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圓核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你知道中藥龍眼核嗎?龍眼核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龍眼核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龍眼核的簡介

  【通用名稱】龍眼核

  【異名】桂圓核仁***《綱目拾遺》***。

  【來源】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種子。植物形態詳"龍眼肉"條。

  【性味】《泉州本草》:"味澀。"

  龍眼核的功效與作用

  止血,定痛,理氣,化溼。治創傷出血,疝氣,瘰癧,疥癬,溼瘡。

  ①《滇南本草圖說》:"治癭疾。'

  ②《醫學入門》:"燒煙燻鼻,治流涕不止。"

  ③《綱目》:"治狐臭,龍眼核六枚同胡椒二七枚研,遇汗出即擦之。"

  ④《本草再新》:"治瘰癧,消腫排膿拔毒。並治目痰。"

  ⑤《嶺南採藥錄》:"療疝氣,敷瘡癬,又止金瘡出血。"

  龍眼核的選方

  ①治刀刃跌打諸傷,止血定痛:龍眼核研敷,***《重慶堂隨筆》驪珠散***

  ②治疝氣偏墜,小腸氣痛:荔枝核***炒***、龍眼核***炒***,小茴香***炒***各等分.為細末,空心服一錢,用升麻一錢,水酒薰,送下。***《內經類編試效方》偏墜散***

  ③治一切瘡疥:龍眼核煅存性,麻油調敷。***《高世元傳世方》***

  ④治癬:龍眼核,去外黑殼,用核心,米醋磨塗。***《醫方集聽》***

  ⑤治腦漏:廣東圓眼核,入銅爐內燒煙起,將筒薰入患鼻孔內。***《黃販翁醫抄》***

  ⑥治小便不通:龍眼核,去外黑殼,打碎,水煎服。如通後欲脫者,以圓肉湯飲之。***《綱目拾遺》***

  ⑦治足指癢爛:桂圓核燒灰摻之。***《藥鏡》***

  龍眼植物形態

  龍眼 常綠喬木,高通常10m左右。具板根。小枝粗壯,被微柔毛,散生蒼白色皮孔。偶數羽狀複葉,互生;葉連柄長15-30cm,或更長;小葉4-5對,很少3或6對,小葉柄長通常不超過5mm;葉片薄革質,長圓狀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兩側常不對稱,長6-15cm,寬2.5-5cm,先端漸尖,有時稍鈍頭,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粉綠色,兩面無毛。花序大型,多分枝,頂生和近枝腋生,密被星狀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質,三角狀卵形,長約2.5mm,兩面均被黃褐色絨毛和成束的星狀毛;萼片、花瓣各5,花瓣乳白色,披針形,與萼片近等長,僅外面被微柔毛;雄蕊8,花絲被短硬毛。果近球形,核果狀,不開裂,直徑1.2-2.5cm,通常黃褐色或有時灰黃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體;種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質的假種皮包裹。花期3-4月,果期7-9月。

猜你喜歡