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採訪的新聞心理學論文

  採寫新聞報道,既要弄清事實真相,更要揭示事物的本質。這就要求記者在新聞實踐活動中,必須依賴辯證邏輯思維的方法,同時要求深悉心理學以應對被採訪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新聞心理學在採訪中的應用》

  [摘要]採寫新聞報道,既要弄清事實真相,更要揭示事物的本質。這就要求記者在新聞實踐活動中,必須依賴辯證邏輯思維的方法,同時要求深悉心理學以應對被採訪者,提高新聞採訪的質量。本文作者試對採訪心理進行全面的闡述,旨在探討心理學在新聞實踐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新聞採訪;心理學;“首因效應”

  業內有句俗語:“沒有采訪就沒有新聞。”在每件新聞事實中,都有著“人”的身影在閃現。也就是說,記者“認識客觀事物”的採訪活動,必須要與形形色色的“人”——採訪物件打交道,進行語言、行為、表情等的交流。而語言、行為、表情等是採訪雙方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這就要求記者很好地把握心理活動。有經驗的記者,採訪中會自覺、不自覺地運用到採訪心理學,適時調節好雙方的心理,以實現“心”與“心”的溝通,獲得良好的採訪效果。

  採訪心理學,是以普通心理學為基礎,根據新聞採訪的特點,研究新聞採訪過程中的讀者、記者和採訪物件的心理活動的科學。本文筆者聯絡自己的採寫實踐,作一些粗淺的探討。

  一、事前瞭解被採訪者所屬的群體心理

  由於生活經歷、職業需要、所處環境、知識水平、興趣愛好等等不同,採訪物件既有群體心理,又有個性心理。所謂群體心理,就是某些身份、處境、工作相同的人群的共同心理,例如:一般幹部善於歸納分析,談話較有條理,遇到矛盾和糾紛,較能冷靜處置:演員、教師善於言談,語言流暢,較為熱情有耐心:科技人員、專家態度嚴謹認真,講話講究分寸:普通市民群眾初次與記者見面容易拘謹靦腆,熟悉後一般能熱情傾談,等等。所謂個性心理,就是每個人特有的心理。任何個體都是從屬於特定的群體,對採訪物件心理的分析與處理應是多方面的。這種對不同群體的心理共性認識,可以幫助記者在較短的時間內與受訪者在心理上接近,建立交流的基礎,為進行成功的採訪做好鋪墊。

  二、初次會面善用“首因效應”

  進入採訪階段,記者的表現會給對採訪物件的心理髮生“首因效應”。“首因效應”,也稱“最初效應”,是人們交往中的第一印象,指“在人們交往中,這種比較重視前面的資訊,據此對別人下判斷,而在最初***原始***的印象形成之後,他對後來的資訊就較不重視的現象。”記者能否在最初的幾分鐘內以自身形象獲取採訪物件的信任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於雙方建立和諧融洽的關係,有助於採訪活動的順利進行。除了天生的外貌之外,得體的著裝,和藹的態度可以使對方對你產生好感。接下來很重要的就是你內在的東西,你的學識、氣質、修養等等,通過你的言談舉止,成為對方對你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這種學識、氣質、修養不是刻意打扮出來的,是要長期培養的,也是優秀記者應具備的素質。

  要產生良好的“首因效應”。拉近與採訪物件的心理距離十分重要。通過採訪準備中對人物特點的把握,在採訪開始時就對方感興趣的或者雙方有共同點的話題進行交談。也就是說尋找接近點作為開場話題,有利於拉近彼此的距離,使採訪順利進行。

  三、注意觀察受訪者的心理變化

  交談中,記者要對受訪者的細微表情或者一舉一動時刻關注,並能“察言觀色”,隨機應變。在記者與受訪者的採訪交談中,彼此的一些神態、表情、細微動作等,都是傳遞心理活動的資訊。這種資訊在心理學上稱為非語言資訊或“微表情”。

  微表情,是心理學名詞。人們通過做一些表情把內心感受表達給對方看,在人們做的不同表情之間,或是某個表情裡,臉部會“洩露”出其他的資訊。“微表情”最短可持續1/25秒,雖然一個下意識的表情可能只持續一瞬間,但很容易暴露情緒。

  記者要對這些表情或者細微動作傳遞的資訊有所瞭解,才能掌握採訪的主動權如果受訪者兩手不自覺地不斷搓動。表示他情緒比較緊張面對這樣的情況,記者可以用說笑或者適當的肢體接觸來降低其緊張程度如果受訪者在回答時下意識地瞟一眼記者手中的筆記本,表示他可能是沒有自信,或者是對自己的回答沒有把握,這時,記者可以肯定地點頭或者用肯定的眼神來鼓勵對方。

  四、達到“共情”。有利於更好溝通

  “共情”指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的處境,在與他人交流時,能進入到對方的精神境界,體驗對方的感受,並對對方的感情作出恰當的反應。

  心理學上的“共情”法,要求記者全身心地聆聽對方的表達,不僅聽取其口語表達的內容。還包括觀察非語言的行為,如動作、表情、聲音語音語調,不僅如此,還需要有適當的反應。表示聽了並且聽懂了。這種傾聽要全神貫注,不打斷對方講話,不做價值判斷,努力體驗對方的感受,並及時給予語言和非語言反饋,這樣,可以使對方感到自己被接納、被理解和被尊重,從而產生一種愉快,有助於相互進一步深刻的理解和溝通。

  一代名記者穆青被人尊稱為“人民的記者”,許多人向他討教採訪的技巧,他總說:“有感情,沒技巧。”穆青的採訪許多時候就是通過與被採訪者的“共情”來完成的。如,他採訪植樹模範潘從正時,與他一起植樹;他採訪被打成“黑勞模”的任羊成時,未等任羊成講完自己的故事,他早已淚水盈眶……這種對勞動人民深深的感情,不僅為他採訪到許多真實感人的情況提供了可能,也使他與許多采訪物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五、突發事件採訪要注意運用心理學

  突發事件通常會給人視覺上、精神上很大的衝擊,因此記者在趕去採訪時要首先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掌握一些調整方法,使採訪基本上應在一種平和又不失緊迫的心理狀態下進行。另外,通常情況下,突發事件的當事人因精神受到強烈刺激,情緒不是很穩定,此時,一定要掌握好當事人的情緒特點和心境,才能與當事人更好地溝通,也才能設身處地地感受當事人的心理,提出能被對方接受的採訪問題,使採訪順利進行。

  媒體要放在首位的就是將人文關懷貫穿在整個的採訪活動中。採訪時要依據當事人或當事人親友的不同情況選擇合適的採訪時間、地點與方式,與此同時還要結合受眾的特點,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採訪方向,培養他們正面健康的心態,安撫其不穩定情緒。媒體既是社會的守望者又是社會輿論的導向者,身兼重任的記者在採訪時必須站在人文關懷的立場,從人性化的視角出發,即使在報道災難、危機和戰爭時也不能例外。

  總之,在新聞採訪中。記者要注意心理知識運用的技巧。這有利於順利地完成採訪任務,當然,對採訪中心理學知識運用的技巧,具體更詳盡的需要新聞工作者在實踐中進一步揣摩,根據實際情況,運用新聞心理學原理,隨機應變,才能使新聞採訪工作取得好的效果。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