪雜,顯得安靜的校園更加的寂靜。我向保安道了一聲辛苦,送上了一句祝福的話語,然後沿著每天不知要走過多少次的校園大道,急匆匆地掃視著教學樓、實訓樓、學生公寓,看看樓上的窗戶是否關好,看看大樓的樓門是否鎖好,看看學生公寓裡是否還有沒有回家的學生……

  教學樓的大門虛掩著,沒有上鎖。我的心裡有些納悶:下班的時間若是在平時,老師批個作業,寫個教案什麼的,早來晚走是常有的事兒,但今天是八月十五,是傳統的闔家團圓的日子!誰還在加班加點?

  我帶著這樣的疑問,推開了虛掩的大門,輕聲走上了老師們辦公的三樓。

  語文教研組的門開著,數學教研組的門開著,英語教研組的門也開著。我禮貌性地敲了敲語文教研組本已開著的門,張老師和兩個學生站了起來。

  我提醒張老師說:天不早了,有什麼事兒明天再說吧。別耽誤同學們回家。

  張老師向兩個學生擠了擠眼,會意地笑了笑,又向我擠了擠眼說:看我的學生多懂事兒,今天不回家了,要陪我過節!

  看得張老師真心的笑容,我誇獎學生說:你們長大了,也懂事兒了。不過,也別玩兒的太晚了。張老師家畢竟還有老人和孩子。就在我轉身將要離開的時候,發現兩個同學的眼裡噙滿了淚珠,發現張老師的臉上帶著一絲焦急,似乎感覺她們之間有什麼“祕密”,但又不好問,也不好說,便說了一句你們聊著我再去看看,轉身走向了數學教研組。

  敲了敲數學教研組的門,裡面鴉雀無聲,沒有一點的聲音。聽到我的敲門,教數學的董老師從隔壁的英語教研組裡走了出來。他一看是我,一邊和我開著玩笑說“是不是要和我們一起過節”,一邊悄悄地給我使了個眼神,示意我到他的辦公室。

  在他的辦公室裡,我也和他開起了玩笑:看來是弟妹不讓你回家了吧?他苦笑地說:不是她不讓我回家,是我不能回家。

  不等我再問他是什麼原因不能回家,他給我發起了牢騷:你看看現在這些年輕人,一點責任感都沒有,兩口子動不動就離婚。你離婚就離婚吧,可你把孩子安排好呀?這倒好,兩口子離了婚都不管孩子,弄得這些無辜的孩子無家可歸!

  我有些丈兒和尚了,不知他這話從何說起。看到我滿臉的迷茫,他悄聲告訴我:

  這幾個學生的父母離婚以後,誰也不管孩子,不是跟著爺爺奶奶過,就是跟著叔叔大爺過。聽說學校為了讓老師和學生過好中秋節,提前放學以後,知道他們心裡很難過,我們幾個老師一商量,決定和他們一起吃飯,陪他們過節。

  我有些感動了,掏出手機,打了兩個電話,一個打給了母親,告訴她不要等我吃飯;一個打給了開小餐館的朋友,告訴他去買幾斤月餅,買,幾斤水果,再給我炒上幾個菜……

  當一輪皓月高高地掛在樹梢的時候,我匆匆趕回了家。電視裡仲秋晚會接近了尾聲,母親蓋著一件棉衣依在了沙發上。一桌子的飯菜已經冰涼,桌上的碗筷似乎一點也沒有動。

  聽到我走路的聲音,母親睜開了昏花的雙眼,問我吃飯了沒有,我給母親撒了慌說:學校有點事兒沒顧得上吃。她掀開那件蓋在身上的棉衣,端起已經冰涼的飯菜,開啟煤氣灶,一一倒在鍋裡,又一一盛在盤子裡……

  中秋晚會結束了許久,母親關掉了播放廣告的電視。問我過節了怎麼還這麼忙?我告訴母親回來晚的原因,母親什麼話也沒有說。儘管那晚我吃的特少,但母親沒有象往常那樣問我為什麼吃得這麼少,只看到她歲月雕琢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篇【3】

  小時候我最盼望過中秋節,那時只為吃月餅;長大後,依然盼望中秋節,但更多的是為品味那種懷著喜悅的心情分享著辛勤勞動收穫的累累碩果,那種一家人團圓和諧的令人陶醉的家庭氣氛。

  我生在農村,那是一個有山有水,家家果蔬滿園,雞羊成群,令人神清氣爽的美麗鄉村。家鄉的習俗是中秋節的前幾天,家家戶戶就開始準備著節日的吃食。時值果子成熟季節,於是果園裡便熱鬧起來,人們從樹上摘取許多的蘋果、梨、葡萄等新鮮水果擺上幾大盤,然後再買許多各種圖案、各種口味的月餅。到了十四那天,每家院裡都殺豬宰羊,開始散發出濃濃的節慶味。

  中秋節這一天,大人小孩都忙,大人們一整天忙著做好吃的,小孩也圍著大人,包餃子、炸油糕,孩子們做得不像模樣,但大人們今天是最寬容的。我和哥哥也幫著包餃子,我包的餃子總是鼓鼓的,媽媽說象綿羊,哥哥包的餃子卻扁扁的像餓狼,放在面案上站都站不住,笑得人眼淚花花……

  晚上,待萬籟俱寂、月明如鏡之時,大人把洗得發亮的各種水果和製作精巧的月餅整齊地擺放在盤子裡,放在院子裡的方桌上,然後點上一炷香,虔誠地磕幾個頭,媽媽說是祭月神。一柱香燒完之後,我們姐妹幾個才迫不急待的圍著桌子坐下,眼巴巴地等著媽媽給我們分月餅。媽媽總是把圓圓的月餅切成一樣大小的四塊,每人一塊,然後我們有說有笑,一邊欣賞著圓圓的月亮,一邊津津有味的吃著甜甜的月餅,快樂的笑聲撒滿小院……

  現在回想起來那是多麼美好的一段時光啊!

  長大參加工作,結婚生子,遠離了家鄉。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想跟父母一起過箇中秋節竟然是那麼的難。好長時間吃不到媽媽親手做的飯菜,好久沒有享受過與爸爸媽媽在一起那種溫馨的感覺。

  兩年前,恰好中秋節與國慶節同慶,我才有機會和父母在月圓之時團圓。月亮依然圓圓,月餅更加香甜,但父母卻蒼老了許多:頭髮白了,背也駝了,行動也不如以往靈便。我心裡突然有一種異樣的感覺,有點心酸,有點難過,更多的是對父母深深的愧疚和歉意。一時間,我再也找不到兒時過中秋的那種喜悅和興奮的感覺。父母親一輩子為我們做兒女的操碎了心,但老了卻享受不到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兒女們都忙於工作,看望父母的時間很少,甚至連個電話都懶得打,父母的日漸蒼老告訴我們,他們與我們團聚的時光越來越短暫,我們應該好好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每一次,有空常回家看看。為了父母,也為了求得自己心靈上的安寧。

  時光總是匆匆,今年的中秋節轉眼又到了。父母不知又增添了多少皺紋,多少白髮。我不能回去看望他們,只能在心裡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為他們祝福。祝願我的父母親,天下所有的父母親都能夠健康長壽,笑口常開,永遠做兒女們避風的港灣,幸福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